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华爱华:别因为焦虑,取消了孩子的游戏时光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2日
作者:华爱华     来源:文汇报


       怎样让儿童认识时钟?幼儿园里,老师或亲切或严肃地讲述着时钟的功能,每个指针和数字代表的意义,时钟运转的规律,怎样计算时间等等。听讲的孩子有的在摆弄自己的手指,还有的观察旁边的小伙伴或者看着别的玩具,没几分钟,孩子的思绪就会分散开来。这样的课堂是儿童们期待的吗?相比之下,另一种学习模式是,幼儿园里有木制的时钟玩具,儿童根据游戏说明和老师的指导零散地认识了不同时刻指针的位置和代表的意义,久而久之,对于时间的概念就在脑海里渐渐形成。

  怎样区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关键就在于游戏。你看,搭积木游戏玩得好的儿童,通常空间建构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都很好;装扮游戏多参与的儿童常常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好。儿童在游戏中积累生活经验,锻炼思维,增长了聪明才智。

  孩子解决问题 从来不缺少创意和方法

  “我是医生,今天莉莉同学生病了,我先帮她测量体温,然后给她吃药打针……”在长宁区新实验幼儿园,每天早晨,儿童们都会自发利用教室里的各类道具玩装扮游戏。一会儿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一会儿是严厉的老师,一会儿是多才多艺的厨师。别看只是简单的装扮和模仿,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一边游戏,一边构思故事情节,装扮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叙事能力普遍较强。

  你看,在大人的眼里,这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但在儿童眼中,这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是一把冲锋枪,可以是一匹骏马,还可以成为测量路程的工具,这不正是发散性思维的体现吗!

  在每一项游戏中,儿童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可以得到体现。儿童抱着洋娃娃,装扮成阿姨给孩子喂汤圆。洋娃娃变成小小孩,木珠变成了汤圆。一共有10个小木珠,给2个娃娃分汤圆怎样才公平呢?游戏过程中,数学的内隐学习在渗透。这样的儿童在上学后学习除数、被除数的知识时,因为有游戏积累的感性数学经验,学习起来很快就能理解。

  搭积木也是儿童最常接触的游戏之一,是儿童对数学思维和建构能力的最好锻炼。

  怎样搭建出一个梯形?可以用两个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也可以用四个三角形。儿童在这样围合、架空的过程中就能锻炼其几何空间能力。

  如何搭建一个斜坡?儿童会将同一颜色的积木搭建在一起,不同颜色的积木依次排列起来。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够,这时候儿童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儿童会用其他形状的积木块代替,有的会将积木块横放加长长度,儿童解决问题从来不缺少创意和方法,这时候孩子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提升。

  儿童游戏有三种方式

  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游戏可以有三种方式。前文中提到的装扮游戏和搭积木游戏,都属于儿童自发游戏的范畴。老师和幼儿园的作用是为儿童创设游戏的环境,均衡各类游戏,提供游戏的工具和材料。

  除此之外,幼儿园中儿童参与的游戏还有幼师设计的规则性游戏以及探究性游戏等。

  所谓规则性游戏多指智力性、运动性较强的游戏,例如棋牌类游戏等。这些游戏大多可重复性较强,在不断重复的游戏中让儿童找到规律,增强游戏技巧。目前,上海不少幼儿园中对于游戏的认识和设计都做得不错。比如:“戴帽子”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案例。五个儿童分为一组,头上的帽子上分别写好2到10的5个双数。儿童们只能看到别人帽子上的数字,看不到自己的。但他们仍然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推理和运算将5个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这样的游戏不但锻炼了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还很有趣。

  探究性游戏,则是通过科学探究的实验培养儿童好奇心和质疑能力。例如沙水游戏中就蕴含了不少科学原理。想要让儿童体验容积守恒,就可以为儿童提供等容积不同形状的各类容器,儿童通过容器间盛装水或沙土的来回置换,体验到不同形状的容器可以有相同的容积,这对于儿童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奠定感性基础。给儿童提供水、木块和铁块,通过观察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和沉入水底的铁块,让儿童积累浮力和密度的感性体验;加入齿轮工具,儿童可以了解动力的知识;通过提供注射器的辅助工具,儿童又对水的压力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设计不同的投放材料,可以让儿童体会各异科学原理的魅力。

  老师的作用体现在两点,一是按照目标设计游戏,二是在儿童游戏过程中适时地进行介入指导儿童进行游戏。这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每个儿童已有的经验都存在差异,所以在对儿童进行游戏介入指导的前提是,要对每个儿童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指导。最好的方法就是“观察”:儿童原有的游戏水平在哪里,通过游戏获取新的经验是什么。

  游戏越丰富学习效率越好

  很多时候,家长早晨匆匆忙忙到了9点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其实不少幼儿园的园长们都建议,早出门半个小时让孩子到幼儿园来游戏。不要忽视了早晨儿童游戏的时间。对儿童来说,这些游戏,恰恰是扩展儿童想象力、增强儿童社交能力的最好时机。

  在一些国外幼儿园,虽然与中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游戏教学是学前教育发展共同的主题。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强调自发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性,让儿童在自然中参与游戏,从游戏中获取知识。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学前教育人士认识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他们也开始逐渐重视在学前教育教师的引导下设计一些带有教学目的的游戏,并适时介入指导。例如在新西兰的幼儿园,儿童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想象,捕捉有趣的故事等。

  学前教育重要的是让儿童积累感性的经验,丰富处理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智能上的提高。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在游戏中积累零散经验越丰富,在上小学后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动机也更明确。因为学龄前的儿童并未发展出足够的抽象性、概念性思维,因此只有从游戏的亲身体验中获取渗透性、经验性的知识和技能,才有利于提高智能,也有助于进入小学后系统地学习其他知识。(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