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社会教育

关注幼儿的个性心理需求——中班幼儿归属感的培养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谢鸥 蒋小燕 胡素华     来源:《学前教育》

归属感是指幼儿对同伴、教师及所在班集体的情感需要,是幼儿希望自己被同伴、被教师认同和接纳的一种心理需要。

在幼儿园已经生活了一年的中班幼儿,相较于小班幼儿来说,对幼儿园已经非常熟悉,他们对班级生活更加关注,他们渴望加入到各种丰富的活动当中,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和自身的价值。虽然与大班幼儿相比仍稍显稚嫩,但是却拥有着巨大的能量,处于自主意识、集体意识、友谊概念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

同时,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是,幼儿的发展除了有共同的特点和需求,还有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要培养中班幼儿的归属感,在一日生活和活动的组织中,我们既要关注共同的需求,同时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需要。

 

值日生,有不同

 

说起值日生,每位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不陌生,这是幼儿园班级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值日生工作,孩子们学会了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因此,虽然值日生工作有点辛苦,但是孩子们仍然非常喜爱并愿意承担。

进入中班后,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在和孩子们商量后把值日生工作的范围扩大了,值日生的任务变得多了起来。比如,晨间劳动(整理活动区)、餐前准备(擦桌子、发筷子等)、照顾动植物(浇水、喂食等)、集体活动前的准备(分发材料等)、检查整理活动区、检查盥洗环节……这些工作让每个值日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存在感和归属感。

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动作发展不同,相同的工作,完成的效果就不同。如何及时提供帮助,如何适时调整工作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中体验到价值感,就是我们要关注的细节了。

轩轩小朋友,由于出生时的缺陷,腿脚有些不便,好多事情他一插手往往就会变得很糟糕。比如端菜,由于重心不稳,轩轩常常会把菜洒到地上;而蹲着整理活动区对轩轩也是一种挑战。几次下来,轩轩自己失去了信心,同伴也不再让他参加劳动了。虽然同伴的做法更多的是爱护轩轩,照顾他,但是,对于轩轩自己来说,他感觉不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很伤心。于是,我们给轩轩提供了“检查”的任务,让他站在盥洗室检查小朋友洗手、擦手等工作。轩轩检查得非常认真、细致,得到了同伴的认可。他开心地说:“我能当检查员,太高兴了,小朋友们都喜欢我!”轩轩终于找到了一项适合自己的值日生任务,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并且重新建立了自信心。

我班的值日生,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并且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这种值日方式,对于小朋友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非常有帮助。比如小满是个聪明能干的孩子,但是心理承受能力稍差,只要有一点点不如同伴的地方就会掉眼泪,自尊心特别强。而通过和小朋友一起做值日,慢慢地,小满开始接受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最优秀的地方,也有做得比较弱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合作,这样值日生工作才能够做好。从此,小满不再纠结于哪项工作她没有别人做得好,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快乐地承担值日生工作。再如张子小朋友平时有些淘气,常常做出一些让同伴不高兴的事,得不到同伴的认同。可是,慢慢地,孩子们发现张子擦镜子和擦水池的工作干得特别出色,受到了小朋友的一致好评,并且还带出了几个小“徒弟”。这让小朋友们对他刮目相看,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现在的张子比起以前来可是“收敛”了很多,他想让小朋友和老师都喜欢他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慢慢地在值日生工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有了很强的班级归属感,开始真正把自己当成是班级的小主人,知道值日的时候要准时“到岗”,不迟到;知道要有责任感,为班级做事要认真、要做好;知道了自己的重要性,知道每个小朋友对班级都是有价值的;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六班就是一个大家庭,他们就是家庭中的一员,大家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够做好每一件事。

 

快乐大收集

 

喜欢收集是幼儿的天性,什么树叶、芭比娃娃、漂亮的发卡、汽车玩具等等,都隐藏着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梦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中班幼儿愿意结交新朋友,但是由于交往技能的缺乏,他们常用的交朋友以及维持朋友关系的方法主要就是分发小礼品,比如小贴画,或者带来好玩的玩具以吸引同伴的目光。为了满足孩子们的爱好和需求,支持他们的收集行为,使幼儿在与同伴分享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提升对班级的认同和归属感,我们开展了“快乐大收集”活动。

“快乐大收集”一经提出,就得到孩子们的响应,他们纷纷把自己收集的宝贝带到幼儿园,贝壳系列、橡皮系列、纽扣系列、芭比娃娃系列、飞机系列……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宝贝,丰富和活跃了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每个孩子说起自己的宝贝,都如数家珍,有说不完的话。于是,根据我班幼儿愿意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收集、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的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过渡环节中开设了“分享时光”活动,每天20分钟左右,由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宝贝,同时还可以带领同伴们一起玩耍自己的宝贝。

备备小朋友的爸爸是位空军,受爸爸影响,备备从小就对飞机感兴趣,他家各式各样的飞机不计其数,而备备对飞机的相关知识了解得也比普通孩子多,什么中国歼-31战斗机、中国歼-11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加油机等。在与大家分享交流时,他提到了马航失事,提到了飞机上的“黑匣子”,同时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就是希望中国人能先在南海上找到失事的“黑匣子”。他还特意为大家带来“黑匣子”照片和飞机模型,供大家一起观看欣赏和玩耍。他的精彩讲述和充分准备,使小听众们都听得入了迷,他们还不时追问:“黑匣子是干什么用的?”在同伴渴求的目光中,备备不知疲倦、兴趣十足地一一给予回答。他在来自同伴的积极反馈中树立了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体验到与同伴分享交流的快乐。

米多小朋友假期中跟随爸爸妈妈到香港迪士尼公园游玩,对那里的迪士尼商品产生了兴趣。回到北京后,还在不断收集迪士尼系列商品,像迪士尼的公主裙、冷冻杯、王冠发卡、魔棒、图书等。向小朋友介绍之后,她主动请感兴趣的女孩子试戴、试玩这些饰品,非常开心。

分享交流活动使每个小朋友感受到自己是被大家需要的,是不可缺少的班级成员,增加了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现在,我班隔三差五就会有孩子主动带来自己喜爱的物品:恐龙系列(模型玩具、分布地图、百科书)、小麦系列(真实的麦穗、相关科普书、图片)等来与大家分享交流。

宝贝越来越多,使得班上原本不是很大的展示台显得捉襟见肘。孩子们都有展示自己宝贝的需求,都愿意自己的收集物被他人关注和喜欢,都希望在展示收集物的同时找到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位置,但是那么多的宝贝放在哪里合适呢?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讨论起来。“可以把它们都放在玩具柜顶上!”“玩具太多,柜顶不够用啊。”“放在电视柜里,电视柜的地方大!”“不行,电视柜太高啦,不好放进去,也不好拿出来,没法跟小朋友一起玩啊!”孩子们顿时陷入僵局,不知怎么办才好,班里一片寂静。

这时诚诚说:“我记得在小班时候,班里有许多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汽车,我还带来了呢,汽车非常多。当时班里建了个汽车博物馆,里面搭了好多小格子和停车场,所有的车就都摆进去了。我们也来搭个博物馆吧,这样我们带来的东西就都可以放进去了。”他的提议马上获得全员通过。

通过给收集物搭建博物馆的讨论,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各种想法在班级里都能够自由表达,都能被大家理解和尊重,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自己是班级小主人,从而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改“告状”为“夸奖”

 

中班幼儿对于规则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并试图在集体中去适应和运用这些规则,但在出现问题或矛盾时,又不知如何处理,于是,他们只能求助于老师,“告状”现象便屡见不鲜。孩子们往往会“检举”同伴哪里做得不好,却不会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同伴。鉴于中班幼儿的这些现象和特点,我们在每天的晚餐后给孩子们留出一个“夸夸我的好朋友”的时间,请孩子们夸一夸自己的同伴,并给同伴一个小奖励。一方面,让孩子们逐渐开始关注同伴的优点;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学会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

听说要有“夸夸我的好朋友”的环节,孩子们早早地吃完晚饭就坐在椅子上等着。可是,当老师真的让他们到前面来夸夸好朋友的时候,孩子们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了。“我想夸夸小满,因为她……”雅涵一边想一边说,“小满挺好的……表现好……”“哪个地方特别好,是你想跟她学习的。”我追问。“小满……坐得好,她现在就坐得很好!”雅涵终于发现了小满的“优点”。接下来,好几个小朋友都是夸同伴坐得好。孩子们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发现同伴的优点?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去关注同伴的优点;二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而同伴的优点,并不能激发幼儿的长时记忆。

于是,我们决定改变策略,放宽“夸夸我的好朋友”的时间,孩子们发现了同伴的优点,随时都可以说一说。一天,早操结束后,长歌说:“我觉得今天应该夸夸金宝,他做操特别好看!” 

“夸夸好朋友”使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同伴接纳和认可,获得了自信。孩子们告状的现象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发现同伴的优点。在这个过程中,不论“夸”人的孩子还是“被夸”的孩子,他们的心里都是甜甜的,这从他们每天的表情就能够感受到,因为发现美好和展现美好都是无比快乐的。我们希望孩子们从小就能够关注他人的优点,学会宽容、理解,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让每个人都从中获得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