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利用角色游戏的各环节建立游戏规则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9日
作者:陈洁     来源:本站
          在角色游戏中,随着游戏主题的不断丰富、游戏情节的不断变化,幼儿随之也会面临诸多的矛盾与冲突。如与游戏同伴的冲突、与游戏材料的冲突、与自身认知经验的冲突,加上游戏规则不明,游戏中幼儿争抢吵闹,教师疲于应付的现象屡有发生。教育家维果茨基曾说过,“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是幼儿顺利参与游戏,展开游戏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在角色游戏中的各个环节,引导幼儿感知建立规则的必要,愿意建立相应的规则,并主动遵守规则,从而保证游戏的进行和游戏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游戏行为由自发性走向自主性。

        一、游戏前:梳理经验,达成共识

        角色游戏的开始环节,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回顾前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重要内容是明确或提出新的规则。例如:前一次游戏时,对于在银行排队取钱应该怎么做,孩子们存在疑惑。在询问家长和实地观察后,幼儿积累了相关经验。教师又通过游戏前的讨论互动,帮助幼儿达成共识,建立了“银行取钱要站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的新规则。又如:“小吃店”中新安置了一台“烤箱”,怎样使用,引起了幼儿的争议和纠纷。在再次开展“小吃店”游戏时,教师引导幼儿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建立了“烤箱”使用规则。

        二、游戏中:善于观察,巧借纠纷

        角色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沉浸在角色扮演的快乐情景中。可是由于个性、知识和经验的不同,幼儿时常出现矛盾与纠纷。有的幼儿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需要通过教师的参与、帮助。其实,幼儿间的纠纷和幼儿的主动求助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准确判断幼儿纠纷的原因,及时介入沟通,能使幼儿在相互争执中寻找出答案、达成共识、建立规则。例如:“出租车公司”刚开业时,孩子们都抢着坐车,谁也不让谁,最后只能向教师求助。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自己坐出租车的经验,并讨论“什么情况下出租车才会停下让客人上车”。最后,孩子们在出租车上又添加了显示“空车”的新标识,并提出“只有当出租车司机翻到‘空车’的标识牌后,才能招手要车”的新规则。

         三、游戏后:聚焦问题,引发思考

        角色游戏后的交流分享活动,是幼儿间交流和分享游戏经验、相互启迪与学习、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幼儿形成新游戏规则的好时机。此时教师必须耐心倾听,从众多表达中抽丝剥茧,引发幼儿聚焦问题,帮助幼儿深入讨论。例如:在一次交流分享中,顾客佳佳说:“今天我去糖果店买糖,营业员用手抓了一大把给我,都洒在地上了。”她讲述的游戏情景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都认为这样很不卫生。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同并建立了新规则:卖没有包装的食品时,一定要用夹子,并提供包装袋。我班角色游戏中的许多规则,就是来自游戏后交流分享环节的问题讨论。

        角色游戏中的规则,不仅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还能帮助幼儿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控制行为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发展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更能促进幼儿协商、合作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教师作为游戏的指导者和支持者,要高度关注并帮助幼儿学习建立规则、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