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科学教育

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技术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09日
作者:邓小青     来源:广州军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

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和契合,日月星辰、飞禽走兽、闲花野草、四季枯荣……一切莫不充满神奇的魅力,吸引和滋养着幼儿天真的眼睛和心灵。因此,在大自然中选择活动主题是幼儿园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尤其是科学领域的学习。因为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科技活动包含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能力以及科学行为、习惯等四部分基本内容与要求,而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获得。它更注重于知识的精神,注重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能力及良好的科学行为。

我们知道,幼儿并不能真正地理解一些深奥的科学知识(例如自然科学与物理知识),而且在以后也会随着学习阶段的深入而进一步学习。因此,在幼儿阶段的科学活动,应是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保持他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用正确的、辨证的科学态度来看待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学习用观察、猜想、实验、验证、调查等科学方法来认识身边的环境与事物,最后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做中学”的教育原则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开始。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探究的内容应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能使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到学习内容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而大自然恰恰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大自然这个宝贵的资源库来开展幼儿的科技教育活动。

一、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正如杜威所说的,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的特点。孩子们总能发现大人所不能觉察的事物,而这些事物正是我们开展科技活动以及幼儿进行探索的宝贵素材。例如,下过大雨之后,大地总会迎来许多令幼儿们兴奋不已的稀客。蚯蚓、小蜗牛、“鼻涕虫”……都会令孩子们围观好久,唧唧喳喳地讨论个不停;窗外的几只小猫在玩耍,孩子们也会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涌到窗边看个够,说个不停;窗台上、楼梯边的小蚂蚁也是他们的好朋友……正是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幼儿的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并使这种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丧失了这种能力。因此,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强调科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

二、为幼儿指引探究的方向

教师在幼儿探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而为幼儿指引探究方向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提出孩子们感兴趣的、有益于发现某种关系的问题。

幼儿对事物的兴趣、观察往往是无意识的,知识点是零碎的,他们有很多的猜想与疑惑。他们受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只是根据具体看到或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不能抓住本质特征。这时,老师就要懂得引导孩子,遵循孩子的探究进程,帮助孩子形成一个个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使孩子们的经验在一次次活动中相互连接,逐渐加深,构成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在上文所提到的幼儿对平时较少见到的事物很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一个契机,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这些小生命,通过观察、探究和记录了解它们的生长、行动、进食等明显而有趣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蚯蚓。“蚯蚓住在哪里”,“蚯蚓没有脚怎么走路”,“用手摸摸蚯蚓的身体,看看有什么感觉”……如果有勇气的话,我们还可以像外国的一个孩子的做法——把蚯蚓放到嘴巴里尝尝。通过这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生成很多有意义的科技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毅力、勇气、探究精神等科学品质都得到了提高。

三、发展孩子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各种疑惑和问题,对于各种事物和现象,孩子们只有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而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因此,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究,可以感受到植物种类的繁多;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根和叶、不同的茎、花和果实;知道不同的生长环境、土质、阳光、温度、水分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我们要创设各种条件,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奥秘。我们曾经设计过“我的绿豆芽”这一科学活动,孩子们自己泡绿豆,自己去取土,自己把豆豆埋在土里,给它们浇水,照顾它们成长,制作观察记录表。每天,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有的绿豆发芽快一点,有的慢一点;有的长得长而细,有的则是粗而壮;放在室外和放在室内的长得又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孩子们开始了讨论、探究和实验,从而得出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不同的阳光和温度条件,以及豆豆埋在土里的深度都会影响到豆芽的生长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发现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和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植物的热情,关爱与呵护植物的情感和能力,以及对劳动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