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心理健康

论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01日
作者:贾晓梅     来源:山东东营东城锦华幼儿园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大多数幼儿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再加上家长对幼儿的包办代替、过度期望造成了幼儿缺乏自信心。自信心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只有具有自信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我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成人过度的包办代替、过多的接受外界否定评价、教育方法的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其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欢独自游戏;极少提出意见、建议,喜欢顺从与模仿别人;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不积极,遇到较复杂的任务,思维停滞;注意力涣散,惧怕尝试新任务,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的勇气。

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我通过访谈调查,发现成人过度的包办代替、过多的接受外界否定评价、教育方法的不当,是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主要因素。

   (一)成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

         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培养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外界各种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刺激着幼儿生理,心理上的机能,不断促进其功能的运转。而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有的嫌孩子做事情慢,从而一手包办;有的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忽视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导致孩子对新环境感到陌生、不安和无助。许多老师也有同样的行为,认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们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尽自己所能为幼儿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游戏能力、而且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与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依赖他人,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而形成自卑。

   (二)成人对幼儿消极的评价或过多否定

        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由于受不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成人习惯地认为我们给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确的,而孩子应该是无条件地接交我们的给予。过高地要求也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自己的志愿未能实现或是社会潮流的影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难以达到成人的高要求,为此受到批评、否定甚至训斥,这种经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极否定,会使幼儿产生已不如人的感觉,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反而使他们经历失败走向自卑。

         ()  成人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

        很多老师由于受教育观、自身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教育活动时,不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对全体幼儿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使许多能力弱的幼儿经常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缺乏成功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另外有不少成人习惯性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以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如“瞧亮亮画得多好,看看你画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颗五角星,你才三颗,真让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这孩子什么都不会。”这种比较会使幼儿认为自己很多笨,很差,怀疑自我的价值,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它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水平密切相关,自我评价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幼儿自信心,发展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幼儿自信心不足采取的对策

   (一)自信心的建立需要赋予爱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面对幼儿,教师用正面、积极、恰当的语言,肯定并赞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这是一种最简便的爱的表达方式。对待幼儿应该注意经常地表扬,要爱护他们,不要总是以批评的眼光和责备的口气对待幼儿,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时,也不要将他们说得一无是处,要发现成绩,及进地表扬他们,爱护他们,对于幼儿来说,学习做一个事情是一个尝试,失败,再尝试直至成功的过程。陈鹤琴说得好: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成人的一句贴切的赞美语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几天的良好的情绪,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地去探索世界。因此,成人千成不要“吝啬”使用赞美的语言,都要努力为幼儿创设一种怀,充满爱的和谐气氛,满足他们正当的需要。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常常会以成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认识自己,他们更需要成人的赏识,尤其是老师的赏识。成人的赏识和积极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至关重要。在日常的学前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赏识孩子,用欣赏、信任、期待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给孩子以鼓励和力量,使孩子敢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大胆地进行创造、想象和活动。同时,老师应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每个进步和优点,哪怕在成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也不要轻易地放过,因为老师的鼓励和积极的评价是孩子获得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教师和孩子们相处时,应经常对他们进行赞扬和鼓励,可以是满怀笑意的目光,可以是充满赞赏的话语,可以是亲切温柔的抚摸,也开始是一件小小的奖品,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愿望,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幼儿期正是幼儿个性最初的形成时期,成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对自己的认识,进而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成人的抚摸、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肯定的目光、亲切慈爱安慰的话语都会使孩子感到安全、舒心、快乐和满足,能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会充满信心地愉快地探索世界。成人的冷漠、拒绝、忽视、不理睬,会给孩子带来恐惧和不安全感,从而使孩子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全心地关心孩子,理解孩子。要用温和亲切的语气要求或引导孩子。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环境,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满足不同性格孩子的正常需要。不以简单、粗暴、命令、指责、严厉的态度对待孩子,这对帮助孩子运用自信心是极为重要的。要尽可能地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特点和长处的机会。称赞幼儿每一次点点滴滴的进步,欣赏幼儿通过努力取得的小成功,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接纳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真正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得到温暖,安全,愉快,轻松和自由。

         ()  适当表扬,培养幼儿自信

     幼儿是非观念模糊,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的情况,特别是父母、家人和教师对他的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以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强化成功感。这样,幼儿就会自信地参与各项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的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信任幼儿,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幼儿说:“我相信你能做好,”“你肯定行”等等,孩子们就从成人肯定的态度中获得巨大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克服他们生活上、学习中的困难,使信心得到增强。

当孩子在做某些尝试而失败的时候,或者因失败对某一件事感到胆怯的时候,教师要不断给予帮助,并坚定的对他说“我们相信你!你肯定行的!”孩子就会克服心中的畏怯情绪,变得有信心了。一位名人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这说明成人积极地教养态度对孩子影响极大,孩子有很强的好胜心,当他们做完每一件事或正在做每件事时,都愿意听到成人对他的表扬与鼓励,表扬和鼓励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自信心,所以成人要善于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自己也有优点和长处。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情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没有掌握好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而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  适时锻炼培养幼儿的自信

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我们每一个都是生存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总是要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许多挫折,并且也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要掌握分寸,成人也要把握分寸,帮助不等于代替。如果有人认为二者是相等的,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探索困难的体验,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畏缩的心理,就会产生依赖情绪。因此,要让孩子学会生存,就应该锻炼他们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集体是锻炼幼儿最好时机,使幼儿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各项教育活动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使其增强自信心。如在美术活动中,对待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协助其共同完成;对待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只需要在难点时帮助一下;对待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其丰富画面等。这样,三个层次的幼儿都获得了成功感。同时集体生活也是锻炼幼儿的好时机,让每个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可以满足和发展他们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所有的活动就应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对能力差的幼儿更要多给予关注,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孩子都会有过失。正确的态度是就事论事,重在分析错误,不涉及其他问题,更不应做出对其整体的看法。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善于观察的,他们会在教师和家长流露的一言一行中想象成人的评价,继而转化成自己的认识。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孩子态度是公正、客观的,那么孩子也会公正、客观地看待自己;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孩子有偏见,经常流露厌恶、冷淡的态度,经常批评、训斥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厌恶自己,否定自己,行为变得无所适从。

幼儿自信心的表现与能力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必须给予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由于孩子之间存在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相互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能力较强的孩子在实践中常能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很少产生自卑,而那些能力稍落后的孩子成功的体验较少,容易被成人或同伴忽视,自信心容易受到挫折。因此成人要注意为孩子创造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与条件,帮助孩子获得他的所应掌握并能掌握的能力。心理学家证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无休止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可见成功和体验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现代情绪理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儿童的阅历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许多事情上容易面临困难与挫折,因此,成人一定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切不可拔苗助长。我们提倡的教育方法是重视孩子发展的需要,提出的要求应是循序渐进的,成人对孩子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身心发展及所处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如发现这一期望值不适合孩子的实际发展状况时,应及时调整,避免孩子经常处于踮着脚尖还够不到苹果的处境。因为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丧失信心。

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老师的态度、言行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学前教育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有助于形成自信的环境氛围,充分尊重每个小朋友,掌握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小朋友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很喜欢自己。对于能力较差、胆子小、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小朋友,切不可说“你真笨”、“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之类的刺激性语言,要多份关心、爱心和耐心.对他们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慢慢来一定能行的。同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对于部分胆子大、外向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往往会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有时还会做错事情。老师不可随意地加以指责、批评。而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善于抓住他们的某些特长和闪光点进行激励和引导,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从而促进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发展或进步都需要一个过程,成人在要求孩子时不要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因为孩子们的发展速度存在着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要多关注活动中所做出的努力,不要只关心结果的好坏,而某些家长只注意孩子会写几个字、会算几道题、会背几首古诗,而忽视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并以其他孩子的优势与自己孩子的不足相比,这样比较的恰恰是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当孩子做某件事暂时没有取得成功时对他们做出的努力要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孩子能感到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因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切合实际,期望值不要太高。让他努力通过每一次尝试,都在成功中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树立自信心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里父母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去做,甚至连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权力也给剥夺了,这样,怎么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因此,我们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可通过开家长会、家长联系册的方法及时了解孩子自信心不足的表现,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以便真对情况,及时进行教育。总之,只有家园密切合作,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明智的教育者应该注重于尊重,维护,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学联兴趣和处事能力。在利用批评,指责和惩罚手段的时候,要注意分寸。绝不能因用之不当,而伤害了幼儿的自信心,影响一生。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光有幼儿园中的教师的鼓励、表扬,而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是无法实现培养和建立幼儿自信心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这“幼儿第一位教师”作用,及时向家长宣传幼儿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同时,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亲子互动方式等情况,并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指导。此外,要鼓励家长及时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自信心表现,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信心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必要性和方法,取得家长的认同及配合,结合家长反馈的信息共同探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家长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孩子,要结合实际水平提出要求,不能操之过急,期望过高,以致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信心的教育是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儿童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孩子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人人拥有自信。要以孩子为主体,不断通过多种途经,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加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使孩子们能在自信中学习,在自信中成长

总之,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对孩子来说都是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拜的人,所以成人要树立起典范作用,加强自身修养,遇事要持积极态度,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逐步树立起自信的观念,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迎接新世纪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7

[2]  仕丽林《让幼儿在自信中成长》《学前教育》2006年(6

 [3]  董晓燕《家长应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2010《幼教博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