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卫生保健

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幼儿牙齿保护和健康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26日
作者:邵军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第一幼儿园

牙齿不但能咀嚼食物,还有助于清楚地讲话和发音。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不仅会加重胃肠功能的负担,对全身的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不利于面部骨骼发育。现在幼儿所进食物精细,粘稠性强,含糖量高,易于发酵产酸;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牙齿钙化程度低,同时有些家长认为反正乳牙也要脱掉换成恒牙的,对乳牙的保健不重视。因此幼儿龋齿率逐年上升,通过对小班幼儿的调查统计33名幼儿中,龋齿为9名,牙齿矫正1名,幼儿最多的有四颗龋齿。因此针对幼儿进行一日生活的护齿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乳牙是儿童期间的咀嚼器官,又是未来恒牙萌出的向导,乳牙的好坏对于孩子的健康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乳牙有病,恒牙不利”。病态的乳牙即使换成恒牙后,也会造成牙齿咬合不齐等,牙齿的保护一定要从乳牙开始,从幼儿的期入手利用多种途径做好牙齿保健。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护齿意识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使幼儿能否健康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我们利用走廊环境为幼儿创设了环境“牙齿小贴士”,让幼儿对保护牙齿的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又通过班级护齿主题墙式以照片、图示、绘画等形式展示幼儿活动的过程,将牙齿的生长、牙齿为什么生病、怎样护齿及刷牙方法的内容一一演示,使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掌握正确的护齿的方法。生活操作区提供具有情景、有趣味性的材料,为幼儿探究、发现、尝试、感知,提供物质的保证。“给小动物刷牙操作盒”、“有趣的牙齿模型”“分一分”等材料,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习。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初步形成护齿的意识。

《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谈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有别于成人,幼儿常常因缺乏动机而拒绝执行健康行为,常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暗示或环境的干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使幼儿养成健康有益的行为,当幼儿出现错误的行为时,如果成人以指责、恐吓的方法让幼儿改变其行为的话,很容易造成幼儿的恐惧心理,更不利于幼儿的良好的心理体验,教师只有科学的把握和顺应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幼儿才能在健康行为中体验到幸福感。当幼儿良好的行为出现时教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在幼儿中树立良好行为的小榜样,注重漱口等环节后的积极评价,同时教师为幼儿做好表率,当教师进餐后也要主动去漱口,这样孩子才会更好的去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在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幼儿掌握保护牙齿的方法

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幼儿内化程度,培养健康态度要着眼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行为要着眼于幼儿自觉主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灵活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及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欣赏等形式感知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体验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快乐与美感,初步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

在“牙齿的秘密”的活动中,首先通过谜语让幼儿猜一猜,调动幼儿兴趣,利用牙齿模型让幼儿了解牙齿的结构,知道恒牙和乳牙的区别。其次,通过动画故事《牙齿的秘密》,生动形象地让幼儿感知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最后,通过儿歌和实践操作,教幼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在“保护我们的牙齿”活动中,为了让主动学习幼儿保护牙齿的方法。当幼儿漱口时教师有意保留漱口水,引导幼儿观察里面有什么?如果不漱口会怎样?当漱口水发酵后,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怎样保持牙齿的清洁,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了使幼儿理解糖份中的酸能腐蚀牙齿上的硬组织,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小实验。将洗净的鸡蛋一半浸泡在醋里引导幼儿每天观察鸡蛋的变化。幼儿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不时的有问题提出,逐个让幼儿看看,闻闻、摸摸。让幼儿通过闻、看、摸感知鸡蛋壳上的硬组织被醋里的酸分子腐蚀变软变脆弱,一碰既碎的过程。

教师自制的课件《爱吃糖的老虎》,幼儿边观看边听教师讲述。教师将几个问题抛给幼儿“老虎的牙齿为什么会脱落?”,“糖为什么会使牙齿坏掉?”。那只爱吃糖的老虎请幼儿帮找一找哪些食物应该少吃,哪些习惯是不对的。请幼儿将教师提供的材料分类。课件给予幼儿直观影像,同时也理解了食物与护齿的关系。

组织幼儿参观牙医诊所的活动,为了让小朋友更加了解如何保护牙齿,首先我们参观了治疗室,仔细观看了牙医为病患治疗牙病的过程,告诉孩子们看牙医,不用怕。牙医讲解了关于牙齿的知识,小朋友们知道了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牙齿,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牙医为孩子们检查了牙齿,非常仔细为小朋友解说医疗设备,准备小牙刷、牙膏作为纪念品送给小朋友。经过这次愉快的体验,帮助小朋友克服看牙医的恐惧,勇敢地面对牙齿出现的问题,并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

在幼儿护齿知识的学习过程、护齿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护齿行为的形成过程中,顺应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声情并茂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探究等唤起幼儿对健康行为的向往,并主动付之于行动,形成良好的护齿行为习惯。

三、在日常活动中建立良好的护齿常规,形成护齿习惯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在幼儿生活中渗透健康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达到教育目标,探寻其规律和特点。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着重幼儿良好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从而建立良好的护齿规则,养成护齿行为习惯。

1、日常练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巩固知识经验的途径。

每次形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我园幼儿每日早点、午餐、晚餐后都要用温水漱口,分三口水进行:水含在口中,幼儿鼓腮,发出咕噜咕噜的漱口声,确保幼儿的漱口质量。

2、语言提示:漱口小口诀

为了让幼儿很快记住漱口、刷牙等护齿好方法,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小的口诀,这样幼儿学得快记得清,同时教师运用小口诀指导时幼儿喜欢接受。

3、设立鼓励评比栏、请中大班幼儿当小小监督员,引导幼儿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在中大班幼儿中开展小小监督员的活动请幼儿轮流担任,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任务,每次活动中针对做的不好的幼儿进行提示,每次漱口后请监督员评价同伴的表现,对漱口方法正确的幼儿给与表扬,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护齿习惯。

4、校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咬指甲、吮手指、咬嘴唇、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会造成幼儿牙齿排列不整齐,发现这些情况,老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配合,进行纠正。同时这些行为往往与幼儿心理的健康有关,并从多方面分析,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使幼儿根本上消除咬指甲等问题。

5、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幼儿的牙齿正处在发育阶段,只有摄取足够、平衡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其正常发育。钙化好的牙齿,硬度越高,质量就越好。如若从小身体就不好,营养不足,则影响牙齿的钙化。这种牙的硬组织结构疏松,萌出后受外界因素影响,易被龋坏。对于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幼儿,在幼儿的饮食上变换花样,合理搭配,让幼儿进食含钙、磷、维生素多的食物,并适当咀嚼一些含粗纤维的耐咀嚼食物,使幼儿形成有利于牙齿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做好家园宣传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家长的防龋意识、防龋措施掌握程度以及家长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做好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家长讲座,向父母宣传口腔健康知识,提高关爱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识。

     家庭口腔保健要从“呵护孩子,预防龋齿”做起,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牙医家长对全园的家长开展培训。向家长宣传一些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和家长共同探讨、交流看法。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护齿美食主题开放活动,家长搜集制作、展示护齿美食,并以课件、现场制作、品尝、说明等多种形式,介绍其口味及功效,结合幼儿的特点从色香味多方面考虑到幼儿的需求,班里每位家长人人参与,制作展牌供家长相互学习,并将适合幼儿的收录到幼儿园的食谱中,在幼儿的进餐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添加。

3、家园互动幼儿良好行为记录活动,针对幼儿早晚刷牙等习惯的养成,只有依靠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建议家长为幼儿准备小沙漏或定时器,定在三分钟时间,当幼儿在规定时间、正确方法刷牙后,家长鼓励幼儿做一个小标记,每个星期到幼儿园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好,在小朋友当中介绍自己的做法,得到老师小朋友的肯定,成为大家的榜样,这样,生活中能坚持做的幼儿越来越多,也就养成了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防龋工作

我园每年进行一次氟化物防龋治疗,每年对幼儿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设立班内第二次晨检,幼儿的嘴一张开,老师就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如是否刷牙(查看牙齿上是否有牙垢),是否有牙病(龋齿或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的牙眼出现小脓点等),是否出现双层牙(乳牙未脱落,恒牙已萌出)。如果发现这些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早治疗,防止发展。

护齿活动的开展,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了保护牙齿的重要,养成“爱护牙齿好习惯,班内没有一名幼儿在增加龋齿,原来有龋齿的幼儿通过看牙医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孩子们都能拥有健康的牙齿,健康的身体,露出了最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