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OMEP中国

在改革中发展幼儿教育-——冯晓霞OMEP主题报告现场实录汇编

发布日期:2013年07月11日
作者:冯晓霞     来源:上海学前教育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发带来了思想解放、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也提高了公众对知识的渴望与平等享受教育权、发展权的诉求。这些都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适龄儿童的入园机会不断增加,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度成为街谈巷议的社会话题。这种十分矛盾的状况,既是原有幼教体制固有问题在新时期的集中显现,也与对改革的复杂性估计不足、改革过程一度缺乏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制度设计有关。
 
  
一、 中国幼教体制的固有问题及其在改革过程中的凸显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幼儿教育:单位福利的特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体制曾经有力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49年到1978年,全国幼儿园从1300所增加到16万多所,在园幼儿从13万人增加到787万多,基本满足了父母参加工作的需要。但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将幼儿教育定位于单位福利而非公共事业的观点。
 
  (二)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幼儿教育:发展与成就
  上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开始强调幼儿教育要“去单位化”而“社会化”,“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更多儿童提供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一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78年全国入园幼儿的数量不足800万人,2009年则已达到2657.8万;入园率由27.8%增加到了50.9%。
  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幼儿园管理条例》(199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等文件,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幼儿教育:问题与矛盾
  1、 入园难——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
  2、 入园贵——幼儿园私立化与单位福利的消失
  3、 不公平——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错位
  4、 区域差距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利弊
 
  二、 幼教改革的新思路与新政策
  (一)明确幼儿教育的性质定位、改革方向与发展目标
  “国十条”明确指出它“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肯定了它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位置。
  基于此种认识,《规划纲要》将幼儿教育作为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八大任务之一,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
  为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宏伟目标,在总结多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国十条”明确提出幼教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发展方针。
 
  (二) 扩大幼教资源,破解“入园难、入园贵”困难
  首先,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通过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公办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的方式扩大公共幼教资源。
  第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着普惠性服务。
  第三,建好、用好、管好城镇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
  第四,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三) 加大幼教投入,经费投入向贫困地区和群体倾斜
  针对幼教经费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国十条”明文规定:1、各级政府要将幼教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幼教倾斜。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
  针对以往幼教经费投入未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问题,中央财政决定设立专项经费,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幼儿教育。
 
  (四) 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此,“国十条”把“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举措,提出:1、健全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依法落实教师在工资、社会保障、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待遇,维护教师权益;3、合理确定师生比,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4、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三、 幼教改革新政策的落实及其成效
  (一) 中央财政专项投入,支持幼儿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二) 各地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研制三年行动计划并切实执行
  (三) 有关部门研究确定有关文件,规范管理,多种途径提升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