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国外幼教 > 发展状况

中美幼儿园参观活动的比较与启示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18日
作者:张玲     来源:早期教育

 


【摘要】幼儿园参观活动是指由幼儿园组织幼儿集体外出进行实地观察、考察,以达成某种学习目的的活动。中关两国幼儿园参观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参观活动目的、场所资源与形式,以及指导策略等方面比较中关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异同,以期为我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参观活动;社区资源;家庭资源

         随着幼儿园、社区、家庭合作共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展各类参观活动也已成为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活动正成为幼儿园活动“走出去”的重要形式。在参观活动中,幼儿园频繁地与各种社区组织及幼儿家长密切联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参观一词的解释原指对各种情况加以比较观察,现指实地观看。幼儿园的参观活动是指由幼儿园组织幼儿集体外出进行实地观察、考察,以达成某种学习目的的活动。本文拟梳理和总结中美两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概况,比较其异同,以期为我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总则中指出:“幼儿园要与社区、家庭合作。”在社会领域要求与内容中再次指出:“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国幼儿园开始寻求一种新的园外活动方式——参观活动。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作为较早利用社区资源开拓幼儿活动空间的国家之一,参观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常规活动的一部分。美国幼儿教师经常打开园门,引领幼儿走进社区的不同场所去实地观察,这种参观学习将社区中社会机构、文化机构、娱乐设施、商业企业组织、街道引入了幼儿的世界,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拓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参观活动的目的比较分析

        在我国,幼儿园多通过参观活动让幼儿直接了解家乡的地理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艺术等,使幼儿对家乡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认识,在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参观社区的主要机构及设施,让幼儿知道其名称、特征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目的是帮助幼儿感知社会、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和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因此,参观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幼儿感知各种环境,发展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社会情感。

        美国幼儿园组织的参观活动多种多样,其目的也各不相同。如参观旧公园、旧教室、旧学校,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历史;参观商店、银行、工厂,可以帮助幼儿增长经济知识;参观报纸发行公司、电视台可以让幼儿对当前发生的事件有所了解;参观来自外国的家庭、民族博物馆,有助于对幼儿进行国际教育;游览山丘、河流、山脉、岛屿、周围地区则有助于增长幼儿的地理知识。教师在组织参观活动时会尽可能地让幼儿乘坐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如公交、巴士、地铁、火车、飞机、轮渡、游艇、自行车、马车,甚至是马,以帮助幼儿获得对各类交通工具的认知。当教师带领幼儿考察自然资源时,会让幼儿在原木上行走以练习平衡力,通过徒步旅行、爬山、爬树、甚至追赶蝴蝶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参观活动的场所及形式的比较分析

        我国幼儿园开展参观活动主要利用各种社区资源,如学校、敬老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社区场馆资源,还有社区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幼儿园会根据自己所处社区的设施配套状况,争取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结合本社区文化和社会生活,如节日、社会现象等,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人社区。我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教师布置任务并指导,家长白行带领幼儿参观的自由活动;教师组织全班幼儿集体参观幼儿园附近的社区场所的班级集体参观活动;教师指导,家长参与并由幼儿园策划组织的全园集体参观活动。其中,亲子活动是动员家长参与到参观活动中来的最有效方式。

        美国幼儿园参观活动利用的场馆资源非常丰富,跨度也非常大。教师有时会带幼儿去城市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有时也会只在幼儿园外面的马路上参观街道,观察来往的车辆或路旁的树木花草。美国幼教机构经常会组织幼儿探索周围环境的参观活动,这些参观活动按照不同的形式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社区调查活动,指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社区开展调查——检查社区安全隐患、居民类型和居住地、居民生活状况、商业和工业活动等。二是日常经验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社区中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观察工人的劳动,去户外观看季节的变化,体验节日和假日的庆祝活动或去商场购物等。三是社区旅行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消防站、图书馆、博物馆、历史之家以及不同职业人们的工作地点,社区旅行活动持续的时间较其他几类活动更长些,教师有时会用一整天、甚至几天的时间来完成。四是户外远足活动,美国幼儿园制定的教学大纲会安排大量的户外远足,通常包括至少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乘车旅行、每周最少进行一次户外远足。户外远足可参观的地方有:农场、马戏团、花园等。

 

 

      三、参观活动指导策略的比较分析

    (一)参观前后的工作

      我国幼儿园在组织参观活动前会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因素。如,参观路上、场地是否安全、便于幼儿活动;幼儿衣着、身体状况是否适宜外出;应准备哪些必备药品等。第二,幼儿之前的学习探究体验。教师要对观察探究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引导和随意观察。第三,幼儿园与社区间的沟通工作。教师在组织参观活动之前会制定一个方案,方案中包括: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与发展的需求、活动的教育价值、活动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知识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等。参观活动结束后,教师会组织幼儿围绕参观的主题展开分享交流,期望把幼儿通过参观所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梳理,使得幼儿之前零散经验得以整合和提升。分享交流具体包括:回忆参观见闻,讨论活动,主题绘画和家长座谈会。


        美国研究人员在20世纪80年代做了一项幼儿园参观活动的专项研究,研究的内容是幼儿园实地考察旅行(field trip)前后的相关活动是否能帮助黑人学校的幼儿获得更好的表现。研究人员选取了来自52个地区的4岁~5岁的黑人幼儿,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组织两组幼儿进行了相同的、长达六周的实地考察旅行,旅行地点包括当地的动物园和选定的博物馆。在每次旅行开始之前,提供给实验组的相关活动是幼儿与教师讨论即将进行的旅行活动及幼儿在旅行活动中可能获得的经验,在每次旅行结束之后,提供给实验组的相关活动包括:画画、讨论、成果展览会等,对照组则无任何相关活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幼儿进行与旅行经验相关的皮博迪图词测试(PPVT),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这个实验说明相对于非结构化的考察旅行,结构化的实地考察旅行更有助于幼儿发展社会技能和认知。

       美国幼儿园活动计划方案中会专门列出参观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整个活动方案中,参观的前后工作占了很大比重。以参观面包店为例,教师应提前几天邀请家长来做志愿者,在参观活动前一个星期告知幼儿即将参观面包店,让幼儿提前适应活动计划。参观前教师应讲几个有关面包店故事或者开展一些小讨论,让幼儿对面包店有感性上的认识,教师通常还会找出几个与面包店相关的内容,如面粉的来历、烤箱可以烹饪哪些食物,来吸引幼儿的参与,并激发与保持幼儿对参观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和家长还会制作好每位幼儿的名字卡片(参观当天贴在幼儿身上)、幼儿能够看懂的路线图,准备好幼儿的急救物品等。教师还需提前与面包店的工作人员做好沟通,包括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想让幼儿看见哪些内容以及向幼儿呈现信息的最佳方式。参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会将某个区角布置成面包店,并放一些关于面包店的图书到图书角。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会帮助他们把在参观中拍下的照片订成相册。年龄稍大的幼儿则更喜欢制作关于这次旅行的图书,教师会帮助幼儿确定一个主题,比如面包店之旅中我的最爱,然后让幼儿自己思考想写的或想画的内容。通常教师还会鼓励幼儿给面包店和志愿者家长写一封感谢信。

     (二)参观过程中的指导

       在参观活动的过程中,我国教师的指导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科学讲解,扩大幼儿知识面和眼界;第二,鼓励观察,支持幼儿求证发现;第三,教师引导记录,让幼儿学会记录“事实”;第四,教师组织幼儿交流、分享经验;第五,教师帮助幼儿提升,学会主动构建认知结构。

       美国教师认为在参观活动进行时,教师不应与幼儿发生过多的讨论与交谈,只有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才能获益更多。James根据幼儿学习的不同类型,将幼儿分为视觉学习者、动觉学习者和听觉学习者,并且依据这一分类在每次的参观活动中针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幼儿提出了具体的参观指导策略。如,在参观自己家附近的社区时,对于视觉学习型幼儿,教师可准备各类建筑物的照片,当幼儿在观察真实的建筑物或场景时,教师出示照片,鼓励幼儿找出照片和实物的异同之处,或让幼儿将照片与实物进行匹配;对于动觉学习型幼儿,教师需带领幼儿在社区内散步,穿过公园,逛逛市场,和幼儿一起游戏等,让幼儿在动态中体验、观察和学习;对于听觉学习型幼儿,教师首先要给幼儿讲解社区概况,随后与幼儿进行讨论并询问幼儿看见了什么,以此加深幼儿对社区的印象。

       四、对我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启示

       通过对中美幼儿园开展参观活动的概况比较后,可以发现中美幼儿园对于开展参观活动的价值都给予了肯定,但在参观活动的目的、场馆资源、形式及指导策略上表现出较大差异。

    (一)从单一集中向多元化发展

      美国幼儿园的参观活动是多样化的。在参观目的上,除了让幼儿学习各种与参观场所相关的知识,教师还注重选择多样化的交通工具,帮助幼儿认识各类交通工具;在参观过程中巧妙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幼儿加强身体锻炼。而我国幼儿园在参观活动的目的设置上相对比较狭隘,表述也比较笼统。大多数活动还停留在观察、感受环境的单一目的上,往往会忽略幼儿在参观活动中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目的设置的单一化,将直接影响参观活动的效用性。教师、家长及社区工作人员群策群力组织一次参观活动,由于目的设置上的单一性,导致花了大力气开展的参观活动产生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美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场所资源多种多样,主要有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且跨度也非常大,有的大到参观一座城市,有的小到观察幼儿园外的小马路。而我国幼儿园参观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单一,大多是各类文化场馆、娱乐休闲场所等。集中单一的参观资源容易导致教师、家长、幼儿降低对参观活动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参观活动开展的局限性,很难发挥参观活动原有的价值。美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形式多样,有社区调查活动、日常经验活动、社区旅行活动和户外远足活动。而我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形式还仅停留在组织形式上,组织形式多为师幼参观活动,亲子参观活动或家长志愿者参观活动。幼儿园尚未关注到按照参观活动的目的、内容来划分活动形式。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园参观活动发展还不够成熟,包括组织形式在内的其他活动形式仍需幼儿园在今后的实践中去探索。在指导策略上美国幼儿教师会根据幼儿学习的不同类型,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而我国幼儿园的指导策略相对单一,且大都是从教师和活动本身出发的,较少会考虑到不同幼儿的需求。因此,我国幼儿园参观活动应由单一化的结构向多元化的体制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参观活动的价值。

 

 

      (二)从粗浅表面向细致深入转变

      中美幼儿园都认识到结构化的指导策略更有利于幼儿获得社会认知和技能。而美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指导策略相对比较成熟,在参观活动前、中、后部分都有较为细致与系统的具体策略,教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会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去公园观察树木,幼儿对苹果树产生兴趣,这时教师会围绕这棵苹果树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这棵苹果树和其他树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它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形状、尺寸的?到了秋天,教师还会带幼儿去公园拾落叶,并根据树叶的颜色、形状、尺寸进行分类,找出不同树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鼓励并引导幼儿探讨树叶变化的原因。

       而我国教师的指导策略关注点更多是在安全、活动流程等表层问题上。大多数的参观活动没有专门的活动教案可供教师参考,教师预设的参观方案往往只是参观活动的一般流程,未能深入细致地关注到幼儿可能学习到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在参观活动中往往会因为安全秩序等因素而对幼儿的行为过多限制,这也导致了参观活动有时会停留在观察表面,致使幼儿只是走走看看,难以对参观的对象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学习。因此,教师在参观中的指导应灵活多变,明确参观活动不是为了参观而去参观。教师应做到心中有计划,眼里有幼儿,注意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根据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引导幼儿深入观察和探索。

   (三)从特殊向常态过渡

      美国幼儿园的参观活动往往是一系列的活动或主题活动,是一种独立的常态活动。美国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幼儿在不同的时间去参观同一个地方,这样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事物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参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一次大讨论,这个讨论会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如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变化,幼儿将自己记录下的参观内容放在一起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找出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而我国幼儿园通常是一个学期开展一次参观活动。在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眼里,开展一次参观活动是要花大力气的,一学期一次就足够了。在多数情况下,参观活动还会与春游、秋游、亲子游等活动结合起来,带有一定的附属性,这种附属性导致了负担过重的参观活动与一般的园内活动相比,带有很大的特殊性。我国幼儿园为了开展一次参观活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都会筋疲力竭,但是参观活动的成效甚微,这其中与幼儿园的组织能力、家长的育儿观念以及社区为公众服务的能力等有关。然而,通过对美国幼儿园参观活动的分析来看,只有当幼儿园的参观活动成为一种常态活动,参观活动才能从粗浅走向深刻,才能从单一走向多元,也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