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基会在中国 > 儿基会项目 > 行动概述

教育和儿童发展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2日
    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
 

    存在的问题
 
    中国计划在2007年实现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的目标。通过向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提供专项资金,中国已向这一目标的实现前进了一大步。

    但是中国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儿童因贫困和教育水平的低下而辍学。在部分地区,性别歧视也使女童无法完成学业。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完成基础教育方面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威胁。

    影响学校质量的具体因素包括:
 
    ?教师水平。尽管政府已付出了很大努力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国的一千万教师中,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教学水平不尽人意。这一情况在中国西部省份边远地县的小学和非完全小学(仅能提供3年左右小学教育的村级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教学方法。由于受中国传统的教学理论的影响,课堂学习往往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种消极的学习方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导致了学生辍学率的升高。

    ?学习能力。中国政府已经实行大规模的课程教材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这些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让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并建立起适当的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

    ?教学材料。在中国西部贫困县里80%的非完全小学与小学缺乏起码的教学材料与设备。这些学校甚至买不起地球仪和体育器材等最基本的教学用具,而且还有很多学生无力支付教科书的费用。

    ?女童入学。据估计中国未接受学校教育的学龄儿童中有三分之二是女童。即使女童已经入学,一旦家庭经济状况恶化,首先辍学的也是她们。这种情况形成了一个代际的循环,即未受教育的女童-文盲母亲-家庭贫困-未受教育的女童。教育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

    儿童早期关爱和发展(ECCD)。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发育迅速,这一时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除了充足的营养摄入,三岁以下儿童需要玩耍、智力开发和良好的家庭养育 - 这些是成就儿童健康的心理和学习能力的基石。在中国,ECCD传统上仅仅被认为是对学龄前儿童的读写训练,而对三岁以前这一儿童成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校外儿童。贫困、教学质量低下加上人口的流动问题造成了校外儿童的数量上升。绝大多数校外儿童在15至18岁之间,他们很多人甚至尚未完成6年的义务教育。校外儿童,尤其是校外青少年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对工作机会不了解,以及艾滋病、吸毒、暴力和性侵害的危险等。

    行动和措施
 
    通过教育和儿童发展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为中国的12个西部省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协助开发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说明如何提高特定人群的教育质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同时也为旨在推广上述教育模式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目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以下领域进行教育模式的探索:

    ?生活技能培训。通过同伴教育的策略,证明关键的生活技能教育能为校外青少年带来益处,这些技能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对艾滋病和毒品的防御能力、青少年的卫生保健和预防、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知识等。青少年,尤其是那些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大潮中滞留在农村的青少年,还要学习谋生的技能。

    ?学校发展计划。以提高校长的专业管理水平为核心。这项活动对增强学校-社区之间的合作,为新的学校基本设施建设筹集资源,以及为女童及少数民族儿童提供奖学金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地方专题课程指南。由省级职能部门编撰,用于教科书的开发和教师的培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专题课程录像带和光盘的开发与制作,并支持试点县内的教师培训。这些录像带和培训教材还被译成了藏语和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言。

    ?教具和体育器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箱子里的学校”教具包为非完全小学提供了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并培训教师有效地使用这些教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同时还为试点学校提供了电脑与体育器材。

    影响和成效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爱生学校项目,对于改变传统的呆板严厉的教师态度,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以儿童为中心的友好的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力倡导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早期关爱,此举促进了全国10个部委联合制定开发了这方面的全国性政策。该政策要求各有关部门协同努力以满足儿童各方面的需求。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捐助,从而使其与卫生部和教育部的联合项目得以启动。

    教育部的发展规划司已经建立了一套全国性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首先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的省份中进行试用。这一系统的建立,意味着教育数据的质量将得以显著提高,同时,也在准确识别被平均数据所掩盖的差异,如有关辍学情况的数据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与以往的做法不同的是,当地政府现在各学校按照学生的性别和民族分类收集数据,建立起了一个包含主要教育指标的数据库。这些指标包括:入学率和毕业率、学生的学习成绩水平、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和设备的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