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基会在中国 > 儿基会项目 > 行动概述

卫生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2日
    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
    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的生活正朝着健康与长寿发展,人均寿命已达到71岁。但全国的平均水平掩盖了地区性的差异,尤其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高死亡率的事实。
 
    从1990年到2000年,婴儿死亡率由65‰降低至31‰,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由61‰降低至40‰。2001年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0‰和35‰。尽管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就,但城乡的健康指标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3‰,而在农村这一指标却高达40‰以上。
 
    中国正面临着双重挑战。第一大挑战应被定义为“未尽事宜”,即缩小相对富裕的城市居民与偏远农村,尤其是与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的差距。只有战胜这一挑战才能使每一个中国儿童的生存权、被保护权和成长权得到保证,中国也才能到2015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第二大挑战是解决新出现的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问题,如艾滋病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这些问题还包括儿童意外伤害和交通事故、吸烟和吸毒以及营养过剩。
 
    未尽事宜: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差距
 
    为了战胜第一个挑战,完成这些“未尽事宜”,中国必须减少传染性疾病和母婴健康问题给贫穷、偏远及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负担。总体来说,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儿童,尤其是贫困地区儿童疾病的主体。新生儿疾病在儿童死亡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已经成为儿童残疾的主要成因。新生儿死亡目前已占儿童死亡总数的60%,而近两年来,降低这一比例的进程一直停滞不前,使得这一状况未能得到改善。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产妇和新生儿保健的可及性缺乏或服务质量过低。与此相关的儿童脑性瘫痪和其他残疾占到了儿童残疾的25%。
 
    近十年来,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由十万分之89降至53,而选择在医院生产的孕妇比例由1990年的45%上升到2000年的73%。但是同样,全国的平均统计数字掩盖了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2000年,上海的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9.6,而在西藏和新疆这一数字分别为十万分之466和十万分之161。类似产妇大出血和产后感染这样可避免发生的问题,仍占据着孕产妇死亡病例的大多数。产妇死亡率最高的是那些最缺乏产前和生产护理条件的地区:生活在西部各省的妇女以及贫穷和外出务工妇女中死亡发生率最高。而这一比例与新生儿死亡率和残疾率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出现的问题
 
    中国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要解决:第一、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污染所引起的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的新问题;第二、因经济转型、行为方式改变和都市化带来的问题。应付这一挑战,需要采取不同于解决“未尽事宜”的策略和方式。降低地区间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的差异,应当提高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质量,以及家庭预防和看护水平。而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则需要集中精力,进行对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政策和安全的生活环境的提倡和宣传。换言之,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应超越降低地方性差异的努力,而应该着眼于健康宣传和健全立法。
 
    行动和措施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共同努力,致力于改善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通过支持试点项目,示范低成本具有可持续性的方法,来推动对妇女和儿童有益的政策的制定,提高服务的质量、效率和一揽子基础服务的可及性,这些服务包括早期产科保健、基本营养、计划免疫等,并将其与提高家庭关键的健康行为相配合。
我们通过以下工作,来实现上述目标:
 
•   推广一揽子初级卫生保健和母婴健康服务
 - 通过更有效地督导和效率的提高,来加强卫生服务的管理Ø
 -Ø 通过工作表现激励政策提高服务的质量
 - 通过促进友好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率Ø
 
•    改善西藏和新疆的初级卫生保健和妇幼卫生服务
 - 重新审定基本服务的规范Ø
 - 提高中国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责任Ø
 
•    九亿农民健康促进
 - 协助开展大规模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Ø
 - 制定交流策略,以有效教育农民养成良好的家庭卫生习惯Ø
 
•    巩固计划免疫
 - 支持改善经费可持续投入及接种率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制定Ø
 -Ø 加强项目县计划免疫骨干人员的管理培训,并将计划免疫融入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障系统来提高常规疫苗接种率
 -Ø 支持国家(国家级)疾病控制目标,如消灭小儿麻痹活动、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控制麻疹死亡率和乙肝免疫等
 - 提倡安全注射Ø
 
•    向母亲宣传婴儿最初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益处和以后的18个月中采用母乳喂养与正确的辅食添加相结合的喂养方式,向她们开展健康教育,同时还严格监测市场上母乳代用品的销售是否符合规范。
 
•    与卫生部和教育部合作,将儿童的早期刺激、保护、营养和关爱纳入医院和家庭的一揽子医疗服务中。
 
•    启动了一项旨在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水平、原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项目。文献回顾发现意外伤害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溺水、跌倒、道路交通事故、动物咬伤、烧烫伤,以及中毒是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随之在北京开展的伤害调查估计,2003年全市因儿童伤害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在北京地区开展试点干预,并对其他省份的伤害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影响和成效
 
    到目前为止,一些项目,如母亲安全、农村卫生改革和计划免疫已取得了良好的收效。这些项目对于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的质量、效率以及保障制度实施方面的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试点县的医院医疗费用更低廉,选择在医院生产的妇女也更多,这些结果大大降低了母亲和婴儿的死亡率。
 
    199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卫生部共同启动了母亲安全项目。这一项目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它们为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奠定了基础。卫生部已经在其全国性的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简称“降消项目”)中,采用了项目的一些政策,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收费和促进需求,提高住院分娩。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积极倡导下,中国政府为一项旨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全国性项目拨款4亿人民币,这笔投资主要用来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和降低医院生产的费用。450个高危县已被纳入国家级“降消项目”。
 
    另外,两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已由1999年的60%上升至2003年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