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主题教育

主题探究活动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发布日期:2012年09月29日
作者:黄芳     来源:厦门市日光幼儿园
主题探究活动是幼儿对一个值得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探究性研究,是以幼儿为中心的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注重幼儿的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决策、自主交往。它改变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强调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倡导自主空间的提供和生成课程与选择活动的自由,重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和幼儿探究学习的主体性,对幼儿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知识基础、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合作与分享的意识与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几年来我们能以纲要精神为准则,以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瑞吉欧教育理念等为指引,针对主题探究活动中的主题生成、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师幼互动、资源开发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获得省内外幼教专家、同行的充分肯定。
 
一、实践轨迹
1.挖掘适宜的主题内容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确定主题内容是最为首要最为关键的一步。我们对此秉持开放的态度,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挖掘、生成并确定合适的主题。
 
其一,由师幼互动生成。在幼儿兴趣的对象中引发主题是产生主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对幼儿的学习潜能有积极肯定的认识,并产生师幼的积极互动,就有可能生成活动主题。在实践中,我们重视师幼互动,注意倾听、观察幼儿,捕捉来自幼儿的有益信息,挖掘可开展的主题。如在一次的雕塑作品欣赏活动中,我们听到幼儿在谈论:“这个叔叔很帅,皮肤很亮很光滑,肌肉很发达,一块块鼓起来,他扔球的姿势很美。”“他的肩膀很宽,皮肤亮亮的,是古铜色的,好象阳光撒在他身上。”……捕捉到这些信息,我们抛出了“这些雕像美吗”、“什么地方美”等问题引发幼儿讨论,形成兴趣点和聚焦点,从而生成“人体美”主题。在实践中,我们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生成主题,如“昆虫”、“汽车叭叭响”、“乐器”、“玩具店”等主题,均是根据幼儿兴趣且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产生的。
 
概括地说,我们注意选择幼儿兴趣的、幼儿具有生活经验基础、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幼儿能够实际操作的周围环境的事物作为主题,从而把主题探究活动置于成功的基石上。
 
其二,由教师预设。在主题生成中,我们除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还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幼儿经验缺乏或生成主题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适时介入,帮助预设主题,如小班主题“天线宝宝”。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经验匮乏、互动能力弱,在主题生成方面存在困难,而“天线宝宝”是幼儿熟悉、喜爱的电视节目,具体感性,贴近幼儿生活,且内容健康,体现朋友之间的友好互助,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因此,我们预设其为主题。而一个主题的预设选择,既要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还应体现教育目标的落实。
 
2.创设适宜的主题环境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指出:创设和帮助儿童注意四周的环境,可以发展儿童的各种兴趣,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适宜的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也是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依托。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环境的教育性和动态性入手进行实施。
 
其一,教育性。环境具有一定的教育功效,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注意挖掘环境的潜在教育价值,努力创设“会说话”的探究环境,实现暗示和指引作用。如在“动物世界”主题中,我们根据主题的走向,灵活利用班级的每一寸空间,引导幼儿一起动手将整个班级变成一座动物家园,有藤蔓缠绕、枝繁叶茂的森林,有潺潺的河流,有金黄色的沙漠,有银色锡纸做成的冰川,有废旧报纸揉捏而成的沼泽地等。在主题环境的暗示和指引下,幼儿自觉地将自制的动物按照动物不同栖息地进行分类,并摆放到相应的位置。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环境发挥了潜在的教育功效,帮助幼儿建立了有关动物的类别概念,并使幼儿在动手、动脑中逐渐形成并建立有关动物栖息地的知识经验。
 
其二,动态性。一个新的活动内容产生后,我们注意引导幼儿借助已有的经验和技能进行探索,不断发展关于活动环境的新思路,增添各类材料完善主题探究活动环境的创设,及时呈现幼儿在主题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使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使之成为幼儿建构学习的依托,筑起一道道亮丽风景。如在“树”主题中,幼儿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教师一起利用废旧报纸、纸箱、大型积塑等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树,桃树、榕树,高的树,矮的树,春天的树,秋天的树,将班级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森林。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主题的不断深入,幼儿又逐渐增添了昆虫、鸟窝等,不断的完善和丰富使得环境呈现出动态、递进的特征,一次次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投放适宜的主题材料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幼儿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更多的是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构建的,适时适宜地投放主题材料,可以支持幼儿的探索。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类别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这三方面来考虑材料的提供。
 
其一,类别性,即教师对师生共同收集的主题资料进行归类。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材料进行归类,将分类概念蕴涵在材料展示中,帮助幼儿树立类别概念。如在“海豚影剧院”主题中,幼儿收集了许多乐队表演的图片资料,有杂技表演、模特表演、小品、舞蹈表演、歌唱比赛等。于是,我们设计了一棵大树,引导幼儿将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按类张贴在同一片绿荫内,增进幼儿对舞台表演类别的感知和认识,为下一步的节目排练、表演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其二,层次性。丰富的材料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提升学习品质。我们注意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能力、水平提供各种层次的材料,满足幼儿的个体发展需要。中小班幼儿往往是基于对材料的兴趣而进行操作,从而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因此在材料提供上,我们侧重提供“高结构”、与主题有关的同类材料供幼儿选择操作。而大班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已有较强的目的性,我们则更多地投放“低结构”材料和半成品材料,如吸管、纸盒纸箱、树叶、毛根铁丝等,给予幼儿充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其三,多样化。指的是工具性材料。工具性材料包括现成的物品和废旧物品等半成品。我们注意提供丰富多样的工具性材料供幼儿选择,支持和帮助幼儿完成主题探究。如在“西游记”主题中的“西游秀”活动中,幼儿提出要制作各种表演头饰、道具和背景。我们除了准备订书机、剪刀、颜料、纸张等现成的工具,还准备了玻璃绳、橡皮筋、扫帚、纸箱等多种半成品材料供幼儿选择使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将白色玻璃绳粘贴在门框上制作成水帘洞;利用橡皮筋打结编织成错综复杂的“盘丝洞”;将画好的西游人物粘贴在扫帚上制作成表演道具……教师在材料方面强有力的支持,使幼儿顺利地进入了下一个活动,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表演能力等。
 
4.构建良性互动的师幼关系
“师幼互动”是当代幼儿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它倡导活动中师生以合作者的身份为共同目标不断撞击和抨发出智慧的火花,以此推进主题进程。在实践中,我们注意积极构建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重视师幼双方的相互给予和汲取。
 
其一,留心观察,提供适时的帮助支持。在主题进程中,我们注意把握活动的主线索,捕捉、挖掘活动中新的火花并适时给予支持,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使幼儿体验成功,提高探究兴趣。如在“太阳乐队”主题中,幼儿在排练时时碰到不会看节奏谱等困难。于是,我们举行讨论会共同探求解决办法,最后帮助幼儿确定了两种方案,一是写信求助于厦门爱乐乐团总监、音乐指挥家郑小瑛奶奶,二是画招聘海报求助于家长。在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幼儿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获准参观厦门爱乐乐团的排练现场,聆听郑小瑛奶奶关于乐团知识的讲解,还在家长中找到了一个大提琴老师,在他们的热忱帮助下,太阳乐队的排练工作终于步入正轨。
 
其二,找寻“固着点”,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固着点”。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学习,我们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努力找寻“固着点”,有目的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促使幼儿在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介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如在“彩色世界”主题中,通过“吹泡泡”的活动,幼儿建立了“泡泡是五颜六色”这一认知经验,我们敏锐抓住了这个“固着点”,进一步提出问题“泡泡是五颜六色的,那阳光的颜色是什么?”从而引发了幼儿对色彩的进一步探究。
 
其三,创造机会,鼓励“犯错”和反思。幼儿只有在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我们注意珍惜幼儿的自我纠错,耐心等待,协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寻正确的答案,在尝试错误中获得发展。如在“彩色世界”主题的“影子的颜色”这一活动中,老师提供了红色、黄色、绿色等各种颜色的玩具,抛出“玩具的影子是什么颜色?”这一问题让幼儿回答,许多幼儿认定玩具的影子和玩具本身的颜色是一样的,即红色玩具的影子是红色的,黄色玩具的影子是黄色的,教师并没有马上纠错,而是鼓励幼儿利用灯光、太阳光等人造光和自然光进行实验,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幼儿最终发现“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正是宽松、信任、良好的师幼互动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建构。
 
5.探究适宜的活动方式
适宜的活动组织形式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它将有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使其得以主动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注意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学习需要,灵活选择或整合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等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与条件,激发并保持幼儿的活动兴趣。
 
其一,集体活动。它贯穿于整个主题发展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在主题的初始阶段,其目的在于聚焦热点问题,产生共同的主题。如我们发现幼儿十分关注树的变化,于是组织了一次集体讨论,交流关于“树”的观察见闻,从中生成了“树”主题。在主题发展过程中,其目的在于产生幼儿间思维的碰撞及师幼间的互动,起到推进主题的作用。如在“有趣的昆虫”主题中,当幼儿在观察到七星瓢虫、蚂蚱、毛毛虫等昆虫都有六只脚时,我们紧接着抛出了“蚂蚁、蜻蜓这些昆虫有几只脚”这一问题让幼儿集体讨论,既紧扣探究内容,引发经验总结,又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探索空间,促活动进一步推进和升华。在主题的结束阶段,其目的在于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相互分享经验,重温探索经历,使幼儿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如“社区”主题末尾的幼儿作品展示会,展示了幼儿的摄影作品、社区设施及小区楼房的设计和结构作品,幼儿在集体交流中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其二,小组活动又称分组活动,是一种合作式的探索,也是主题探究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在合作学习、共同建构中,学会理解、学会交往、学会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我们主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活动。有针对同一问题的分组研究,也有针对不同问题同时展开的分组研究。如在“纸”主题中,教师将幼儿产生的若干问题进行选择、归类、提升,由此产生了“纸从哪里来”、“好玩的纸”、“节约用纸”等三个小主题,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个小主题,具有相同小主题的幼儿集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探究。
 
其三,个别学习,其目的更多在于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特点、自己的发展速度、自己的认知风格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我们认为除了幼儿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外,家庭更是实现个别学习的最佳场所,我们重视与家长的沟通,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帮助幼儿实现个别化的学习。如在“我最爱的人”主题进程中萌生了“做祝福卡”的活动,于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绘画材料,引导其动手制作卡片。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然双手托着下巴一副犯愁样,于是上前询问,小然说:“老师,我不想用画的,也不想用折纸,我想用和妈妈一起捡的树叶、贝壳来装饰卡片。”我们及时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在小然妈妈的帮助下,小然小朋友完成了一张与众不同的祝福卡。正是家园之间的双向互动,相互支持,为幼儿的个性化学习保留了足够的空间。
 
6.整合多方教育资源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实践中,我们积极开发、整合家长、社区等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的场所,使幼儿的活动从狭隘的课堂走向室外、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其一,家长资源的开发。在实践中,我们注意通过资料采集、助教活动等渠道增进与家长的合作,使家长成为课程建设合作伙伴。如资料采集,主题资讯往往能成为引发主题或下一个活动的线索,而家长来自不同行业,能带来多方信息,为主题开展提供帮助。如在“桥”主题中,家长帮助收集到了多种有关桥的明信片、模型、画作、VCD等资料,部分家长还带幼儿到郊区、野外寻找桥,并进行摄影记录,独木桥、石拱桥、吊索桥,乡间的小桥、城市的天桥、雄伟的海沧大桥等各种风格迥异的桥冲击着幼儿的视野,引发了幼儿莫大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又如助教活动。家长来自不同领域,专业知识丰富,适时介入活动将会拓展活动的深度。如在“海底世界”主题中,在水产学院工作的家长向幼儿讲解海啸的形成;在“球”主题中,在中学当体育老师的家长教幼儿学习踢球;在“天才餐厅”主题中,当厨师的家长教幼儿包春卷、学做菜……在家长的积极参与下,活动走向了纵深处。
其二,社区资源的利用。社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我们主要引导幼儿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途径与各类社区人员接触交往,增进幼儿对社区工作人员的了解,鼓励幼儿大胆交往,积极发问,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汽车叭叭响”主题中,幼儿步入停车场采访车场管理人员;在“超市”主题中,幼儿走进商场向售货员咨询商品的名称、价格等。在此交往过程中,幼儿不但获取了感性丰富的主题经验,也从中掌握了一些社交礼仪,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未经允许不随便动别人的物品等。在物质资源方面,我们注意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社区已有的物质,使之成为主题活动的活教材。如“花”是我们社区的常见景物,除了到处开放的时令鲜花外,社区内还有鲜花店、干花店、苗圃等,“绿色家园”主题中的“温室花房”、“社区花园”等活动就体现了幼儿对社区“花”资源的利用和迁移。
 
二、实践反思
1.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鹰架幼儿学习的过程
“鹰架”观念源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从主题探究活动内隐智力的角度看,幼儿要从现有发展区达到“最近发展区”,往往需要成人在思维上的支持或扶持。为此需要教师良好的教育观察意识与能力,当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到达现有发展区最前沿时及时介入,实施鹰架。纵观主题探究活动过程,就是教师鹰架幼儿学习的过程。从主题探究活动外显操作的角度看,教师的“鹰架”就是帮助儿童把经验组织起来,指向幼儿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活动过程终达到最近发展区。从比较教育的角度看,“鹰架”幼儿主题探究活动比其它幼儿活动能更快更多地促使幼儿不断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加速幼儿的全面成长。这是因为“鹰架”就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调动幼儿的潜能,使全体幼儿的潜能和主题活动的学习资源朝着主题的指向集中,而且在主题的框架里,由于心理能量的集中,游戏学习的氛围特别好,使得幼儿情感与认知的互动达到较高的良性程度。                                                                                                                                                                                                                                                                                                                                                                                                                                                                                                                                                                                                                                                                                                                                                                              
2.鹰架的背后是教师科学的幼儿观
鹰架幼儿的背后,是教师科学的幼儿观。没有教师科学的幼儿观,就没有教师对主题探究活动的鹰架。如果不是认识到: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精神主体,都有渴望了解世界的学习需求,都有尚待开发的极大的心理潜能,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百种语言”,教师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实施主题探究活动课程,实施了也不会恰当地鹰架幼儿的学习过程。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中,面对同一片树叶,幼儿就有许多不同的想象:冰淇淋、碟子、老师的眼镜、纽扣、碟子、餐巾布、土鸡蛋等等。叶脉——有的叶子只有一条叶脉,象一根针,摸起来很硬;有的叶脉摸起来很软,有很多条,象手纹、象地图、象一条条小河等。气味——有的叶子会香,象薄荷的叶子;有的叶子象口香糖一样,有甜甜的味道等。在这过程中,幼儿自觉地运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体验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而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更让教师惊叹不已,从而激发教师为幼儿创设空间更为广阔的主题活动环境与条件。
 
如果教师还是保留着带有传统色彩的幼儿观,还把向传授知识作为自己主要的职业工作内容,认为幼儿难以做自主的探究,那就会对幼儿的探究潜能抱怀疑的态度,进而在主题探究活动中为幼儿预设过多内容,从而束缚了幼儿的自主发展和学习的素养的提高。
 
如果教师以趋时髦为归旨,以放手让幼儿探究为由,实施放羊式的主题探究活动过程,那就必然忽略了鹰架幼儿的学习,导致幼儿发展速度降低,发展质量延缓。
 
3.鹰架幼儿主题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高明的指导技巧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鹰架,尤其需要教师有高明的教育指导技巧。从我们的主题活动实践过程看,这技巧主要是三种,一种是“抛球”,一种是“商量式设问”,第三种是动态环境创设。此外,教师准确及时的活动评价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抛球”,指的是当个别幼儿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来求助教师时,教师把此问题抛给全体幼儿,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帮助解决问题。其关键是教师要准确把握问题的难度,确定此问题是集中幼儿智慧所足以解决的,才可使用此技巧。
 
“商量式设问”,指的是当幼儿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而幼儿群体的力量又难以帮助其解决时,教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民主商量的方式,传达给幼儿,帮助幼儿较快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领略学习成功的快乐。
 
“动态环境创设”,指的是使环境的动态创设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教师作为环境的创设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观察和聆听,从幼儿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获得可“教”的信息并结合环境的调整或改变,将幼儿的兴趣从好奇引向研究。比如当幼儿在议论种子时,教师便抓住时机请家长配合带来各种各样的种子放在自然角;当幼儿对种子的生长感兴趣时,教师及时投放记录工具供幼儿观察记录;当幼儿被同伴带来的千足虫吸引住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搜捕各种虫子充实自然角等等,就这样使不断调整的环境象导火线一样,一次次引发主题走向新的高潮。教师教学的机智就在于敏锐捕捉信息,准确把握时机,积极回馈信息,合理规划设置环境,从而激发幼儿的认知需要,使教与学的鸿沟在师生共同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得以融合。
 
 
参考文献:
《进入方案教学的世界》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