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童发展 > 社会性发展

儿童的本来面目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作者:郑素华

       [摘要]在视“儿童”为“人”而不降格为“成人附属品”的意义上,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地区的儿童,存在着最一般意义上的一致性,这构成了儿童的本来面目。儿童不是“单面人”,儿童的本来面目亦不是单面或单一的,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合体。在生命形式上,非特化构成儿童生命的本来形式;在内在心智上,原始创造特质是儿童心智的原初面目;在文化上,儿童显现为一个文化性存在。儿童本来面目中的这些不同向度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亦构成人类的最初面目。

  [关键词]儿童;非特化;原始创造特质;文化性存在

  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儿童是不同的社会根据其自身的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建构起来的。如果我们同意这一点,那么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被建构之前有没有本来的面目;二是若存在儿童的本来面目,则儿童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实际上,社会建构主义的儿童观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肯定了第一个问题,遗憾的是回避了第二个问题。

  一般而言,有关儿童本来面目的探讨,在不同的学科中往往各有侧重。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不是“单面人”,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多面复合体。本文拟从生命、心智和文化三个向度来探讨儿童的本来面目。

  一、非特化:儿童生命的本来形式

  对儿童生命的认识是构成有关儿童总体的各种普遍性知识的先决条件。“我们发现,在所有的动物王国中,除了人,没有任何动物,像人类的孩子出生时那样的无助。”人们对儿童生命的认识,总是基于关爱儿童的视角,并自然地认为儿童是无助的、弱小的,因而是需要保护的。

  儿童生命的弱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依据这一事实,历史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对儿童的否定性看法,即把儿童视为小大人、缩小的成人,认为儿童思维幼稚,从不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成人把儿童当作一件私有财产。没有一个奴隶被主人所拥有能像孩子被父母这样完全拥有,也没有一个仆人像孩子那样必须永远服从大人的指示。”儿童总是受到成人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贬低,甚至压制。另一种看法是对儿童的自主发展持肯定态度,认为幼小的儿童身上有美德的影子,有点亮哲学家理性、艺术家情感的星星之火。他们赞美儿童,在儿童身上看到了自然。如伊壁鸠鲁将幼小的儿童与动物相比,通过仔细观察,确信自然在儿童的身上体现出来。与前一种看法相比,这种看法经卢梭等学者力倡之后,逐渐为现代社会所接受。不管这两种看法多么截然相佐,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儿童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的存在形式,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究竟应如何认识儿童的本来面目。

  笔者以为对儿童本来面目的探究,不妨首先回到最基本的生物生理层面。人体生理学认为儿童骨质柔软、骨骼短细、软骨较多、骨化尚未完成,与成人相比,儿童的骨弹性较好,不易骨折,但坚固性差,承受压力好,肌肉拉力不如成人,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和变形;儿童肌肉的肌纤维较细,含水份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较多,肌肉收缩力和耐力不如成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比成人差,容易疲劳,但恢复也比成人快;儿童的血液总量按绝对数量来说比成人少,其心脏的发育仍不完善,心肌纤维短而细,心脏收缩力较弱,主动脉口径比肺动脉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都小于成人,不过从输出量与体重的比值来看,儿童每千克体重的心输出量大于成人;儿童肺脏容积小,肺泡壁的弹力纤维和肺泡数量较少,呼吸肌力量较弱,加之胸廓小,气道狭窄,呼吸时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都大,故每次呼吸的深度不及成人等。这些认识从生物机能的角度恢复了儿童的生理本来面目。如果我们深入一步,引入功能的维度,就可以发现儿童生命的独特性质即在于儿童器官包括生理和精神器官的非特化,这意味着儿童来到世上从不是一个完成的存在,作为一个非特化的生命体,他必须自我完善。

  这种非特化性质首先表现在人类儿童幼体与动物幼体在器官功能上的区别。儿童幼体与某些猿属动物,在器官形式上达到的近似程度令人惊讶。现代基因研究表明,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比,99.9%是相似的。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难以否认人和黑猩猩之间巨大而本质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器官功能上。与人类儿童幼体相比,动物幼体确实具有较多显而易见的生存优势。一些动物幼崽从母体出生之后,过不了几十分钟,就会奇迹般地站立并且行走起来,跟上其母亲的脚步。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起作用的结果,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理机制相适应。事实上,它们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是特定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动物生理器官的独特功能,另一方面,动物器官的功能特化增强了动物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增加了其存活的可能性。

  然而,动物器官的特化是片面的,当它越来越适应某种特定环境时,也就越来越属于自然,被自然所定向,即自然规定了它在各种形势下的行为反应、动作模式和生存样式。人类儿童幼体却与此不同,尽管没有动物的尖牙利齿可以捕食、没有动物的厚厚皮毛可以抵御严寒等,但人的器官没有片面地特化为只能适应某种特定的生存环境,这对生命的进步来说,初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利条件,但其实意味着一个非常宝贵的优点。“缺乏特定化(unspecialization)被证明是十分积极的能力的消极关联物,因为人的器官并非专门为几种生命机能而制成,它们有适合于多种多样用途的能力;由于人不为本能所控制,它本身就能思考和发明。所以,人具有别的能力来代替缺乏的能力……因此,尽管动物似乎有适合于生存竞争的较优良的装备,但人却远胜于动物。”

  关于人及人的器官功能的非特化性质,还有待进化人类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进一步研究,但无疑,正是人及人的器官功能的非特化性质,奠定了人离开动物的最初而坚定的步履,如果按照复演论的观点,那么可以说非特化实质上构成了人类幼体即儿童生命的本来形式。

  除了与动物幼体比较外,非特化还可以从儿童与成人器官机能的对比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如儿童本能似的语言学习能力。儿童总能极其容易地学会所生活环境使用的任何一种语言。这种看似生而具有的能力,在儿童成年之后却消失了。成人需要一系列的努力才能掌握另一种语言。可见,相对于儿童的未成熟与非特化来说,成人已经丧失了某些器官的非特化功能,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性变化,从而只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这也就意味着,成人被社会环境特化了,而不再像儿童那样具有多样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如果说动物靠特化器官适应了生存环境,那么人就是靠非特化器官,赢得了多样生存的机会。人的非特化器官不是单纯地适应自然,而是试着去理解自然,与自然对话,从而代替了动物的他律特化,并使人成为人,非特化由此是儿童生命的本来面目之一。“从地质水平来看,鉴于人类青年时代的漫长,意识的觉醒只是新近的事情,我们可以怀疑人类现在还没有达到成熟……应该说,人类还处在动荡的少年时代!”喊人依旧处于幼态持续之中,这也就是说人类至今还未迈出童年。在此种意义上,儿童的本来面目实际也是人类的本来面目,由此我们或可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界“捍卫童年”的意涵,其实质是在捍卫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