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振兴之路

时评:培育农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21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据媒体报道,一些地区的农村学校由于“三缺”(缺生源、缺师资、缺设施)出现了空巢现象:一个班级五六个学生,一所学校不到10个老师……对此,绝大多数人呼吁教育公平,认为要让农村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然而,在城乡二元分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教育的公平发展?这不仅是理念问题,更是需要慎重对待的操作问题。


  当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甚至出现了“全乡一所学校,全县一所高中”的局面。不可否认,布局调整实现了办学资源的集中,便于形成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但农村学校并不是越集中越好,也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在多大范围撤并学校,以什么方式撤并学校,都是需要因时因地解决的问题。如果片面追求规模效应,把布局调整变成了“撤校运动”,必然要陷入“解决一个问题,同时制造两个问题”的困境。


  从社会生态的角度看,撤去学校很可能导致乡村的“空壳化”。早在80多年前,陶行知就提出“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的中心,乡村教育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温家宝总理也曾强调,学校是乡村的中心,乡村教育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地方政府需要充分认识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关注教育的长远发展,关注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避免以“工程思维”和“一刀切”的方式解决教育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办学条件的改善,不少地方的农村学校都出现了生源回流现象。事实证明,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也是引导农民合理流动、优化社会生态的得力之举。


  再从教育自身看,乡村教育有着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价值内涵。不久前,笔者参加江阴华士实验小学的百年校庆,被一所乡村小学的百年历程所感动。这所有着3000多名师生、现代化设施俱全的学校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村小”,但在师生的言行和学校的氛围中依然能感受到富有乡村特质的专注、内敛和自得。这种气质也许能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应该包含对乡村场域的认同和体验。当农村教师乐在农村教书育人,怀着充实感行走于村庄和学校,农村学校也就能扎根并生长于乡土之中,农村教育也就有了源源不竭的生命力。乡村教育应该包含对乡村人身份的自觉和自适。当农村教师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当农村教师觉得自己负有特殊的使命,就能教出一批批对乡村怀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的学生,他们所实施的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充实乡村,而不是把一个个具有无限可能的人从乡村中剥离出去。乡村教育应该包含本土性的坚守和探究。在报道“空巢学校”时,报道者提及校园辟出菜地。其实,如果条件许可,农村学校不妨都辟出几块地来,让老师带着孩子们种菜、植树、养花,以乡村资源丰富办学内容——这正是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

  在笔者看来,在外力推动的同时,农村教育更需要培育内生性发展动力,一是根植乡土,开发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二是尊重乡村,激活乡村师生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三是再造乡村,重构乡村文明形态进而改善整体社会生态。只有解决了农村学校发展的定位、方向和动力源问题,农村教育才能实现有质量的公平和有公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