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国外幼教 > 特色项目

性别平等教育在挪威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07日
作者:昂迪莫     来源:幼儿教育

  [摘要]挪威的相关政策对性别平等有严格的规定,并强调幼儿园教育应该贯彻两性平等的思想。在性别平等教育方面,教师要明确支持男女平等,注意记录和反思,为幼儿讲述蕴含性别平等思想的故事,注重创设支持性别平等的环境。

  [关键词]挪威;性别平等教育;教师

  挪威社会对性别的认识正在不断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现在,挪威女性的就业率大大提高,而男性在家中做家务的时间也逐渐延长。然而,统计数字表明,和男性相比,女性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仍然更多。在选择职业时,女性多选择护理、教师等职业,而男性则多选择工程、自然科学等。这表明传统的两性职业取向在挪威仍然存在。挪威中央统计局200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挪威是欧洲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成员国中性别分化最明显的劳动力市场。

  挪威知识部关于性别平等的研究表明,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幼儿园,教师都自认为对男女儿童一视同仁,然而,200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虽然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平等对待男孩和女孩,但是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在幼儿园里,男孩在口头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等方面比女孩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得到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对男孩和女孩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控制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和女孩相比,教师更鼓励男孩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不惜牺牲女孩的感受。对于女孩,教师则更鼓励她们对人友好,遇事敏感,有自控能力。教师往往选择他们自己认为更适合男孩或女孩的玩具,陪女孩玩的时间比陪男孩玩的时间多。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雇用更多男性教师是否有助于幼儿性别平等意识的养成,但是已经有一项研究表明,男教师在幼儿园中对待所谓的“妇女文化”时多少有些居高临下的意味。

  过去很少有人研究儿童是如何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性别的,但是现在挪威卑尔根大学学院教育研究中心已经开始研究在幼儿园中儿童的性别认知是如何形成的,探讨在儿童性别认知形成的过程中儿童和儿童之间的互动关系、儿童所处的背景和文化等的影响。本文拟对挪威幼儿园中的性别平等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系统介绍,供中国读者参考。

  一、与性别平等教育有关的政策规定

  挪威的相关政策对性别平等有严格的规定,强调幼儿园应该在日常工作中贯彻男孩和女孩两性平等的思想。1978年6月颁布的《两性平等法》是挪威所有公共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指导方针。《两性平等法》强调国家公共机构应该积极工作,在所有社会领域为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而努力。

  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自1996年以来,挪威的《幼儿园教育内容和任务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直强调幼儿园教育活动应该建立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之上。进入21世纪后,挪威政府在政策上更加强调优秀幼儿园首先应该是两性平等的幼儿园。学前师资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逐渐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在幼儿园中雇用更多男性幼儿园教师,以此来促进幼儿园的性别平等教育。

  目前,《纲要》中对性别平等教育的规定是“性别平等应体现在幼儿园的教育之中。幼儿园应该教育儿童。使他们能面对和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幼儿园的工作应该建立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男孩和女孩,并使他们有相同的机会来共同参与幼儿园的所有活动。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态度和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进行反思”。《纲要》强调所有幼教工作者对性别平等教育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纲要》强调民主,如人类的平等、性别平等、自由、宽容、理解、健康和持续性发展等。民主教育指的是儿童应享有平等的机会,在幼儿园里无论是什么性别、种族、文化和社会背景都能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幼儿园的决策。幼儿园的性别平等教育奠定了幼儿作为社会的一员参与社会民主构建的基础。

  二、与性别有关的各种理论论述

  在挪威,不同学术流派对“性别”的解释不同。这些理论流派都声称自己对“性别”的定义是最准确的,这些对“性别”的论述和解释或多或少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产生了影响。

  1 性别保守观念

  性别保守观念以生理决定论为基础,与18、19世纪现代生物学科和自然历史学科同步形成。这种性别的生理决定论被视作一种政治手段,使社会的不平等合法化,以此来压迫和排斥不同性别、种族、民族、阶级、国家的人群。性别的生理决定论认为生理特点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男性被看作是高人一等的,而女性则被视为是低人一等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因为认为男孩和女孩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所以他们会得到不同的发展机会,公众也对男孩和女孩持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生理决定论几百年来一直主导着公众对性别的认识,对幼儿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挪威儿童目前生活在极度商业化的社会里,儿童的玩具和服装都被大批量地生产,但是这种一成不变的二元性别保守观念现在仍然普遍存在。如果幼儿园教师秉持性别保守观念,那就很难对儿童进行性别平等教育。

  2 性别角色和性别角色模式

  在针对幼儿园的文件中,挪威政府使用过“性别角色”和“性别角色模式”这样的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社会和抚养的角度来讨论性别角色和性别角色模式的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性别角色”可以被定义为“对于女孩/女人和男孩/男人所代表的不同性别特征的规范和期望”。“通过把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女孩和男孩明白了‘做一个女人’和‘做一个男人’的含义。”社会化的进程是儿童自我与外界互动内化的过程,男孩和女孩通过社会化进程学习各自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模式也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改变。男孩、女孩都是社会化的主体,积极参与并影响着自己的社会化进程。在当今的多元文化和后工业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定义已经不像早先那样明确,而是开始具有很多地域差别,各个地方对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阶级中的社会期望都不同。

  3 性别是一种社会和语言的构建形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另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观点是把性别看作是一种社会和语言的构建形式。这种观点强调社会文化性别,认为性别是在历史、社会变迁或语言交流中被创建和设计的。性别是可变的。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性别的形成和性别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生理性别与社会文化性别相区别。两性之间虽然有明显的生理差异,但是男孩和女孩的特点并不是只由生理性别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