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亲子教育

利用亲子活动提高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尝试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作者:陈爱敏     来源:河北省直机关第四幼儿园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素质的提高,当今社会对婴幼儿的教育,特别是智力的开发尤为重视,比如有的幼儿三岁进幼儿园就能够读报纸,念故事,背诵很多儿歌;甚至还有的幼儿已经学会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等,这不难看出,人们对学前幼儿的教育意识增强了,可是其它的问题也相对增多了,比如刚刚提到的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婴幼儿智力开发,忽略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所有这些现状应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新入园幼儿动手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
   幼儿上幼儿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吃饭,因为老师每次早餐经常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 80%的幼儿要教师亲自动手一口一口喂才能吃完饭,另外小部分的幼儿虽然自己能吃,却满地都是饭粒。

   幼儿在幼儿园每天午睡时,中间起来去小便,教师经常看到孩子坐到地上半天不起来,走过去询问,幼儿会很委屈地说:“老师,我不会穿鞋。”午睡过后,孩子们都起床了,教师又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幼儿的鞋子穿反了。
天气渐渐变冷,孩子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多,幼儿为了不穿脱衣服,干脆就穿着衣服睡,再盖上厚厚的棉被,起床后,小脸红通通的,这样很容易导致感冒;或者一部分脱了衣服的幼儿,等起床后,就只等着老师给穿衣服,原因是“不会穿”。

   (二)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差
   1、数学活动中经常用到“抠”纸卡
   比如活动《采花蜜》,要求幼儿先从幼儿用书后面把附着的纸卡沿着扎好的虚线取下,再把书翻回来,按照花篮的颜色分成两类粘贴到相应的方框里。

   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对漂亮的小蜜蜂很感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去正确的把它们抠下来。有的幼儿就直截了当地一撕到底,不仅把小蜜蜂破坏了,也把其它活动附的卡片也撕坏了;有的幼儿前边扣,后边丢,等回过头来,卡片都丢完了;有的幼儿干脆坐到那里一动也不动,不知从那里下手;活动场景真是一塌糊涂,甚至有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干脆离开自己座位,去自由活动了。

    2、粘贴活动
   即取下纸卡后的事情就要开始按要求进行粘贴,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由于幼儿不能掌握好挤胶水的力度,经常挤多了,这样卡片粘住了,等把书合上后,两张页码也粘在一起了;要不就是挤少了卡片粘不住。

   以上问题说明,幼儿的动手能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俗话说“心灵则手巧”,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动手操作得以实现的,训练手就是训练了大脑,孩子的手部动作越熟练、越灵活,他就越聪明,创造力就越强。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尤其是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呢?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三、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一)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于各种亲子活动中,充分发挥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和实际意义。
   1、有效指导每日亲子活动
   针对每天组织的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整理,把能够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措施,需要家长如何在家配合的练习以具体的活动呈现给家长。

   例如:幼儿在“扣”纸卡时遇到的困难。教师告诉家长在家里做如下练习。
   第一步:家长在硬的纸片上画一条直线,(从顶端到末端),用针或者其它的工具沿着直线打上小孔,让幼儿一个小孔一个小孔的挨着往下撕或者用剪刀剪。
   第二步:家长同样在硬纸片上画上折线,(从顶端到末端),打上孔让幼儿沿着小孔撕或剪。
   第三步:家长在硬纸片上画波浪线,(从顶端到末端),打上孔让幼儿沿着小孔撕或剪。
   第四布:家长在硬纸片上画三角形、圆形,再打孔让幼儿练习撕、剪。
   第五步:经过以上步骤逐步过渡到在纸片上画上各种图形,从易到难来锻炼幼儿的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的协调配合,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巧妙的运用剪刀剪东西的技能。

   通过上述亲子活动,我班在小班第一学期期末时,数学活动中对取下附页上的小纸卡就有了明显的进步,由原来的4、5名幼儿能独立完成提高到全班人数的85%的幼儿能独立完成,只剩下大概6、7名幼儿做的不太好。

    2、开展半日亲子活动
   从小班下学期开始,我们进行了亲子半日活动,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每周五下午进行一次,主要以美工活动为主。把家长请到幼儿园来参与孩子的活动,给幼儿以自己能够动手制作的自信。

   活动主要以《手工活动本》为主要内容,为了避免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以上提到挤胶水的糟糕现象出现,我们专门把用来粘贴的材料换成双面胶,家长只要在活动过程中给予简单的提示即可,因为有时幼儿可能把握不好贴双面胶的位置。

   例如:美工活动《母鸡带小鸡》
   先将图卡沿着虚线拆下,把身体部分对折、翅膀外翻;再把头部粘上;最后把小鸡放在母鸡背上就可以一起去公园了。

   这个活动中拆下图卡已经不是问题,家长需要提醒幼儿按照每一条虚线去折,幼儿动手的难点是找好粘贴的部位,家长帮助幼儿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幼儿理解了题意,但绝对不是代替,是给幼儿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

    通过这种一对一的美工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完成作品的几率,培养了幼儿自信,提高了孩子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幼儿在这种活动中,知道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否则就不会制作出漂亮的作品;同时也锻炼了幼儿使用双面胶的技巧,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亲子共享同学同乐的乐趣,及提高了在快乐温馨的氛围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亲子趣味游戏活动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正式因为游戏具有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样的功能,所以它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

   另外节日文化对幼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利用一些节日为主线,邀请家长来幼儿园一起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及活动。

   活动一:针对幼儿穿鞋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鞋小鞋一起走”的配对亲子游戏。
   请每组幼儿和父母将鞋子脱下放在圆圈内,把鞋子混放、打乱,在教师的一声令下,幼儿首先要找出自己的鞋子并穿好,然后再找出父母的鞋子为他们穿好,找的正确,穿的正确,最先完成的幼儿获胜。
|
   活动二:我们进行了“三八”节——送妈妈的活动。
   首先为幼儿提供已画好的花朵大概轮廓,但花的花心没有颜色(花心有正方形、有三角形、有圆形),需要幼儿运用提供的材料进行装饰,可以用撕、剪、揉、粘贴等方法。

   活动三:借助元旦联欢之际,我们不仅组织了“亲子家庭节目秀”还组织了“过新年包饺子吃饺子大赛”。
每个家庭自备包饺子用具和和好的饺子馅,父母擀皮,幼儿动手包饺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家庭包的饺子多,哪个家庭就获胜。在吃饺子的过程中,由幼儿端着碗用勺子喂其父母吃,哪个家庭在规定的时间内吃的饺子多就获胜。

   活动四:在炎热的夏日,我们还进行了“快乐清凉冷餐会”的大型活动。
每个家庭带一些水果、沙拉、水果刀、菜板等用具,活动要求由家长辅助幼儿做一道水果沙拉,看哪个家庭做的又好看,又好吃。

   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给幼儿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时机来组织的。过程中融合了锻炼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粘贴、包饺子;又融合了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洗水果、喂妈妈吃饺子、搅拌水果等。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能力,学习了知识,感受了亲情,同时又提高了坚持来园的兴趣等等。在小班这一学年,我们通过以上种种实践活动,很快改变了幼儿当时入园的现状。现在的幼儿不仅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够主动帮助春季插班幼儿:如喂饭、穿鞋、扣纽扣;帮助老师擦桌子、抬桌子等;在老师组织活动时也改变了一塌糊涂的现状,孩子们认真的翻书,听老师讲解,积极动手完成自己的活动内容,活动完之后自觉把幼儿用书收起来给老师,幼儿的一日动手活动显得井井有条。

   四、建议和启示:
   1、敢于大胆尝试,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们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刚刚迈出家庭的大门,走出自己人生的第一步,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环境,需要一个很长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我们大胆地尝试着把家长请进了幼儿园。

   2、提供足够的活动材料和场景,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教育的契机无时不在,看我们如何去捕捉和把握。让幼儿时刻沉浸在自己的兴趣当中,不知不觉的动手操作,真正做到“做中学”。

   3、减少代替,留给幼儿自己发展的空间。虽然我们进行这么多的亲子活动,并不是让家长来代替幼儿做,而是让家长大胆放开手,通过活动理解亲子教育的真正教育价值。

    4、不能因为幼儿弱小,打击幼儿动手的积极性。给幼儿一切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通过一系列活动,我们发现:幼儿的进步取决于我们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组织与指导,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合作和共同推进的每一步具体的工作中。了解孩子、研究孩子,我们的教育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了解社会、研究家长,突破自己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指导工作更具有生命力!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