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教育特色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07日
作者:李莉     来源:早期教育

     区域活动以其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点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问题一]区域设置弃土求洋,缺乏针对性。有些农村幼儿园活动室里处处设置着都市味浓厚的游戏区域,如“贝贝休闲吧”“美味比萨店”“温馨茶座”……而富有乡土气息的种植区角、动物饲养角等并不多见。

  [对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展现城市生活也在情理之中,但农村和城市毕竟各有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环境氛围。因此,农村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周围丰富的乡土资源,将之筛选、提炼成幼儿游戏的材料,使区域活动颇具“农家味”。如创设“泥巴区”,让幼儿通过捏、搓、团等方法制作各种泥塑;创设“手工坊”,让幼儿编麦秸、扎稻草人、缝芦苇帘子;创设“美工区”,让幼儿用菜叶印画、用萝卜拓印、用树叶和小草与谷类想象粘贴……这些活动内容和材料,由于贴近幼儿的生活,他们会感到亲切、熟悉,且饶有兴致地投入其中,玩出创意和精彩。

  [问题二]操作材料单调陈旧,缺乏丰富性。农村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大多是废旧物或半成品,由于反复使用,许多材料显得破烂陈旧,不卫生。材料的单调陈旧且重复使用,让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对区域活动兴味索然。

  [对策]农村幼儿园教师要做有心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一些卫生、安全、实用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多变、好玩、环保的教玩具。比如,可将竹子做成高低不一的竹高跷。也可在竹筒间连上线,做成小班孩子喜欢的拖拉玩具。又如,可将玉米芯制成保龄球,也可将之切成段蘸上颜料进行印画。

  另外,农村幼儿园可以将区域进行整合、链接,打破班级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开展“班级轮换活动”“年级同龄共同活动”“混龄共同活动”等,以丰富区域材料和拓展区域内涵。

  [问题三]组织指导随意单一,缺乏有效性。有些农村幼儿园教师认为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自在的活动,应放手让幼儿玩。因此在幼儿分组进入区域后,就不再干预,或随意地在各区域间走动,有时还会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活动,影响幼儿游戏的专注程度。

  [对策三]区域活动若任幼儿随心所欲、一直处于“放羊式”的纯自发状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有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对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比如,当扮演“医生”的幼儿无所事事时,教师可采用“平行介入”的策略,自己拿起“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以隐性指导的形式提示、启发和帮助幼儿。又如,当幼儿在区域中争抢玩具时,教师则必须立即“垂直介入”。引导、帮助幼儿正确处理和协调同伴间的关系。

  [问题四]活动设计创意平淡,缺乏发展性。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大多是安静的桌面操作游戏,如穿珠、拼图等,少有复杂的建构游戏和丰富的角色游戏,不利于幼儿在特定的区域情境中进行游戏。

  [对策]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他们对区域活动的内容及材料的兴趣点不同。因此,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提供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和能力,拓展、丰富和提升区域内涵,充分体现层次和梯度。比如,可在小班设置“娃娃家”,提供日常生活用品,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并让孩子在模拟的生活情境里熟悉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可为中班创设较复杂的建构区域,提供材质多样、数量足够的成品和半成品材料,启发幼儿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活动;可在大班区域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映社会生活的角色游戏,且让这些游戏串联和互动起来,为大班幼儿呈现一个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模拟环境,帮助他们积累和丰富社会生活经验。

  此外,应重视游戏和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的链接,将发生在幼儿生活周围的、易于幼儿理解的社会事件有机巧妙地融入到区域之中,使区域活动更具社会性和生活性,培养幼儿主动适应社会、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编辑:cuck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