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教育特色

开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几点尝试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12日

开发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几点尝试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中心幼儿园  何秀华


     乡土资源即本土化的教育资源,是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能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资源。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这是实施《纲要》的基本实践策略。我园主要从四方面着手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感受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
     一、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创设特色、趣味课题活动
    我园地处乡镇,周围有很多村庄、农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有色彩斑斓的田野河流,有茂密繁多的花草、林木、庄稼;它们姿态万千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吸引孩子的视角,成为幼儿探索学习的良好素材。摆脱课堂和课本的限制,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来到了田野,让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感官去体验、思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经验,由此,一个个探究性主题应运而生,《美丽的春天》《家乡的芦柑》《稻草真好玩》《各种各样的蔬菜》等,不仅摆脱教材的束缚,拓展活动的空间,也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随着春天的来临,防洪堤岸边的绿绿竹林,畦畦菜园,绿草如茵;小河里大脑袋、细尾巴的小蝌蚪,也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教育契机。于是,我们创设《美丽的春天》的主题活动,带孩子们到郊外踏青。孩子们扒开泥土探寻蚯蚓的踪迹,饲养小蝌蚪,观察小蝌蚪蜕变成长为青蛙的过程,制作迎春花墙饰,种植豆苗等。在《美丽的春天》的系列主题活动中,通过寻找、观察、触摸蚯蚓,孩子们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蚯蚓为什么藏在泥土里?”“蚯蚓吃什么?”“蚯蚓身体折断了为什么还能再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逐渐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展,他自己学习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参观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活动中,就有孩子提出“稻草除了可以喂牛,还可以做什么?”的问题,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我们带回了很多稻草。随着稻草越晒越干,由绿变黄,孩子们谈论了很多有关稻草的话题,也收集了一些稻草作品。于是,在进行科学活动时,我们利用农村最常见的“稻草”作为教育资源,带领幼儿和稻草交朋友。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稻草特别感兴趣,通过交流谈话活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稻草的作用,在做做玩玩中探究稻草的特性,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通过搓、编、捆、扎等技能,使幼儿获得稻草的各种造型制作经验,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利用乡土特色文化资源,让戏曲走进校园
    每一个地区都蕴含着丰富的本土的文化资源,幼儿的生活非常切实地植根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日常生活是文化的浮现。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将这些乡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精心选择、设计,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将给家长、孩子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岩溪镇有五大芗剧戏班,是演出戏曲的广阔天地,每逢过节或村里闹热,都有宴请戏班表演的习俗。芗剧是孩子耳熟能祥的传统戏曲,尤其是芗剧中诙谐滑稽、让人发笑的丑角形象,深受孩子们喜欢。我们捕捉到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引发了《丑角》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邀请家长中有过芗剧表演经历的爷爷奶奶到幼儿园助教,通过观看有关芗剧丑角表演的VCD和图片,孩子们了解了丑角中有公子丑、媒婆丑、傀儡丑等各种形象,并在爷爷、奶奶的带动下,孩子兴趣盎然地自己化妆,模仿并自创滑稽的丑角动作、表情自由表演。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感受了丑角的艺术形象,体验了表演创作的乐趣。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力地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幼儿对闽南戏曲的热爱。
    三、挖掘自然材料融入区域活动中
    在农村中到处还可以方便得到各种可以用来做做玩玩的材料,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这些乡土材料制作的玩具,如为幼儿准备萝卜、地瓜、地瓜藤、芋头、大蒜头、扁豆、马铃薯等乡土材料等提供工具辅助材料等,让他们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我们为幼儿提供的辅助材料有:小刻刀、垫板、盘子、橡皮泥、大头针、牙签各种材料等。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制作,使萝卜变成印章,地瓜藤变成项链、耳环;蔬菜变成蔬菜娃娃,芋头削皮后刻成小兔…… 孩子们在观察各种自然材料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做出一件件富有个性的作品,我们意识到:幼儿创造力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实践上,在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亲身感受自己的力量,孩子们在无数次的活动中尝到甜头,通过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幼儿熟悉的丰富多彩的材料,引发了幼儿创造的动机。
    四、结合民间游戏,开展体育活动
    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它的材料绝大部分是废旧物较为容易收集到的东西,如铁环、沙包、羽毛、瓦片、棋子、玻璃珠,因而,可充分利用幼儿园体育场地选择一些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利的民间游戏来开展活动,如“滚铁环”、“跳皮筋”、“跨十字”、“跳绳”等游戏能促进幼儿去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弹玻璃珠”、“跳格子”、“吹羽毛”、“跳绳”等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与灵活性,提高运动技能和技巧;“抓沙包”可促进幼儿肌肉发展;“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的发育。为了提高孩子的参与兴趣,在节假日,开展“民间游戏亲子同乐”的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同玩各种民间游戏。操场上,家长们拿起了久违的铁环,毽子等迫不及待地玩起了儿时的游戏,孩子们在一旁不断拍手喊“加油!”家长的表演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游戏愿望,于是在家长的带领下玩起了滚铁环、踩高跷、跳房子、跳绳子、踢毽子、扔沙包等游戏,亲子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体质,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在其乐融融的亲子气氛中简单的游戏也创新出了不同的玩法,如简单的沙包在孩子创新的变化玩法中有:利用脚踢着跳,可以顶着沙包跳,还可以两脚夹着沙包跳的……玩法各具特色、乐趣无穷。
     实践证明,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走进自然,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它不但能开阔幼儿的视野,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还能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释放情怀,寻求大自然的奥秘。充分开发利用农村蕴藏着的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是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客观上形成了我园幼儿教育的特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最为重要的是,幼儿不仅在活动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发展,而且通过材料的收集和活动的“创造”,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探索得到了很大提高。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