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幼儿安全

幼儿园安全管理隐患的调查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6日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一、园长的安全管理

  1.门卫制度还存在漏洞,需要加强门卫制度建设,保证门卫数量

  在笔者走访的幼儿园中,几乎所有幼儿园都配有专职门卫,有的还是专业门卫。但也曾几次未受阻拦地进入一些幼儿园,还多次遇到门卫室没有人的情况,可见门卫制度还存在漏洞。建议加强门卫制度的建设,提高门卫素质的要求,如条件允许,安排两名以上门卫轮流值班。

  2.接送卡制度不能流于形式,还有待发挥更大效用

  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幼儿园制作了接送卡,但有些幼儿园在执行中对待教师认识的接送家长并没坚持用卡,使接送卡制度流子形式。笔者建议,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发挥接送卡的信息记录功能。

  3.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形式比较单一,重观念轻操作,还需加强

  调查显示, 目前幼儿园在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方面,形式比较单一,重观念轻操作,建议加强培训。首先,培训要全员化,除了教师以外,保育员、后勤、保健等其他工作人员也需要接受一定的安全培训。其次,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如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尤其要注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4.处理意外事件时重视家长工作,但也要重视教师心理和利益

  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在对意外事件的处理上,侧重干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的确,做好家长工作是责无旁贷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了教师的利益和心理,如一名家长坚持给孩子穿不便活动的衣服,教师劝解无效,那么如果因此发生了意外事件是否责任都在教师呢?因此在处理意外事件时园方在重视家长意见和感受的同时,要坚持追究事实,加强法律意识,而不是简单地一味要求教师忍让以求息事宁人。

  二、教师的安全管理

  1.教师管理行为固囿于一定模式,需要突破

  教师对排队、就寝、盥洗等一系列活动的管理形成了相对比较固定的模式,如70%的教师选择让幼儿分批上厕所的管理方式。行为主所以能成为模式,必然是总结经验而成,必有可取之处。然而,一味地照搬模式却是不可取的,如教师常让幼儿两个人手拉手排队行走,这种方法在上、下楼梯时就容易出事故。所以教师的安全管理应灵活应变,根据不同情况随机地调整策略。

  2.对“高危因素”不够了解和重视

  资料显示,教师对一些高危因素注意不够。高危因素包括三个:高危儿童、高危环境、高危环节。如玩滑滑梯,有的幼儿非常喜欢倒转身滑,这些幼儿就是这个活动的特别需要关注的“高危儿童”;还有些容易发生意外的“高危环境”,如盥洗室、楼梯、大型玩具等需要教师特别留意;除此以外,一些活动存在一些特别需要注意安全的“高危环节”,如区域活动中使用剪刀等。如果教师对这些环境、环节疏忽大意,发生意外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教师应在了解每名幼儿特点的基础上加强对个别幼儿的重点防范。此外,在熟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也要针对一些环节和环境重点防护。

  3.安全工作较被动,缺乏系统的安全工作记录与反思

  调查中,仅42%的教师表示会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大部分教师仅在事故发生之后才作反思,显然这不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态度。危险无处不在,稍不留神就会忽视它的存在,只有长期的记录积累和反思才能培养一种警觉性。为此,教师在安全问题上需要更积极的态度,像记录孩子成长信息一样重视安全问题的记录、讨论和反思。力争在事前主动防范,而非事故发生后再引以为戒。

     (作者: 陶焱  来源:上海托幼 cuckoo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