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童发展 > 社会性发展

警惕儿童攻击性行为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22日

   作者:姚燕滨 

     6岁半的瑞祥脾气暴躁,经常因一点儿小事对小朋友动手,对他喜欢的物品也是伸手就拿,有时还用“武力”夺取,为此其他的家长反应很大。瑞祥的爸爸经常不在家,对他管教不多,当他爸爸不顺心时就对他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因此,瑞祥的妈妈不得不向儿童心理医生寻求解决办法。

  解析

  瑞祥所表现出来的是较强的攻击性,儿童心理学把表现出来的“暴力”行为称为儿童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天生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这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而它也会变成心理中的积极成分。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的是伤害他人,那么它就是有害的。

  有研究显示,超过70%的儿童在17个月大时就出现身体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到2岁前一直呈增多趋势,在言语攻击出现后身体攻击骤然减少。在这一时期,攻击行为大多是因为与同伴发生冲突和抢夺物品而引起,且在男孩身上更多见。

  原因

  ⒈家庭因素:家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儿童出现较多的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态度和家庭氛围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反之,父母采取暴力惩罚的教育方式,或在教养过程中有矛盾的行为,可加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父母争吵、冲突较多,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多。

  ⒉社会因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能通过观察和强化习得。他所在幼儿园的风气、教师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都能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同伴的感染作用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时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攻击性;另外,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因为儿童会模仿自己喜爱的角色的语言、动作,从而导致现实生活中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⒊个体因素:儿童自身的特点,如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水平、人格特点、社交技能和固有经验,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越容易从他人的立场去感受和考虑;有良好社交技能的儿童,经常会采取问题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冲突,所以攻击性行为较少。反之,具有某种程度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儿童,脾气多急躁,容易被激怒;当经常遭受攻击的儿童学会了攻击,也会把它作为一种“亲密关系的规范”,从而更多地出现攻击性行为。

  对策

  ⒈创造不利于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玩具,可减少孩子之间的冲突。禁止孩子观看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万一接触也要以批评的态度从正面加以引导。

  ⒉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孩子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一种最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⒊移情训练:用不同表情的“脸谱图”来增强孩子对情绪情感的确认能力;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体会被攻击者的痛苦,在思想上形成“伤害他人不对”的观念,在心理上产生施行攻击性行为的内疚感,以此来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让孩子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被攻击时的恐惧、痛苦、厌恶和愤怒等心理感受。

  ⒋去除攻击性行为的强化物:当父母或教师的注意可能成为孩子再次施行攻击性行为的强化物时,就要对他的攻击性行为采取故意忽略的方式,而去特别关注被攻击的对象。但是,要在平时多和孩子沟通,满足他被关注的需要。

  ⒌采取正确的家教原则:不要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让步;孩子在反抗时,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让他平静下来;用积极鼓励的态度去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与孩子一起制订行为规则等。 (cuckoo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