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课程 > 托班教育

浅析梯度适应方案的特点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0日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作者:陈帧  刘少英

      入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适当宣泄自己的焦虑情绪,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我们发现孩子入园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三对矛盾:依恋一分离,自理一依赖,任性一约束。即要与看护者分离,与教师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在幼儿园里吃饭、午睡、喝水、上厕所等都要自理,不能再完全依赖看护者;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要遵从规则,不能随心所欲。以上三方面的适应内容表现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主要是四个环节:入园时与家长分离、在园活动、在园午餐、在园午睡。
  我们发现,如果采用全天入园模式,那么孩子在入园第一天起就要同时面临上述四个环节的适应问题。事实表明,大多数孩子难以适应。例如,有的孩子从早上入园开始就哭闹着要回家,不肯参加活动不肯吃饭,不肯午睡,哭累了,休息会儿继续哭;有的孩子与家长分离时哭闹,虽在教师采用转移注意力策略后暂时不哭了。但是在遇到午餐、大小便不会自理等问题时又会哭闹起来;午睡更是大多数孩子的焦虑源,很多孩子不愿意在园午睡,有些孩子甚至为了不想午睡从早上开始就哭闹不停。
  多年的实践以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孩子的入园适应是一个自适应过程,如果一下子给孩子太多需要适应的内容,孩子就会承受不了。如果我们把需要孩子适应的内容分解开来,那么孩子的焦虑程度可能会降低。于是,我们提出了梯度适应方案,即对孩子入园适应内容进行分解,让孩子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以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一、前期准备是关键
  
  事实证明,经过入园准备,孩子的入园焦虑水平会有所下降。最明显的表现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普遍提高,孩子入园时家长因为不放心而逗留在幼儿园附近偷偷张望的现象也大为减少。
  
  家长会
  幼儿园在入园报名后。通过举办讲座和发放入园准备手册,告知家长如何为孩子作入园准备,包括生活自理准备、集体生活准备、依恋分离准备;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生活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既是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也是为了让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孩子的入园准备。
  
  家访
  教师到孩子家里访问,与孩子一起游戏,与家长进行交谈,并请家长填写《幼儿入园家访表》。家访是为了让孩子熟悉教师,了解家长为孩子所作的入园准备情况和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
  
  亲子活动
  在入园前开展两个半日活动,孩子由家长陪伴,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游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熟悉班级环境、教师、同伴,对幼儿园留下好印象。
  
  二、分层入园是根本
  
  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我们依据一日活动的四个环节来安排初入园孩子的在园时间,历时四周。在这最初的四周时间里,孩子的在园时间逐周增加,适应的内容也逐周增加。我们采用了非参与式观察法,对比研究了梯度适应和全天两种模式下孩子在园一日活动四个环节中哭闹人数的比例,以验证梯度适应模式是否有效,进而了解梯度适应模式下孩子的入园特点。
  
  第一周:宝宝乐园
  这一周孩子在园时间为2个半小时,一般早上8点半左右来园,家长在11点接走。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适应两个环节:与家长分离和在园活动。观察表明,与家长分离时孩子哭闹人数最多,说明这阶段孩子分离时的焦虑最严重。
  这一周是孩子与教师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教师温柔的话语,温暖的怀抱,与家长友好的交流,组织有趣的游戏等都是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方式和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关注哭闹孩子的同时不能忽略不哭闹的孩子,否则不仅会给不哭闹的孩子以负强化,而且会影响他们与教师建立依恋关系,有可能到后半周哭闹的,人数增多。
  在梯度适应模式下,孩子与家长分离时哭闹的人数占35.07%,而全天入园模式下的哭闹人数占69.23%;在园活动时,梯度适应模式下哭闹的人数占8.75%,全天入园模式下的哭闹人数占27.21%。由此可见,梯度适应模式优于全天入园模式。
  
  第二周:好吃的饭菜
  这一周孩子入园时间为3个半小时。这样安排是为了让孩子在熟悉环境和教师的基础上,用一周时间来面对和解决在园吃午饭的问题。
  这一周孩子入园适应环节有三个:与家长分离,在园活动,在园午餐。孩子与家长分离而引起的哭闹人数比上一周明显下降,只占13.67%,这说明孩子经过前一周的适应,分离焦虑已有所缓解。在园活动期间的哭闹人数不到7%,也比上周下降了。在园午餐是这周增加的适应环节,6.26%的孩子有哭闹现象,而且在接下去的两周里孩子在园午餐时哭闹现象都很少;而全天入园的孩子第一周在园午餐时的哭闹人数占26.01%,第二周的哭闹人数占15.68%。第三、四周都在9%左右。这说明在缓解孩子在园午餐的焦虑方面,梯度适应模式优于全天入园模式。这是因为一方面,家长在入园准备时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幼儿在园时间短,午餐后就会被家长接走,降低了焦虑程度。
  这一周教师要继续处理好个别孩子与教师的依恋关系,尤其要关注缠着某位教师的孩子,或喋喋不休的孩子。这两类孩子焦虑持续的时间长,教师可先允许他们认定某位教师,再逐步对他们提出要求,慢慢地引导他们释放焦虑情绪。
  
  第三周:我自己睡
  这一周孩子在园时间在第二周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家长在幼儿吃完点心后将孩子接回。在这一阶段,家长和教师要共同为孩子在园独立午睡建立相应规则,合作解决孩子午睡焦虑问题。
  这一周大多数孩子已经与教师建立了初步的依恋关系,基本适应了在园生活。现在面临的主要适应内容是在园午睡。根据观察,孩子在园午睡时,梯度适应模式下的哭闹人数占16.98%,而全天入园模式下的哭闹人数第一周占34.10%,第二周占27.05%,第三周占27.33%,远远高于前者。这说明梯度适应模式下家长的提前准备,如调整午睡时间,训练独自午睡,以及分解孩子焦虑源等措施对缓解孩子在园午睡焦虑是有效的。但仍有一部分孩子无法适应在园午睡,所以教师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有畏难情绪,否则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焦虑。教师如果能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影响孩子,巧妙地引导,效果会更好。
  
  第四周:我喜欢幼儿园
  这一周孩子在园时间在第三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时,即全天入园。通过前三周的努力,孩子已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这一周主要是巩固前三周的成果。
  在这一周,教师要集中解决个别孩子在园午睡的适应问题。经过第三周的适应,教师已经基本掌握孩子午睡的特点,大部分孩子已适应在园午睡,但仍有少数孩子无法适应。教师要通过与家长充分沟通,采取个别化应对策略来解决。
  经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梯度适应模式与全天入园模式相比,能更有效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然而梯度适应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因此孩子入园前的家长会非常关键。入园准备讲座和入园准备手册能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生活,了解孩子入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家长掌握孩子入园准备的基本方法,有效消除家长的顾虑,提前为孩子入园作好心理准备和生活准备,为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提供有效的支持。
  虽然梯度适应模式能较有效地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但尚无法完全解决孩子的入园适应问题,尤其在孩子入园时与家长分离和在园午睡这两个环节,还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上作进一步探索。也许进一步提高师幼比例,适当减少规则性较强的集体活动,或继续分解各个环节中的适应内容,会更有效地解决孩子的入园焦虑问题。 (cuckoo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