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关注教师

农村环境下的幼教师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03日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的整体状况得到了根本的好转。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孩子学前期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幼教也随之蓬勃发展,国家也从各方面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我国学前三年36 岁在园幼儿是2244 万人, 其中农村在园幼儿达到1741 万人,农村幼儿园成为我国办园的主体。幼教事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村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农村幼教师资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农村幼儿园以及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因此,超过全国总数70%的农村幼儿园的师资质量和专业发展成为影响农村幼教质量和未来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同时及目前的状况来看, 农村幼教师资队伍还存在不少问题。认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对于加快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推动农村幼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的环境分析

师资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农村幼儿教师艰难的生存状况,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制约着师资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举步为艰的农村这块热土上,幼教工作者面临着一系列生存环境问题,总结以下几点:

1、教师身份不被认同。在旧农村,因为学前教育未被正式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很多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将幼儿送入学前教育机构,仅仅只是为了能有一个安置孩子的地方和一个照看孩子的人。幼儿教师理所当然就承担起了阿姨和高级保姆的角色身份。直到现在,仍然有较为多数的家长这样认为。家长的不认同感,极大地伤害了幼儿教师的自尊心,影响了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以至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2、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有的农村幼教机构设在偏僻的山村,交通非常不便。有的甚至单独设班,教师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幼儿教师不仅要开展教学活动,保护他们的安全,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劳动强度非常大。在偏远农村幼儿园里,教师往往是身兼数职,既是园长,又是教师、保育员,还是炊事员。过大的班级规模和过低的师幼比,使农村幼儿教师整天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中。

3、工资低、没有福利待遇。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不仅绝对数低,相对数也低。一个幼儿教师一年的工资有时候甚至比不上一个农民的年收入,这将导致教师离心倾向严重,有的弃教经商,有的想方设法往城市调,流失严重。如此困苦的生活背景,怎么能够长久地支撑起巨大的教育热情来推动农村幼教的发展呢?极低的物资待遇大大降低了这一职业的魅力,一方面使得优秀教师资源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使得许多优秀青年人不愿意选择到农村从事幼教工作。

4、培训机会少,专业发展困难。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有限,所以农村幼儿教师不仅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而且在当地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农村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图书资料少,教师很难通过业余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们只能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下去,教室外发生的事情,她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更谈不上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了。

5、没有评职晋级的机会。农村幼儿教师是一个被忽略的群体,各位评优评先的机会屈指可数,她们似乎被排挤在教育体制外,不管她们怎么优秀,工作如何努力,归根到底还是农村教师,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极大地消解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造成幼儿教师的“隐性流失”。

三、农村幼教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农村幼教受到农村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师资队伍呈现以下现状:

1、专任教师流失量大,教师数量不够。许多毕业生分配到边远农村幼儿园后,对现状很不满,只想早日脱离苦海,调回城市幼儿园,表现出“人在曹营心在汉”,只等受聘时间一到,便马不停蹄地寻找下家。大量的人才流失,使得农村幼儿园出现教师数量不足。再加上农村人口出生率与农村幼儿教师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差距呈螺旋线上升趋势,使得师幼比例过高,教师负荷过重,又没有相应的工资补贴,教师怨声载道,只等着往城里调动了。

2、质量偏低。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只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专业师资缺乏。在幼儿园专任教师中,正规学前教育大专毕业占不到50%,没有经过师范类学校正统学习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大量存在。二是师资学历参差不齐。除不足50% 的人为正规学前教育大专毕业外,多数为职业高中或者高中以下学历,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三是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专业意识浅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专业素质差,导致农村幼儿教育整体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极其低下。四是骨干教师队伍尚未真正形成。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由于农村幼儿教育起步较晚,而一名合格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少需要5年以上时间的实践和锻炼。几乎所有的稍有教育成就的年轻教师,在农村呆满4年就逃离了这块让人望而生畏的农村热土。骨干尚未成型,就已告别了农村生活,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农村幼教师资就从整体上呈现出较低的素质。   

3、教师结构不合理。农村幼教师资结构现已呈现严重的不合理,隐含着较为严重的危机。这突出表现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队伍结构这三方面。第一,农村幼儿教师老龄化和断层结构较为严重。造成中间断层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幼儿园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与城市幼儿园存在很大差距,年富力强、教学业务成熟的中青年教师不堪负重,纷纷逃离,剩下一些安于现状的老教师和刚出校门的毕业分配生。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既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又不利于通过传帮来培养青年教师。第二,农村幼儿园中,幼儿高级职称人数极为少数,甚至一个都没有,初级职称人数占绝大多数。这种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不利于调动农村幼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缺乏必要的教学激励机制。第三,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的选拔推荐往往花落城市幼儿园教师。即使有幸争取到名额,那也只属于农村级骨干教师,在同行的眼里仍然低人一等,使这个头衔徒有虚名,这大大挫败了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也在无形中扩大了农村教师的流失率。

4、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现象最易在服务行业中发生,对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农村幼儿教师而言,因其特殊的教学性质和工作环境,职业倦怠反应尤为明显和强烈。由于农村家长的不理解,教育机构的不支持和怠慢,听之任之,使农村幼儿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烦躁的消极情绪中,工作热情丧失,不愿与人交往。由于具有职业倦怠感,很多农村教师还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对幼儿失去耐心和爱心,甚至会斥责、谩骂他们,给社会各界造成不良影响。

如上所述,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的环境和现状都不容乐观,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要改变农村幼儿教师的现状,加强农村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农村幼教师资队伍建设解决策略探讨

(一)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对农村幼教师资的管理和培训制度,实行整体联动的农村幼教师资专业发展培训体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环境,使所有到农村工作的中青年教师都能安心任教。

1、整体联动的培训体系对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进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把发展教师教育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当作自身的重要职责,把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主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保障体系。采取中央、省、市、县统筹与分担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培训经费,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所需培训经费列入预算,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积极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稳步推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绿色行动计划”,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构建“天”、“地”、“人”三网合一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倾斜农村幼儿园、农村幼儿教师,把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分层次实施农村幼儿教师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激活教师的需求,教师的需求越强烈,培训的动力越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就越明显。

2、教育部门要出台各类有利于农村教师成长的教育政策和奖励政策,优先考虑农村幼教来安抚教师情绪,使农村幼儿教师安心在农村任教,使农村幼教师资得以稳步发展。

3、努力实现各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分散幼儿过分集中,降低师幼比例,减轻教师的超负荷工作量。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在农村工作的幼儿教师不再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4、形成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为农村教师发展注入活力。教育部2006 226 日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号召各地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并出台了六项举措: 第一, 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第二,组织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第三,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第四,鼓励并组织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第五,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第六,组织多种形式的以骨干教师为主的智力支教活动。这说明国家正在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合格教师到农村任教,从制度上探索解决合格农村师资紧缺问题。

(二)农村幼儿园中高层领导应注重幼儿园内部管理和教学教研的指导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较为稳定的教研队伍;加强教学指导与研究,以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1、努力提高办园条件和办园设施,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注重专任教师专业发展,积极鼓励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谁听谁汇报”、“谁汇报得好谁去听”的外出学习制度,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氛围。

2、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自主性,有效调动各方面力量。首先要使教研组织网络化,建立县、乡镇、村几级教研网络。县成立以教研员为龙头的中心教研组,各乡镇幼儿园成立以骨干教师为教研负责的教研组,让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其次,教研内容要有针对性,使乡土教育形成系统化,走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模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及带头作用,“以骨干带骨干”,努力培养下一代骨干教师,避免骨干教师一调走,幼儿园就如失顶梁柱,支撑不了局面。积极鼓励教师搞科研,使教科研氛围空前高涨,教师科研水平迅猛提升。

3、农村幼儿园管理者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通过优胜劣汰,清理一部分不具备教师资格、素质低下的临时教师离开教师队伍,使教师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激发她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4、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使教师奖之有理,惩之有据,心服口服。

(三)使教师自身坚定职业信念,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1、转变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的教育思想,努力朝“教育专家、学者和研究者”的现代教师角色转变。

2、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消除职业倦怠感,使教育工作朝蓬勃生机方向发展。

(作者:金小丹 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中心幼儿园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