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课题研究 > 课题成果

研究是一种习惯,课程是一种过程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21日
作者:丁海东   魏洪鑫(整理)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对话背景:
  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该园自2006年起主持并承担了市级教育科研“十一五”课题“生活化班本课程”的研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实践探索。现在,此课题即将结题。近三年的时间里,“生活化班本课程”的实践究竟是如何展开的,都采取了什么举措,有什么样的效果?我们的对话由此展开…… 


对话时间:2009年4月3日下午
对话地点: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会议室
对 话 者:
丁海东
(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以下简称丁)
刘 莹(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园长,以下简称刘)
张鲁萍(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副园长,以下简称张)
程 华(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教育教学主任,以下简称程)
任素芬(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后勤主任,以下简称任)
王 茹(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教师,以下简称王)
王 婵(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教师)

  Q 丁:你们为什么会选择“生活化班本课程”这样一个课题来进行课程实践的探索?
  刘:上世纪90年代末,我调入经五路幼儿园担任园长,当时市教研室正在推行“实施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经五路幼儿园是课题承担者之一。我就在思考,如何把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与课程结合起来。后来我感觉如果把一日活动带进课程,涉及范围就太广了,不容易找到切入点,于是我在原有思考的基础上,把“一日活动进课程”调整为“一日生活进课程”,并从中提炼出“生活活动教育化,教育活动生活化”的理念,其核心是“一日生活进课堂”,尝试把生活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这样在目标上更具体,也更容易操作。2003年,我园开始开展“生活化班本课程”的主题教研活动。
  :从2003年起,我们开始使用省编幼儿园教材,可是在使用省编教材时,我们感觉“吃不饱”,就从中衍生出课程。一开始是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切入,从“点”到“线”到“面”再到“体”逐步深入。
  王:我们围绕刘园长提出的“生活活动教育化,教育活动生活化”的理念,深入思考怎样把一日生活带进班级,带进课堂。2003年,在园长的指导下,我围绕这个主题,拟定了一个三年的研究方案,后来逐步展开、推进。目前,“生活化班本课程”已经进入第二轮研究了。
  :从你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课题(“生活化班本课程”)之前,你们就已经开始了有关的思考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生活化班本课程”是前面的研究工作延伸下来的,也可以说是逐步生长出来的。这也证明了课题的研究是连续的、不间断的,课程发展也是不断积累的。意识到一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越研究越能积累更多的经验,而且你们能够坚持做下去,这是很可贵的。另外,我想问一下,做这个研究,有没有对幼儿发展、家长需要等方面进行考虑?
  :我们暑假进行家访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调研。家长反馈意见也与我们的研究相吻合。
  刘:幼儿园的保教结合,就包含着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认为幼儿的生活习惯是“不教自会”的,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就是要把“不教自会”的东西变成有研究价值的教育点。比如,幼儿都会洗手、如厕、换拖鞋,可怎样正确洗手、如厕、换拖鞋,他们未必知道,家长可能也不知道,于是我们便把这些日常行为习惯培养转化为课程。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
  :你所说的把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带进(专门的)集体教学中,是可以理解为“生活”走进了课程。实际上,“生活化”是整个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个大方向,也是一个大问题。可以看出,你们所说的“生活化课程”主要就是强调“生活”和“课程”的融合。从逻辑上讲,一个是站在“生活”的角度看待“课程”,另一个就是站在“课程”的角度看待“生活”。但是,对于“课程”和“生活”,在概念上有不同的理解,在课程生活化的实施途径上也会有不同思路。对于这项研究所涉及的“生活”与“课程”的关系,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王婵:站在“课程”的角度看“生活”,教师要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目标。明确小、中、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教师就可以根据发展目标在生活中选择研究点,处处有切入点。站在“生活”的角度看“课程”,教师就会有理念、有能力、有提升,处处有提高点。
  张:在省编教材中,有许多活动延伸的提示,一些延伸活动脱离了生活,教师就做了改动,有意地把课程与生活相联系,课程就时时得到修正、补充。反过来,在生活中,我们通过与家长交流,纠正家长“不教自会”的错误观念,家长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这样对课程实施就有了促进作用。
  Q 丁: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是需要有具体的体现。你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或者说具体开展了哪些重要的活动,来实现课程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生活活动教育化”是我们实践的一个切入点。教育就是要在满足幼儿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发现幼儿的需要,并在教育实践中反映这些需要。
  程:我园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就是一种亲子社会实践活动,很有意义,这就是属于课程中的环保和劳动教育吧!另外,生活对课程的实施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我们区域环境的创设,就是源于生活,比如“宝宝厨房”的创设。
  :站在生活化课程课题研究的立场上看,这种亲子社会实践活动走出了围墙,走向大自然、大社会,而且还带动了家长,这就把幼儿带到“大生活”中去了,课程延伸到了更大的生活空间。类似这样的活动一年能有几次?
  :类似的活动从2003年开始至今,已经举行了几十次了,大都是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家长和孩子去科技馆、消防队、动物园、植物园、电视台等地方。这种亲子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一种常规活动。
  :你们能够一直坚持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这的确是个“亮点”。另外,刚才程老师说那个“宝宝厨房”的区域活动主题,也是对一种具体生活内容(做饭)的呈现。“宝宝厨房”与孩子们玩的“娃娃家”有区别吗?
  :有很大的区别,“娃娃家”的材料都是用一些模型替代实物,而“宝宝厨房”全部用实物来做。比如前几天,孩子们在“点心时间”里就吃自己做的面点,他们边吃边兴奋地讨论着自己做面点的过程。
  :做面点用的面以及其他活动所用的材料是幼儿园提前准备好的吗?
  :不是,都是家长提前给孩子们准备好,孩子们带到幼儿园来的。我们设置“宝宝厨房”本着“请进来”的原则,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具体做什么活动,怎样做以及准备什么材料都是由家长决定,材料全部是真实的。比如,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家长和孩子们在“宝宝厨房”中一起做水果沙拉,家长教孩子怎样切水果,怎样放沙拉酱等,做出来之后,孩子们很高兴地和家长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在“宝宝厨房”中,因为使用的都是真实材料,孩子们很兴奋,另外,我们邀请家长来组织“宝宝厨房”活动,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品尝自己做出来的食物有特殊的意义。
  丁:“宝宝厨房”的区域活动主题,的确可以让幼儿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生活的常识和技能,也体验到劳动和分享的快乐。
  :除了“宝宝厨房”外,我们还有许多区域主题,如“创意工厂”,幼儿也很喜欢,特别感兴趣。创意工厂是利用废旧材料,用各种方法创造玩具,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创造美,这些主题在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均有体现,但因年龄段不同在侧重点上也不同。
  :小班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废旧材料进行利用的兴趣,知道有用就可以了;中、大班要在材料准备上更丰富,更注重技能。
  Q 丁:除了环境创设方面外,在实践中还有其他的具体形式吗?
  王:“生活化班本课程”是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技能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创作了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理解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个具体做法,比如在教幼儿叠衣服时,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编成了儿歌:小扣子,对对齐;小袖子,抱一抱;小帽子,点点头;最后弯腰笑一笑。另外,我们还把午睡、排队、吃饭等环节都用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喜欢。
  :一种生活技能或者行为习惯的训练,配之以儿歌,让训练的过程融进了美的因素、艺术的因素,变得不再枯燥。儿歌是一种课程资源的形式,它是逐渐积累起来的。刚才提到的亲子社会实践活动,有的最终成为幼儿园常规的活动,这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常规化的。区域环境主题的形成也是这样,刘园长所说的不同年龄段的侧重点,就是在实践中摸索和归纳出来的。在课程实践中,任何一种方式方法的产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课程的建设就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
  :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个口号: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化。要求教师要把研究当做一种习惯,要不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我们有一个“适应性入园”的教育活动就是这样的。我们发现九月份小班幼儿在入园很长时间后,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不能参与常规教学。于是我们就如何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幼儿园生活展开了讨论。
  :当时,我们是本着“走出去”的原则在家访时发现这个问题的,因为幼儿入园不适应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就想利用假期让幼儿“适应性入园”,在暑假里提前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来幼儿园先熟悉环境,时间是持续两周。
  :我们先是让幼儿和家长利用上午时间来幼儿园,时间是两周,可后来发现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我们就把“适应性入园”调整为两个阶段:前期一周,后期一周。前期放在七月,该阶段家长和孩子都参加活动。活动主要集中在上午,在第一周活动结束后,召开家长会。教师全部家访一遍,并要求家长入园前在家里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后期放在八月底,该阶段为托幼衔接入园,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可以离开,也可以远观。这样幼儿在正式入园后很快就能适应。
  程:我们在做“生活化班本课程”课题时自发研究的小班“适应性入园”,从开始研究到形成计划再到取得成效,以幼儿为本,一步步深入调整,现在已经形成了体系。
  丁:这个“适应性入园”一方面对幼儿最初进入幼儿园习惯的养成起着很重要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家长资源甚至社会资源参与其中。这个活动的确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Q 丁:就目前来看,依托这个课题研究的开展,你们所进行的这些工作,都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或者有什么收获?
  王:“生活化班本课程”的课题是各个班级分组进行的,对教师素质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形成了“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氛围,每个教师都能就一个点展开研究。对于幼儿来讲,班级活动的常规非常好,活而不乱。我园逐渐形成了小班以生活习惯为主、中班以行为习惯为主、大班以学习习惯为主的习惯教育模式。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园互动。
  :活动的持续性有效地体现着课程,只有持续的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收益。我们在实践中通过持续的活动与反思,进行经验分享,促进了课程的实施。
  Q 丁:你们认为在这个研究中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还有什么遗憾和困惑?
  :在实施生活教育时,一般都是家长“走进来”,我们深入幼儿家庭就少一些,还缺乏与家长的深入沟通,缺乏对个别特殊的幼儿展开个案分析与研究。我们下一步工作就是深入家庭,多展开同类型的家长访谈、沙龙等活动以及展开个案分析调查。
  刘:习惯培养对幼儿非常重要,怎样细致、有条理的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是我们的弱点和突破点,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强实质性的研究。
任:我们在课程研究以及教师的培养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在归纳、提炼、总结经验方面很薄弱,理论基础的薄弱使我们很难将这些研究成果系统化。
  张:我们在课程上还存在着困惑,我们对课程也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多元化的课程及课程理念无法形成一种课程规范。没有统一的规范,我们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丁:幼儿园课程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只是一个总的原则性的指导。幼儿园课程的建设是需要多元的,它可以更灵活,更突出园本、班本。任老师说的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提炼,这的确是必要的。我们的教师做了很多工作,但用文本表达出来的却很少。这个与我们的工作性质有关系,因为面对的是具体的教学工作,但并不是说不需要总结和概括,这个过程是反思也是提升。它本身就是研究工作的组成。
在我个人看来,课程生活化中的这个“生活”,完全可以有更深、更广的理解。它可以是以一种对整个幼儿园课程进行审视的视角,这个“生活”不仅仅是日常的生活,也是生活的活动。如,今天我们强调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关注儿童的需要,关注儿童的天性,等等,这些也可以看做是要求课程走向生活、走向儿童的生活。“生活化班本课程”的研究作为课题可以告一段落,但研究是没有终结的。你们的课程同样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着的。
来源:《学前课程研究》(09\6)  cuckoo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