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振兴之路

河南郑州:新形势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29日
作者:河南省邓州市教育局石桂丽王贤良蒲以胜     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托举希望·发展新农村幼儿教育”研讨会获奖论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加大投入  强化管理  提高水平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内容提要]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制订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步伐;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实施梯次升级;三是加强保教科研,狠抓师资建设;四是规范民办园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   探索   途径

 

邓州市位于豫西南边陲,辖28个乡(镇、办),578个行政村,总人口153万,是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

一、我市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包括幼儿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对于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的我们邓州来讲,农村幼儿教育问题越来越显得非常突出。

1、思想认识不够。个别乡镇政府没有把幼儿教育工作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作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来抓,重视中小学教育发展,忽视或轻视幼儿教育发展,没有把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没有很好的履行政府职责。

2、投入严重不足。不少乡镇往往是集中办一所中心幼儿园,且办学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缺少活动场地,基本的设施设备不足。由于条件限制,导致大部分幼儿特别是大量的留守儿童无法入园,而入园幼儿则编班不合理,大、中、小三个学龄段的儿童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教学,致使部分幼儿入园三年,变化不明显,被老百姓称为“托儿所”。

3、管理混乱无序。幼儿园管理松散,缺少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上以经验型为主,一旦有了办园许可证便不思进取,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投入,逐渐使一些设施不符合规范,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在教学上存在有大量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口味,在课程设置上以语文、数学为主,幼儿教育呈现明显的“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挫伤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1、从“乡镇政府领导意识”这一角度分析:

我市地处偏远,是个农业大市,经济基础薄弱,很多乡镇政府领导因忙于经济建设等其它工作,对幼儿教育工作在提升农村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不足。又由于经费紧张的原因,往往视幼儿教育为一种累赘,投入力度不大,甚至不愿投入。

2、从“乡镇中心校领导”这一角度分析:

因为受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思想意识的影响,政府不投入,全市大部分幼儿园基本上都是乡镇中心校或附属在小学的学校筹资举办的,投入严重不足,园少且分散,办园规模小,园舍条件、必要的玩教具设备和师资力量都较差,再加上办园时多是举债兴办的,这些因素直接对幼儿园的内部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导致很多乡镇中心学校领导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只要平安就行”的心理,对幼儿教育的具体内容,管理制度和方法缺少必要的思考,更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

3、从“园长”这个角度分析:

因为没有其它经费来源,幼儿园仅靠收取幼儿学费度日,这样,园长就把效益放在了第一位,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关注的效益往往是短期效应。在办园过程中该投入的不投入,也不愿意在教师培训上花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园的发展。

二、我市针对在幼儿教育发展中遇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在幼教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几年来,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工作:

(一)制订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步伐

市委、市政府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出了“调整园所布局,扩大办园规模,改革办园体制,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办园活力,提高保教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科学部署,强力推进。

1、明确责任20069月,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邓州市村级幼儿园建设意见〉的通知》(邓政)[2006]60号),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每个行政村都建成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2006年完成40%2007年完成30%2008年完成30%)。为确保此项工作决策落到实处,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市28个乡镇均成立了由乡镇长负总责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了市政府班子成员包片蹲乡、各职能部门包乡蹲点的办法,逐级明确了建设责任。

2、广泛发动。市政府多次召开政府扩大会、市长办公会、乡镇长会议,传达邓政[2006]60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同时,组织包乡政府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配合各乡镇深入全市各个行政村,召开各类村民大会,广泛宣传。各乡镇政府也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横幅等宣传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村级幼儿园建设。

3、狠抓落实。①建立台账。在各乡镇认真自查的基础上,市政府组织人员深入各乡、村,对每个行政村幼儿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澄清底子后,分别制订了村级幼儿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建立了工作进度台账。②包干落实。一是分包全市每个行政村幼儿园,定时深入所包行政村,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幼儿园建设。二是10个工作日一汇报,听取各个村幼儿园建设进度情况。三是市政府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月一督查一评比一通报,对发现的问题逐项记录在案,由专人负责突击复查,跟踪督查,直至整改到位。③兑现奖惩。市政府把村级幼儿园建设纳入各乡镇目标管理,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进行总结表彰。几年来,仅用于以奖代补的资金即达100多万元。

(二)规范内部管理,实施梯次升级

1、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印发了《邓州市幼儿教育发展目标》、《邓州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内部到外部,均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各乡镇政府也都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章立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开展达标活动。制定了《邓州市幼儿园分类验收标准》,在全市幼儿园中深入开展了达标活动,实施梯次升级,以评促建,以评促保教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市教育局每年对成绩优异和不达标者分别予以晋级和降格,并相应调整收费标准。目前,经评估,全市共有15所幼儿园被命名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有20所被命名为乡镇级示范幼儿园。

3、严格督导评估。将幼儿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建立了社区、家长共同参与管理、监督的机制,每年至少组织23次对各级各类幼儿园贯彻上级政策方针、保教质量、收费等内部管理方面的督导评估,促使幼儿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强保教科研,狠抓师资建设

在加强教育科研,提高保教水平上,近年来,我市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围绕幼儿园课程改革这一核心,扎实开展幼儿教育科研活动,相继开展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幼儿教育规律的通研教材、送教下乡、公开教学等活动,基本上扭转了“幼儿教育小学化”、“重上课轻游戏”的不良倾向。同时鼓励广大幼儿教师开展如“幼小衔接”、“挖掘民间游戏,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等多项多级实验课题研究。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市幼儿园为龙头,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科研网络,保育教育质量与教师科研能力同步提高,先后有190余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或获省级奖,有396名教师获南阳市级以上奖励,有3000多名幼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市教育局编辑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婴幼儿家庭教育论文集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市幼儿园被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北京未来婴幼儿教育研究中心指定为试验基地。

在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为加强师德教育,在幼儿教师中广泛开展了“爱事业、爱幼儿园、爱孩子”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师德表现突出的园长和教师,并把他们的事迹在全市推广宣传,树立榜样;为强化师资培训工作,把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采取举办讲座、在职函授、外出考察、脱产进修等各种形式对园长和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近年来,我们主要通过组织幼教基本功大赛、游戏课大赛等形式,进行教学大比武,在竞争中发现和培养名师,促使幼儿教师人人自我加压,人人争先创优。

(四)规范民办园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积极性,促进和加快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出台了《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邓政[2005]45号),在土地审批、税收、师资等方面,给予民办教育优惠政策,并提出了规范性的指导意见,为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全市已审批民办幼儿园达50所,在园教职工800余人,幼儿9000多人。特别是市教育局引资1600万元兴建的南阳幼师附属实验幼儿园,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3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06周岁婴幼儿1200余名,成为邓州市民办幼儿园群体中的一面旗帜。

为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狠抓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工作。20077月,召开了全市民办学校规范整顿大会,下发了《关于规范和整顿社会力量办学的实施方案》(邓政办[2007]61号)文件,并与各乡(镇、办)签订了民办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同时,在市电视台向全市公布了安全隐患严重、被勒令取缔的民办学校名单。通过规范和整顿,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法制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改善办园条件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在整顿后短短3个月时间里,据统计,全市民办幼儿园新增加投入600余万元,购置大型玩具100多件,小型玩具上万件,图书20多万册。

三、经验体会

通过几年来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必须统筹规划。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而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对于提高新型农民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我市组织人力,对全市幼儿教育底数进行了澄清,据调查,我市每年有36周岁幼儿达55000万名,而截止2003年底全市稍有规模的幼儿园仅56所,入园幼儿仅有3800多名,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幼儿入园接受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市政府把幼儿教育纳入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确保了农村幼儿教育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从而为幼儿教育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必须政府推动。发展幼儿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后,我市市委、市政府就迅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意见》、《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全市鼓励大力兴办幼儿教育事业。2005年,我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工作,在全市31个重点村级集镇大力实施“六个一”(一个文化茶馆,一个救助服务站,一个标准化卫生医疗室,一个标准化幼儿园,一个3亩以上小游园,美化一条街道并安装路灯)工程。把发展幼儿教育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标,对幼儿园建设提出了建设标准和扶持政策。2006年,借助“空心村”治理工作,又选定69个行政村,继续实施“六个一”工程,并再次把村级幼儿园建设纳入其中,使我市高标准幼儿园达到了100所。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

(三)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投入。为解决场所问题,对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我市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偏远地区因地制宜办”的原则,优先用于兴办幼儿园,并制定了优惠政策。在资金筹措上,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援助、个人联合或独资的方式。近年来,对市幼儿园,市政府投资800多万元,搬迁了园址,扩大了办园规模;各乡镇也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了中心幼儿园的配套设施建设;重点集镇所在村在市对口部门的帮扶下,建起了村级集镇幼儿园,改写了当地没有幼儿园的历史。单位、企业、团体、个人在市政府的引导下,兴办幼儿园的热情持续高涨。一个以市幼儿园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重点村幼儿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在我市已经初步形成。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幼儿园593所,投入资金累计达1.3亿元左右,全市幼儿入园率比2003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共拉动3000余人就业,并为90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了入园机会。

(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必须规范管理。规范管理,是提高幼教水平和质量的保证。我市专门下发文件,明确乡镇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先后组织教育、公安、卫生、防疫、建设、物价等部门,对幼儿园园舍、接送幼儿车辆、食宿卫生防疫和收费等,先后进行了6次大规模集中规范整顿,下发整改通知书230份,关停不合格车辆42台,调销驾驶员不合格证件11份,并对幼儿教师、炊食人员进行了多次健康检查,全方位确保了幼儿安全。同时,实施动态性管理,加强督导评估,严格开展达标升级和示范创建活动。另外,还建立了社区、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管理、监督的机制,不断促使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