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社区家庭 > 父母课堂

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该怎么办

发布日期:2008年10月18日
作者:朱文佳


  
  峰峰妈妈的烦恼:

  昨天,我带儿子逛街,在一家小店买家居用品,刚开始时儿子和我高兴地挑选东西,不亦乐乎。在结账时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妈妈不要买!”“宝宝,这是家里要用的哦!”“不要不要!”儿子哭着赖到地上,不管我怎么劝,儿子仍躺在地上滚来滚去哭闹着。我只能一把夹起他冲回家,一路上他还拼命地哭。
  妈妈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此类让人难堪的情况呢?该怎么办?

  经验分享与交流:

  牛牛妈妈: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一次,孩子一定要买一个玩具,可是我和他爸爸都觉得家里玩具太多了,没必要买。他就闹个不停。巧的是不远处有个儿童乐园,我就指着那里对他说:“牛牛,妈妈先带你到儿童乐园玩,再回来买玩具,好吗?”他看到了滑梯,立刻就跟着我们去了,后来就再没有提起买玩具。有时候,孩子可能只是一时新奇,或者突然对某种事物很感兴趣,转移他的注意力,他或许就不会再提起了。

  其其妈妈:以前我带孩子出去,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弄得我很难堪。后来,我在出去前就告诉孩子:“宝宝,今天妈妈带你去商场,你可以看看那里的玩具,然后选择最喜欢的一件买,买回来后你要好好爱护它。”她就会很听话。但有时在商场时,孩子突然会喜欢好几件玩具,这时正好可以引导她学会选择和放弃。请她想想妈妈说过的话,以及她答应妈妈做到的。孩子虽然有点不舍,但最终还是会作出选择。

  叶叶妈妈:我家的孩子每次都是这样。我要买东西他不让我买,他要买的东西又一定要买。遇到这种事我也很头痛。每次他都会哭闹,我就骂他,直到他停止。要不然,就一定得按他的意思去做。虽然每次他挨了骂,不敢哭闹了,但是,他会有逆反的情绪,摔玩具。我只得更严厉地对他。我觉得,虽然骂能暂时解决问题,但终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玲玲妈妈:我遇到过和峰峰妈妈一样的情况。我要买一个鸡毛掸子,孩子就是不让我买。我当时很纳闷,就先带孩子回家,让她爸爸以后再买。路上,我和孩子交流,才知道原来孩子是怕鸡毛,觉得它会动,弄到身上又很痒,所以不肯把它带回家。得知原因后,我给孩子解释:家里桌子脏了,柜子脏了,鸡毛掸子能帮助妈妈把灰尘掸掉。所以,家长要了解原因,才能给孩子适当的引导。

  我们一起来议议几位妈妈的做法:

  牛牛妈妈遇到孩子哭闹时,发现了周围能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渐渐忘记了之前要购买的东西。但妈妈的语言中需要注意一点,承诺了孩子“妈妈先带你到儿童乐园玩,再回来买玩具”,孩子如果玩了以后突然又想起了妈妈的话,该怎么办?所以,牛牛妈妈在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同时,不要随意对孩子允诺“之后会怎么样”。

  其其妈妈不断总结经验,得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外出之前,先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其其妈妈知道孩子出去都会因为要买多个玩具而赖着不走,很难收场。在这种情况下,她提出只能选择一件。但有时,孩子可能同时看中了几件玩具,难以抉择,这时要记得鼓励孩子好的行为,比如她最终选择了一件玩具,妈妈可以给她一些语言鼓励,如“宝宝真乖,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也可以给一些物质的奖励,比如给孩子买一些糖果,使孩子好的行为得到强化。同时引导孩子“这个玩具是宝宝在好几件喜欢的玩具中选出来的,宝宝应该更加珍惜和爱护它”。

  叶叶妈妈用了打骂的方法,孩子回家就会对着玩具发泄。妈妈骂,孩子发泄,妈妈再骂,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妈妈的打骂必然造成孩子的模仿,而他的对象现在可能是玩具,以后可能就会对同伴或者其他人。所以,打骂的方法请一定要慎用,不能提倡这样的做法。

  玲玲妈妈选择了暂时走开,先了解原因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开尴尬的场面,让大家都冷静下来,进而了解孩子的想法。但之后的引导很重要。如玲玲妈妈在知道孩子是因为害怕鸡毛掸子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在远处观察鸡毛掸子的作用,进而让她试着逐步接近,甚至使用。这时,孩子的哭闹可以成为家长发现孩子害怕的事物并帮助其消除恐惧感的一种途径。

  在了解了妈妈们的做法后,我们提供几种方法,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加以选择: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牛牛妈妈就采用了这一方法,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很多,如妈妈可以说:“我们再往前走一走,看一看,会有更多好玩的东西哦。”“我们去商场外玩玩吧,那里有好多可以玩的东西呢。”“看,那个小朋友在玩赛车,你跟他一起去玩好吗?”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对孩子有允诺,说“先去玩,再回来买”,不然孩子会有期待。

  冷处理。孩子有时候只是一时兴起,会采用各种方法来吸引家长的注意,争取家长的同意。比如,他要买一样东西,家长不答应,他就会在商场大哭大闹,这时,如果家长碍于面子,赶快买东西走人,就会给孩子留下一种“在外面哭闹是很管用的”印象。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他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对于孩子在商场哭闹的情况,家长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可以暂时不予理会,自己先看一些其他东西,或者和别人聊天,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然首先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为前提。孩子感觉未能引起家长的注意,就会停止哭闹。爸爸妈妈可以在这时对孩子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很乖。”进而和他一起分析行为。如果孩子还是赖在那个柜台前不走,那么爸爸妈妈可以说:“哎呀,我看到前面有个卖糖果的地方,那里的糖果很好吃的,要不今天去买?”孩子可能就会被吸引跟着走。爸爸妈妈也可以说“我还是喜欢家里的玩具,我们先回家吧”,孩子也可能会跟着爸爸妈妈走。这样就可以在比较自然的情况下,让孩子不由自主地按照家长的意图行事了。

  适当地给予孩子一些“惩罚”。孩子不让妈妈买一些日用品,而这是家里必须用的,也可能是孩子平时要用到的。如花露水,当孩子被蚊子咬了感觉痒时,爸爸妈妈就可以引导孩子:花露水可以止痒,下次再去超市,就买一瓶;还可以告诉孩子,涂防蚊液,也可以防止被蚊子叮咬。再如拖把、扫帚,当孩子倒翻水或家里脏需要清洁时,就是最好的教育时机。

  让孩子多参与一些群体活动。群体活动中,需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个人的意愿服从集体需要的原则,平时,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这类活动,尤其多参与要负责任的、与同伴交流的活动。孩子在与别人的沟通交流中,会有更深的体会。周末或闲暇时,可以约同伴外出,在游乐过程中和其他同伴一起商量决定一些事情。引导孩子“如果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了,要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和小朋友玩时,引导他学习其他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孩子会在学习、模仿和互动中成长得更快。

  峰峰妈妈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冷处理。暂时停止结账,在商店里稍作逗留,妈妈可以暂时看看别的东西,不理会他的哭闹。

  了解原因,和孩子一起商量。等孩子安静了以后,问问孩子不要买的原因,听听孩子的解释。如果孩子说得有道理,可以告诉他妈妈买的原因,不买的后果是什么,然后引导孩子:妈妈买回去先放起来,等要用了再拿出来用。如果孩子只是说“我就是不喜欢,就是不能买”,那也可以给他一样他爱的东西玩,告诉他:这是宝宝喜欢的东西,而那是妈妈喜欢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要用的东西,你选择你需要的,妈妈选择妈妈需要的。和孩子交谈时一定要耐心。

  予以适当鼓励和惩罚。当孩子能理解时,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如给他买一件他喜欢的小东西,并告诉他“峰峰长大了,能理解妈妈了,妈妈觉得峰峰很棒,这是奖励峰峰长大的”。这样可以巩固和强化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反而哭闹得更厉害了,妈妈可以取出一件他想要的东西,告诉他:“妈妈也不想要这件东西,可是宝宝喜欢而且觉得有用处,所以妈妈同意宝宝买了。如果也不给宝宝买了,你答应吗?”当然,用这样小小的“惩罚”,不是“以毒攻毒”,而是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帮助他理解别人的感受。

  给孩子“台阶”下。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哭闹了这么久,最后被妈妈这样夹着出去是很没面子的,孩子不能停止哭泣往往也是因为觉得没有受到重视。所以,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比如,妈妈可以请峰峰和自己再一起选择一样大家都喜欢的东西,或者换一个营业台结账,还可以请峰峰为妈妈选一样礼物,妈妈也为峰峰选一样礼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