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社区家庭 > 父母课堂

关于低幼阅读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25日
作者:桂 苓     来源:《东方娃娃》2008年第6期

  一、关于低幼阅读,要尽可能早地进行,国外似乎是一岁半左右开始“阅读”,其实也是妈妈伴读吧。我认为可以更早。
  二、针对读物不同内容形式,有不同的讲解,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延伸、生发、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想象力。如同样的故事,每次讲解方式不同,不要照本宣科地念,要每次根据情况改换不同的用词,灵活运用,尽量使故事人物活灵活现。因为中国的汉语非常丰富,俗语、成语、歇后语可以相互转化。
  而且,根据故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相关”内容,如关于小兔子的故事,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所听过的小兔子故事还有哪些?——“小兔乖乖”、“龟兔赛跑”、“守株待兔”等……(我家存书关于小兔子的故事有不下十种,并几乎除上述三个没有名字外,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名字)。
  关于“相关”内容,也可加入一些自然的、日常的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东西,如我在一个自编故事《星星项链》中提到“夜盲症”,我同时也讲了夜盲症的防止方法,如多吃谷物、粗粮等。
  三、要有“角色”感,比如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语气说话,强化“语气”对意思的表达,区分不同的主体,类似于小学语文的分角色朗读。
  “角色”感进一步延伸为“游戏”,“话剧”,妈妈、宝宝分演不同的角色,各自自由发挥,等于在原来基础上改编故事,增加对宝宝的逻辑、推演、理解能力。
  四、可选择提问的方式,在讲述后问孩子,讲的是“谁”的故事?这个“谁”做什么?最后怎样?帮孩子概述、回忆、复述这个故事,了解一个故事的线性发展。并有意识要求孩子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像小学生语文的“中心思想”,但于低幼儿而言,提炼的不是什么“意义”,不要有任何说教,而仅仅是一个什么故事——等于是提出了一个主线,甚至是一个点。
  五、故事的小与大问题。第四点谈的便是故事的“小”,小到一句话可以概括。
  故事的“大”,即是故事的无限空间,给孩子讲述的过程要充满各种“可能”,各种悬念、各种玄机,每次讲述不要重复,要尽可能添枝加叶,使故事有声有色,活色生香,有血有肉,变幻无穷。
  六、根据低幼读物的图文相配关系,充分利用图的作用,并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欣赏画面——光与色的关系,给孩子最初的美的启蒙。因为一个一到二岁的孩子,即使大人有意识给他美感教育,也不可能给他一幅幅看世界名画(他也不可能看出其美),相反,低幼图画是在“画”故事,有机趣,容易抓住孩子的眼睛。
  图与文的“互文”关系要把握好,孩子看到一幅画,会有最初的惊叹、惊艳,像我们成人被美(一幅画,有时则是一首曲子)震慑住了一样,这最初的“惊”便是一个孩子被美俘虏、攫住的瞬间,要等这“瞬间”稍稍停顿、静止之后,慢慢地绘声绘色地将相关的故事情节告诉他。且记,孩子在“专注”于某物某事的时候,且不要打断他、打扰他。 (如果孩子对图画感兴趣,妈妈讲故事声音要低,类似于“配音员”;若对故事感兴趣,要指指点点着图画,将兴趣引到画面中来,作一个讲解员。)
  既然是书,要充分利用“翻页”的作用,一本书,在翻页之前,要使故事充满悬念,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觉,那么轻轻一翻,又展开一个新的情景,会使故事奇妙、奇幻无穷。就像过山车,爬至山之巅峰的瞬间坠入悬崖的跌宕起伏感觉,故事也由有惊无险而顿时精彩万分。
  七、最后要在无数次讲述之后,某一次,故意的讲错,如杨红樱的《小红船摇啊摇》开头一句:“小丫在树林里采蘑菇,见到一只蓝色的小鸟在一棵大树下面跳来跳去。”可以说“小宝在……” (让孩子听出有“诈”,然后纠正);树林、蘑菇、一只、蓝色、小乌、大树,下面、跳来跳去,这些地方都可以转换成别的词语,考察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同时,转换的同时,也教会孩子同类词、相关词的运用——如小丫、小宝,是名字,我们可以举出成千上万个不同的名字,周围小朋友名字,每个名字代表一个人。树林、山坡、草地代表场所,等等。
  再如《乌鸦喝水》,“乌鸦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改为“乌鸦饿得眼冒金星了”、“乌鸦困得头晕眼花(东倒西歪)了”。智力书中常有“比不同”,其实听故事找不同是“听力注意力”加强,使孩子专注。
  八、可适当引导孩子改编、续编故事,并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自编故事。前者改编、续编可节外生枝、可狗尾续貂(续狗、续猫,续蛇也无所谓,不在乎好坏,只在于参与了“再创作”)。孩子若能进行改编、续编,等于基本把这个故事“玩”熟玩透了。
  至于自编故事,更充满个人色彩,我想,到此为止,已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小学生在郑重其事、煞有介事地作文了。但对于低幼儿,最重要的是不要郑重其事、煞有介事(除非在根据此故事分角色演剧),要在随意的情境中,舒缓地进行,做到有张有弛。有疾有缓。
  九、要注意细节,关注“细节”,给孩子养成细读、精读、深读而领会、体会的习惯,将来学习不至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