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幼教研究

石林县家庭教育中幼儿智力开发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21日
作者:云南省石林县石林镇中心幼儿园董玉坤     来源:本站原创

 

幼儿年龄的增长过程中,智力的增长需要有适当的环境和恰当的引导。扩大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幼儿共同探讨一些问题,这些会满足幼儿智力发展的需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积极、热情、探索的行为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天然的学校,家长是对子女施加教育影响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文通过石林县幼儿家庭智力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获得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对更好地促进石林县幼儿家庭智力开发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石林县幼儿家庭智力开发的基本情况及其启示

经调查了解发现:石林县的家长学历较高者,教育观念也较新;而家长学历较低者,教育观念较传统。一般认为,民主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但石林县的家庭教育中幼儿智力开发的现状并不乐观。家长们或对孩子过于严厉,或是娇纵孩子,没有较好的民主氛围。相较于家园不能同步教育的孩子而言,幼儿园和家庭之间能达到一致教育的孩子智力发展较强。但90%以上的家长缺乏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我们还了解到,家长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好奇心和探究能力,这对我们改变幼儿智力开发不足的现状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而且,如果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让孩子多看书、多做智力游戏,孩子便有较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影响家庭智力开发的主要因素

1、家长的文化程度

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家长教育观念的不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较多的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到知识,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给予孩子的问题往往只有唯一的答案,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样极易束缚和压抑孩子的创新精神。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把教育看成是一种长期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2、家庭教育方式

不同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的智力发展存在着差异。在“严管”型的家庭,父母常常用严厉的手段来教育孩子,如斥责、棒打、禁闭等。不可否认,严厉的惩罚确实具有某种程度的教育作用,有时候也确实比耐心的说服教育见效快,但它不仅难以让孩子心领神会,往往还会使孩子感到非常压抑,导致孩子产生恐惧感,。常用惩罚,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由此对学习就会厌烦。而在石林县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中,父母就像是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们会经常挤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玩一些有趣的游戏,听孩子讲幼儿园里的趣事;父母有时又是孩子可以信赖的师长,经常注意那些孩子想到的和关心的事情,采用自然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习,对孩子的问题体现出极大的热情,不厌其烦地进行解答,并与孩子一起讨论。父母只是协商者,而不是命令者。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善意地分析利弊,提出建议,使孩子产生自觉、积极、热情和持久的探索行为。

3、家园一致化教育

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不能相互代替。家庭是形成孩子最初的偏好、依恋的最自然的环境。家庭给予儿童的东西是其他任何社会机构都不能给予的。在对石林县一些家庭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父母与教师的直接配合,家庭和幼儿园达到同步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积极性。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幼儿园则是幼儿的第二课堂,只有二者齐抓共管,协同教育,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4、家长对孩子的关注

幼儿会自发地在生活中进行认知、学习,获得感性经验,但这种认识的水平是较低的,因为往往获得的是片面的、零散的,甚至是有错误的知识。教育的责任乃是不适时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幼儿的认识需要。我们的调查了解到,有的家长对孩子给予很大程度的关注,每天与孩子相处时间长,并注意为孩子创造益智的环境。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力发展会比较好。

三、提高石林县幼儿家庭智力开发效果的对策

随着中国家庭中独生子女群体的增加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异常重视。但不少家长由于方法不当,期望值过高,往往事与愿违,苦恼不堪。遗传素质对孩子的智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后天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等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智力结构应该是各种能力都较发达,若智力结构失衡,总体的智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要针对孩子智力结构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实现智力结构的优化。

1、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绝大部分家庭重视子女的智力开发,却忽视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个性品质,如学习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对孩子智力的发展会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树立奋斗目标着手,激发孩子的内驱力,鼓励孩子将来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做一个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其次要从培养兴趣入手,诱发孩子的智力发展,在孩子表现出某方面兴趣爱好时,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加倍培养,力争形成特长,并以此作为指导孩子升学或就业时的参考。

再次要从培养健康的情感入手,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家长要善于向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效地用自己的情感和品德去感染孩子。此外,家长还要从锻炼意志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因为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除了智力、体力外,还与毅力有关。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生活有规律、学习有条理及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最后,家长要从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入手,从小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特征。家长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学习与生活等显性环境,更包括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谈吐、教养、作风等隐性环境。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塑造自身良好的性格,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特征。

2、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

幼儿的创新精神通常表现为异想天开或有违于常人的行为特征,这些都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家庭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起点。在培养幼儿创造天性时,家长首先应知道孩子天性的基本特征,然后再采取多种方法予以激发和培养。

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不同探索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事物的理解和想象,有他们自己的理论、自己的方法、自己的逻辑组合,尽管很多时候不符合成人的逻辑思维。但是,正是孩子们独特的探索方法和“匪夷所思”的方式,才使他们的世界奇异多彩。为此,家长要努力扩大孩子思考的空间,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索,调动他们用多种感官去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一些探究性的游戏活动、感知活动、操作活动,多为孩子们提供适宜的“创造对象”,不要因怕麻烦而剥夺孩子感知操作的权利。

幼儿通过探索、联想之后,喜欢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家长应鼓励他们展示,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并通过评价将隐性的东西明确出来,与孩子一起分享、一起欣赏。如:孩子对不同的声音敏感性很强,尤其是对不同乐器的声音。在家里,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听音乐、看电视,对乐器声音的接受范围是很广的,那么,家长可以让孩子将对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可以将声音画下来,如扬琴的声音用画走楼梯来表示;可以将声音用动作做出来,如二胡的声音像扭动身体。此时,家长一定要肯定孩子的想象,支持孩子有趣的创造表达。

                                                             编审:陈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