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角色游戏与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15日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少梅 段淑君     来源:《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第9期
 

角色游戏是儿童运用模仿和想象,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体验着现实角色的感受,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体验,加深对自己现实角色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性别角色行为意识,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的影响。可见,角色游戏是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发展良好性格品质的重要途径。但在角色游戏中,怎样做才能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一、改变教师传统性别角色观念,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尝试不同性别的角色

角色游戏强调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但教师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往往占据支配地位,从内容的选择、角色的分配到游戏中的行为,无不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积极应用现代性别教育观念(现代性别教育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特点不完全是天生的,也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让两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给两性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消除一切阻碍两性发展的因素,通过教育培养兼有两性优秀品质、和谐发展的人才),让幼儿有平等的体验不同角色的机会,给幼儿因性别差异带来的性格缺陷以补偿。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改变传统的角色期待,发挥自己在游戏中的指导作用,适当对幼儿的游戏角色进行分配,丰富幼儿的角色体验。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可以让男孩子当“妈妈”做家务,女孩子也可以“上班”;在“警察与小偷”游戏中,可以让女孩子做“警察”,男孩子做“小偷”,让幼儿扮演异性角色。幼儿通常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都会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规范,以角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可以培养男孩子所缺少的细致性和敏感性,培养女孩子所欠缺的坚强、勇敢等品质。

二、教师为幼儿的角色游戏提供有准备、可供选择的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必备,也是影响游戏进行的重要因素。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性别意识包含在行动中,按传统的角色价值观选择游戏材料,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性别意识。因此,教师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中,要尽量克服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淡化性别差异,为幼儿提供中性化的游戏材料,减少隐含在材料中的性别倾向意识,使幼儿性格全面发展。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提供给幼儿做饭用的围裙,教师可以选用比较中性的颜色,而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花色、粉红色等,使幼儿可以有平等的机会去尝试更多的角色,使幼儿在广泛的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三、教师及时强化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体验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直接强化、模仿和观察学习是幼儿性别角色获得的基础。当幼儿的某一行为或通过观察看到某人的行为得到适当的正强化后,便会提高这一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形成习惯;而不合适的行为得到负强化或惩罚后,便减弱或消退。

在角色游戏中,根据幼儿的性别差异,让幼儿担任不同性别的角色,可以培养幼儿完善的性格品质。教师在游戏结束时,可以评价幼儿的表现,夸奖扮演“反串”角色的幼儿,这将对其他幼儿产生一种影响。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心理,这样可促使更多的幼儿积极加入相反性别的角色扮演中,也可以减少饰演反性别角色的幼儿在同伴间的孤立状况。

幼儿期是幼儿形成性别意识、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通过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在这一时期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与完善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