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研究会工作 > 总会工作 > 灾后救助

灾变后如何帮助您的孩子(家长版)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27日
    来源:本站原创
    亲爱的家长:在经历了这次的大灾变后,孩子们会产生的反应有很多?以下提供的资料,是参考美国心理学家们的经验所撰,,有些孩子虽然目前看来很好,却可能在灾后数周或数月表现出来。一般而言,孩子的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若孩子持续出现这些反应超过三个月甚至半年,请您与各地的精神医疗团队联络,若您目前有任何疑问,请您拨台大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的心理复健服务专线080-080990,由我们来和您一同解决问题。
 
婴幼儿篇(0-2.5岁)
 
  
可能的创伤反应
睡眠与如厕时间的错乱
对大声或不寻常的声音、震动有惊吓反应;过度警觉
僵直(身体突然不能动)
急躁,无缘由的哭泣
丧失已习得的语言与动作能力
退缩、害怕分开,黏着家长
对造成灾难相关的事情(如影象或身体感受)有逃避或警觉反应
家长的处理方式
维持孩子在作息与饮食的规律性(如每天有固定散步睡觉吃饭的时段)
避免不必要的暂时分离
提供额外的安抚活动(如睡前陪孩子更多的时间,唱歌或说故事等)
预期孩子有暂时的行为退化;勿过度担心
协助孩子用简单的话说出他内心复杂的感觉;在闲谈中让孩子用简单的话将事情说出来
就地取材,给孩子简单的游戏道具(如石头、沙子,使用过的筷子等),让他能把灾难有关的害怕感受玩出来
编译自Monahon(1993)
  
 
  学前幼儿篇(2.5-6岁)
 
  
可能的创伤反应
重复说与灾难有关的事情
明显的焦虑与害怕
退缩或静默不语
日常的行为退化到较小年纪的模样
与父母分开时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
失去对活动或游戏的兴趣
睡眠失调:做恶梦、害怕夜晚、梦游、害怕入睡或夜里没伴
对死亡或灾难的原因了解不清
对灾难有神奇的解释
对灾难有某些视觉的影像与不愉快的记忆,挥之不去又不能表达自己的痛苦
对灾难周年纪念、节日的哀悼或烦乱反应
家长的处理方式
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事件
在对话中接纳并协助孩子说出强烈的感情
能预期并了解孩子的退化行为,然而仍应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礼节并遵守常规
严格限制会造成伤害的活动(如到灾区去玩)
不要随意离开处于害怕中的儿童身边
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作息
必要时提供夜晚的安抚措施:如睡前开盏小灯、让孩子拥有软质布偶等
就地取材,给孩子简单的游戏道具(如石头、沙子、使用过的筷子等),让他能把灾难有关害怕感受玩出来
  
  
 
    学龄儿童篇(6-11岁)
 
  
可能的创伤反应
重复叙述创伤的经验
明显的焦虑与害怕
对灾难后特定事件的害怕
害怕灾难再度发生
不想要的视觉影象与创伤记忆挥之不去
在学校不易专心学习,成绩下降
日常的行为退化到较小年纪的模样
特别退缩、静默不语或特别难管、不听话
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睡眠失调:做恶梦、梦游、不易入睡
抱怨身体疼痛,或查无原因的病痛
对灾难周年纪念、节日的哀悼或烦乱反应
家长的处理方式
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事件
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对害怕的感受
不要随意离开处于害怕中的儿童身边
允许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来面对害怕:读故事书、听故事或音乐、半夜作恶梦时有自己喜爱的东西陪伴
预期在学校的表现会暂时下降
虽了解孩子的退化行为,然而仍应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礼节与遵守常规
倾听孩子对灾难事件的误解,特别是那些自责或奇特的想法
循序渐进的协助孩子产生对灾难事件的真实看法
逐步让孩子能重新掌握他自己原可自理的生活步调
 
 
 
 
青少年篇(11-18岁)
  
 
可能的创伤反应
灾难引发的失控行为:如从事危险的行动(拼命入灾区抢救生还者)
努力不表露出异样情绪,如哀痛、罪恶,羞愧等
为避免面对内在伤痛,因而逃避而从事许多外在的活动
容易发生意外
睡眠与饮食失调
发现自己对灾难的影象与记忆挥之不去,并烦恼不已
产生忧郁、退缩及悲惨的世界观
个性改变,与父母或亲人的相处方式改变
为逃避因灾难产生的创痛与记忆,从事拟似大人的行为(如结婚、怀孕、退学,切断与旧友之间的关系)
害怕长大,需要家人的呵护
家长的处理方式  
鼓励青少年和家人或亲近的大人谈谈对灾难的经验与感受
让孩子知道出现这些强烈的哀痛、罪恶,羞愧等的反应都是正常的
协助孩子寻找一些能带给他们成就感或建立自尊的活动
鼓励孩子去从事运动和舞蹈
注意青少年在家中、学校以及同侪间的行为
协助青少年了解“灾难会造成心理创伤”的事实,并知道需要时间来克服
不要急着做重大的决定
当出现忧郁、易出意外、鲁莽行为,以及个性改变的迹象,加以关心及了解,必要时寻求专业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