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让游戏塑我们的未来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03日
作者:沈岚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一个关于儿童游戏的会议应当如何?充满缤纷悦目的色彩、愉快玩乐的气氛,还是富有童趣的活动和热情四射的人?在香港召开的此次国际游戏大会上,所有这些你都能感受到,而你还能更多感受到与会者对于儿童游戏的关注和执著。
 
    每个人都承认儿童需要游戏,游戏对于儿童具有莫大意义,但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上、行动上轻视和忽视游戏,已经成为一种在整个社会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游戏困境”。我们从各方参会者的发言和会后交流中感受到,东西方概莫能外。正如会议嘉宾北师大刘焱教授在报告中所说,游戏在理论上受到推崇,但是在实践中并不占优势。
 
    此次年会上,中西方代表充分交流了时代变迁下儿童游戏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各自的实践心得,希望通过各自的努力为儿童塑造更美好的未来,其中反映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儿童游戏怎么了?
 
    所有与会代表,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都普遍感受到了世界大趋势对于儿童游戏的影响——日益增多的现代建筑减少了儿童自由玩耍的自然空间,挤占了儿童的游戏场地;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沉重的学习压力,剥夺了儿童充分游戏的时间和机会;迅猛发展的高新科技、网络技术,引诱着儿童远离伙伴、远离体验,沉溺在虚拟空间中。来自日本的木下勇教授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一项历时二十多年的城市游戏地图的研究。从根据四代人描述的游戏场地所描绘的城市游戏地图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城市化发展给儿童游戏空间带来的巨大挑战。
 
    正因如此,大会将“蜕变世界中的儿童游戏”作为会议的主题,希望重新唤起各界对游戏的重视,探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支持儿童游戏。
 
    谁来保障儿童游戏?
 
   “谁来保障儿童游戏”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似乎谁都有责任。但是,复杂的现实情形是,似乎没有谁在真正具体负责。在国内,游戏更多被认为是附属于教育活动的内容,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学龄儿童的休憩权利而被讨论着,因此有关游戏的议题经常出现在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会议中,往往由教育工作者出面呼吁。
 
    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儿童有充分享受游戏和娱乐机会的权利,各种游戏娱乐必须与教育保持同一目的,社会和主管机关必须为促进儿童对这种权利的享有而努力。”该宣言对儿童权利的阐述,意味着全人类、全社会对儿童游戏的关心爱护是责无旁贷的,儿童游戏的保障需要多领域的参与。儿童需要更多的游戏机会和时间,这需要政策制定者给予政策保障,需要游戏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提供更丰富的游戏机会;儿童需要安全自然的游戏空间,这需要城市规划人员以及游戏场地设计师乃至设备供应商的共同协作;儿童游戏对于教育和发展的价值需要更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来提升,需要更多媒体参与来广泛宣传。保障儿童游戏权利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涉及到不同领域人员的合作交流。
 
    正如此次会议的目的,希望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医护人员、游戏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医院游戏师、玩具设计师及供应商、图书馆管理员、学校教师或助教、辅导员、教育心理学家、游乐场供应商或监督员、景观设计师、建筑师、资讯科技人员、工程师、政策制定者、学者及家长,充分交换意见和知识,并分享不同国家和文化对游戏的实践心得。
 
    来自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的Trudy Maria Tertil从专业城市规划人员的角度,介绍了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都市中游戏场地的现状以及人们对游戏的不同认识,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城市化进程中游戏空间缺失的关注和焦虑。美国游戏器具设计师Boushh在分组会议上则通过最新的脑科学研究以及有趣的互动游戏,阐明了游戏场地设计应该促进儿童脑神经发展的观点,并提出了具有冒险元素的游戏场地的若干原则。香港宣明会的社会工作者介绍了他们在云南和甘肃等内陆地区开展的以提供儿童游戏机会、提升游戏观念、培训游戏技巧为目的的一系列公益项目成果。来自德国的游戏工作者则展示了在公园内以可移动的栅栏为平台,如何为儿童提供更多游戏机会和内容。英国游戏工作者则带来了他们为保障儿童游戏权利对政府政策制定、实施方面的指导等成果。
 
    所有这些分会场的报告提示一条重要信息:关注游戏并不仅限于家长或教育工作者,需要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合作,需要对游戏不同角度的研究和实践,也只有通过这方方面面的合作交流,才能确实做到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利,才不会遇到口头上重视、实践上却处处受挫的情况。
 
    学前儿童的游戏是什么?
 
    本次会议关注的是儿童游戏,涉及的范围包括学前以及青少年阶段。因此,与学前紧密相关的议题更多的是来自中国的大陆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幼儿园中对游戏的理解,对游戏课程的实施。例如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的两位老师分别介绍了台湾婴儿日托中心摸索出的游戏课程,以瑞吉欧方案为基础,在幼儿园中利用不同媒介让孩子充分表达的尝试,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李林慧介绍了对学前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的研究。
 
    正如刘焱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所说,学前期是特殊的“游戏期”,游戏应当是0—6岁儿童的基本生活。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学前教育似乎是儿童游戏唯一合法的“栖身地”。“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为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
 
    刘焱教授同时也提到,游戏与不同年龄儿童的关系是不同的,正因为游戏对学前儿童具有特殊的发展价值,“仅仅从休息和闲暇的角度来看待学前儿童游戏权利的性质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学前教育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游戏困境”问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具有现代化背景的特征。只有各方提升对游戏的重视,更深入认识到游戏对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价值,才能让学前儿童真正在游戏中获得健康成长。
 
    今天,政府和公众的目光集中在相对严肃的议题上:人口老龄化及健康问题、战争和地区冲突、失业和贫穷。相比之下,游戏这个看似轻松的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今天的儿童是未来的希望,是创造未来的生力军,让他们在游戏中充分成长,感受爱与自由,也正是在塑造我们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