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教育特色

立足本土,为农村幼儿提供适宜学习与发展的物质环境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27日
    来源:贵州省“贯彻《纲要》行动计划”研究组
 
    贵州省属我国西部高原山区,是一个边远、贫穷的内陆山区省份,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等4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4.7%。
 
    我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比较缓慢,教育质量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
 
    1.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由于贫困、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政府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上,无论是在经费保障还是在行政管理方面都无暇顾及幼儿园,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幼儿园园舍设施简陋、陈旧,教室小,孩子多,缺桌椅、缺教玩具和操作材料,没有独立的活动场地,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等。
 
    2.幼儿园在思想观念上一方面存在“等、靠、要”思想,总是被动地等待政府投入,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园舍陈旧,等待政府改善;新建了教学楼,又等政府投资添置设备、购买玩具等……另一方面,害上了“城市病”,认为利用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来自制设备和玩具就是“老土”,跟不上形势。因此,操场的水泥地要铺上海绵,户外玩具要买成品的,孩子的手工纸也要购买高级的等。
 
    3.为了生存和提高幼儿园效益,错误迎合家长的要求.以传授知识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以“读、写、算”为主,在教育活动中严重忽视幼儿的个人兴趣、交往需要、情感体验等。
 
    一、确定目标,为贯彻《纲要》找准切入点
 
    面对差距和诸多困难,广大的农村教师们对贯彻落实《纲要》产生了畏难情绪:这些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目标和要求适合农村吗?我们的条件太差,能把《纲要》贯彻好吗?
 
    为了使广大的农村幼儿教师树立信心,能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纲要》,课题组把立足本土资源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作为切入点,以建设一个省钱的、平民化的适合本地区的农村幼儿园为宗旨,从而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能反映农村的特色,使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也使幼儿有目的地、更多地接触周围环境,使贫困地区的儿童享受到高质量的早期教育。
 
    二、采取为农村幼儿园办实事的方式,引起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
 
    在贯彻《纲要》初期,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多数人员不太理解,认为没有充足的资金,谈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采用为农村幼儿园办实事的方式,在城市的幼儿园开展以“情系农村的明天”为主题的捐赠活动,为农村的孩子们捐送了上百件的图书、玩具和生活用品,定做了崭新的桌椅。教师们亲自到农村幼儿园、学前班指导教师创设环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当地的政府,使他们对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搞好幼儿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幼儿园工作也有了热情,能坐下来认真听我们的教研员汇报工作,并亲自下到幼儿园进行调研,了解教育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认识到为孩子创设环境,使孩子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和空间,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和成长,正是切实贯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纲要》的具体举措。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幼儿教育的进程,使农村幼儿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获得全面改善,幼儿园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学前班,教师们利用教室后面的一块空地,将旧轮胎埋在地里供幼儿钻爬,在两棵树的中间夹一个轮胎,既可攀爬,又可以纵跳……有的幼儿园利用小学换下来的旧凳子做滑轮车,充分利用校园里种植的棕树,用棕树皮自己搓绳子做攀登架,用棕叶给孩子们作编织材料,用棕籽片做绘画笔等。他们还提供了许多在农村就可以就地取材的材料,如竹子、松果、稻草、玉米、木屑等给孩子们使用、研究和探索,孩子们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因此,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各级政府是责任的重心,因为政府有着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在人力和财力方面能给予保障,在事权、人权和财权方面易于统一。
 
    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社区人力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安全的教育物质环境
 
    为了保证孩子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乡幼儿园紧紧依靠县教育局和乡(镇)、村两级干部的力量,由政府出面,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改善园舍。在乡政府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由教辅站筹措到一些资金,这些资金由教辅站统筹管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将有限的资金与当地的木料、河沙、石头、轮胎等资源和废旧材料合理搭配运用,组织小学的男教师和家长自制教玩具,给全乡幼儿园、学前班分别配备了自制的沙池、滑梯、浪船,翘翘板、秋千、攀登架、篮球架、石磨、对窝等大型户外玩具。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我们虽然贫穷,但我们很快乐。
 
    四、利用社区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丰富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
 
    教师们还利用社区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以形成适宜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如,蜡染、龙灯、钱杆、芦笙舞、竹竿舞等。这些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家认识到过去被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教师们懂得了要创建高质量的农村幼儿教育,不是只有花大钱才能办好的,而是要通过自身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农村幼儿教育。这才是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
 
    为了让千千万万贫困地区的儿童都能享受到学前教育的幸福,我们将继续努力,用心做好让农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让孩子们的笑脸更灿烂。
 
    点评:
 
    贵州是一个边远、贫穷的内陆山区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为该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我们高兴地看到,他们并没有因为条件差、困难大而放弃努力,或等、靠、要别人施以援手,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尝试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农村幼儿教育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他们开展的城市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的结对支持与帮助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特别是城市幼儿园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承担了额外的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给农村教师提供了学习观摩和提取新信息的场所。农村有着自己在自然资源方面的便利的条件,但教师如何合理、充分地运用这些资源是我们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他们因地制宜,将有限的资金与当地的木料、河沙、石头、轮胎等资源和废旧材料合理搭配运用,并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如小学的男教师和家长来帮助自制游戏场地与教玩具,自制了沙池、滑梯、浪船、翘翘板、秋千、攀登架、篮球架、石磨、对窝等大型户外玩具,为孩子们创设了丰富的、安全的教育物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