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新探——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观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12日
作者:张新立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 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观能直接说明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儿童游戏是由儿童生命历程的本性决定的,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儿童游戏的发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是儿童认识、发展、锻炼自身的天然需要,同时也是儿童为满足不断的身心“刺激—反应”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儿童游戏的本质特点在于游戏是儿童在不可控制和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自我控制感和一定程度的确定性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儿童,游戏,生理一心理观
 
    儿童游戏普遍存在于各民族和各文化之中。国外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游戏具有“真正的文化普遍性”(true cultural universal)。这意味着,无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发展如何,自然条件如何,社会制度如何,经济生产状况如何,儿童都会发现时间和材料,生发和开展自己的游戏。当然,他们游戏的方式和内容会有不同。由此看来,儿童游戏的发生必然有其内源性。这种内源性不外乎是儿童的生物性本能所在,或者更为具体和准确的说,是受儿童生理和心理本质规定的,可以名之为儿童游戏的生理一心理观。
 
    一、儿童游戏的发生
 
    人要生存和生活下去,有两个前提,一是对自身的认识和锻炼,二是对外界的认识和改造。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外界,达到与外界的和谐。要实现这两个前提,在最初,也就是在个体幼小的时候,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有很多儿童游戏,并没有教师的指导或成人的帮助,就自然存在于儿童社会中。这种自发性和原发性的儿童游戏表现出更多的游戏本质特点,它们实质上是儿童自发而自然地对自身的探讨和认识,具体地说就是对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生理性探索和锻炼,同时,也认识和发展了自身的心理机能。
 
    人的身体就是人最早和最自然的玩具。在人对自身的玩弄上,可以说,人既是游戏的主体,也是游戏的客体。人体所有的器官和系统都可参与游戏或者作为游戏的对象,由此发挥着认识、发展和锻炼自身机体的作用。
 
    以感官系统为例:在儿童自发和原发的游戏中,涉及听觉的有“打响炮”(把植物茎秆烧着,在地上摔打,产生爆裂声)、摔泥凹凹(把潮湿的泥块揉捏成凹形,如手掌大小,摔在地上,泥块爆裂有声)。有关视觉的游戏就更多了,可以说各种游戏都离不开视觉的参与。比如打弹弓,弹石子等。至于触觉、动觉、机体觉、平衡觉,在那些捉人游戏、泥塑游戏、倒立、踩高跷、爬树等等游戏活动中都要运用到。儿童在过家家时烧火做“饭”,就有味觉和嗅觉的参与。儿童还可以找到动用嗅觉的游戏。如撒尿和泥玩,烘烤野味吃,都起到了利用和锻炼嗅觉的作用。还有一种儿童游戏,没有名称,它主要利用嗅觉。这个游戏就是儿童先暗自将两只手的手背互相摩擦,不知什么原因居然能够摩擦出比较难闻的味道,然后迅速而偷偷地放到别人的鼻子上,让别人闻而取乐。
 
    以身体机能方面为例:从头到颈,儿童可以玩顶牛或顶羊;利用脸上的器官,儿童可以玩“做鬼脸”或者“打鼻子打眼”的游戏;从肩膀到胳膊、腕部、手掌和手指,儿童可以玩抬花轿、扳手腕、碰豆豆、捡石子等游戏;从胸腹到后背和腰部,儿童可以玩翻扁担、背口袋、拔萝卜等游戏;从臀部到大腿、小腿到脚趾,儿童可以玩梭坡坡(类似于滑滑梯的游戏)、斗鸡、滚疙瘩(双臂交叉用双手扣住双脚大拇趾,身体缩成团,从松软斜坡上滚下来)等。因为儿童需要表现出对生殖器官的认识和潜在锻炼,所以,尽管对性器官的逗弄和自我摆弄常常遭到成人禁止,但仍能看到孩子在两小无猜时的性游戏,甚至直接用会阴部和生殖器做游戏。如斗草游戏中的“草卜”(儿童把三棱草撕开看其形状,再对孕妇生男孩生女孩的游戏性占卜)、娶新娘、抬扁担(骑跨在扁担上由别人抬着走)、骑竹马等等,都含有认识和锻炼会阴部和生殖器官的作用。此外,只要条件允许,儿童甚至会发现用头发做游戏的乐趣。泰勒·何德兰曾记载了发生于1909年的“甩辫子游戏”(时当清末,男孩子要留一条长辫子)。”那是儿童将辫子旋转起来,互相抽打取乐的游戏。
 
    以上的探讨看似分生理系统的,实际上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每种游戏都会牵涉到各个生理系统,只不过是某个系统或某几个系统表现得更为明显罢了。人本身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在游戏中各个系统都能得到直接或间接发展上的收益。同时,人的身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游戏,儿童不断地认识、发展和锻炼自己的身心。
 
    儿童在游戏中,自然产生着对外界的认识和改造。他们知道了他们玩耍对象的各种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器物作为玩具。在玩耍过程中,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发育,意志得到锻炼,性格得到培养,社会性得到发展。这些方面的论述很多,在此不再赘述。由上述探讨,我们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发生,实质上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是儿童认识、发展、锻炼自身的天然需要。它是先天地被人类本性和儿童的天性所决定的,是生命原动力和生物本能驱动的结果。
 
    二、游戏与人对身心“刺激一反应”活动的需要
 
    如果说,儿童游戏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是为了认识和锻炼身心机能而自发的行为,那么,在生理和心理发展已经成熟的成人那里,为什么也会出现游戏现象?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从成人身上找到游戏存在的理由,则有可能加深我们对儿童游戏发生的理解。
 
    实际上,人是需要刺激的动物,人需要刺激引发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动,继而才能维持自身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才能成为完全和正常的人。假如让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处于完全的静止状态,那反而是人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世纪5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柯格尔大学进行的一项感觉剥夺实验,充分说明了人对刺激、对自身生理和心理活动的需要是多么急切和重要。”实验人员当时付给大学生被试以每天20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多美元)的高报酬,让他们单独进入一间小隔音室,要求被试持续地躺在一张舒适的帆布床上不做任何事情(进餐和上厕所除外)。房间虽有灯光,但被试带着半透明的护目镜,看不到东西。他们的手和胳膊带着护罩,以防他们触摸任何物体。同时,还用空调机和电扇单调的嗡嗡声来屏蔽外界的任何声音。起初,有的被试大睡特睡,有的被试还想利用这个空闲思考自己的功课,但他们很快就受不了这种实验情境,没有哪个被试能坚持到两三天以上。在实验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被试们感到无聊和不安,思维过程明显紊乱,智力测验成绩严重衰退,常常做白日梦,有人甚至出现了活跃的幻觉,其生理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包括脑电波的异常变化。简而言之,感觉剥夺往往导致人的活动的全面失调,使被试烦躁不安,不管自尊和酬金等方面的受损,都会很快通过床头的警报按钮,发出“立即释放”的信号而结束实验。
 
    在这个经典实验之后,心理学家又陆续做了多次的感觉剥夺实验,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人们需要刺激,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但是在对刺激的变化和量的需要上存在个体差异。凹另外,如猴子之类的较高级动物和人一样,也有好奇心或者说探索新鲜刺激的需要,摆弄或操作新鲜事物的需要。而且,这种摆弄并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诱导或强化。也就是说,这种摆弄本身带来的某种情绪或认知方面的愉快,就足以使猴子或人类儿童持续他们的活动了。
 
    游戏就是人的身心接受刺激和给出反应的一种方式,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成人在社会生活中要为衣食住行、传宗接代而奋斗,他们应付着各种各样的刺激,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如果有了闲暇,无事可干,他们就会借助游戏作为“刺激一反应”活动的方式。孔子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若没有生活的压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对人来说太难了!因此得找点什么事情让“心”用起来,玩玩六博和下下围棋总比没事要好一些。后人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一般只停留在“玩玩总比吃饱了没事干好”,只有钱穆先生对此解释得准确:“本章甚言人心必有所用。”无论何种社会,儿童相对来说不必对生活的艰难负责,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用游戏的方式来寻求和应对刺激,以满足身心对“刺激一反应”活动的需要,从而发展自己的身心。所以,早期的游戏研究者格鲁斯(Karl Groos)曾说“动物年幼,所以它们可以游戏”(“Animals are young so that they may play")。
 
    由上述探讨,我们可以说,儿童游戏实质上也是儿童为满足不断的身心“刺激一反应”活动需要的自发行为。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是如此,只不过儿童表现得更为充分罢了。
 
    三、儿童游戏的本质
 
    对游戏的本质特点,已有多种议论和探讨,仅以我国当代的一些论述为例:春水曾经提出,游戏是手段与目的内在统一的、自足的活动。生命体的游戏是生命主体以自身活动为内在手段直接达到内在目的的活动,即自足的生存适应活动。游戏的内在手段,就是生命主体运用自身身心功能的活动。而游戏的内在目的,从客观上说,就是生命主体:身心系统的稳态存在与发展。这是从游戏对生命体的生存意义出发做的总结。闫守轩则提出,游戏的特点有多种: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非功利性。毛曙阳在总结了前人对游戏特点的论述后,认为目前就游戏的特征已达到共识的有以下几条: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所引发的;重过程不重结果;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却具有潜在的功利性;游戏者积极的参与等。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游戏的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但尚有欠缺。从对人类本性更深刻的认识上看,从儿童游戏的生理一心理观来看,游戏还具有下述两个本质特点:
 
    (一)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活动需求的支配下,通过游戏寻求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感
 
    从儿童离开母亲的子宫开始,他就来到一个他不能控制的世界。即使我们长大成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也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只能积极地既改造它也改造自身,从而与它达到适应与和谐。换句话说,我们是被控制的,被世界所控制。但是,我们又竭力想摆脱这种被控制感,发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来寻求自己的自由,也就是寻求一种自我控制感。
 
    哪里才能寻求到自由呢?哲学家告诉我们,当我们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我们就能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跃进了。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是人类的一个终极理想,人类只是处于这样的过程中而无法彻底达到这样的状态。客观世界在不断变换和发展,人的主观世界也在不断变换和发展。即使在某一时刻所有的客观规律都被我们找到,一个似乎可以预期或控制的外部世界又被我们不断变换的主观世界弄得面目全非。我们逃脱不了被控制的命运。当然,这并不否认人们可以在某时某地得到局部的控制感。比如,我们人类和儿童,就可以在游戏中,通过生理和心理活动,找到一种逃脱被控制感的途径,找到自我控制感。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孩子在游戏中给“生病”的布娃娃打针。他们可以安慰布娃娃说,不疼,一会儿就好了。我们禁不住会哑然失笑。实际上,这就是儿童尝试着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寻求对生病打针和痛苦的一种控制感。当今西方正在利用儿童游戏,对儿童心理创伤进行游戏治疗。一个遭受过性虐待的7岁女孩阿什丽时常做有关吸血鬼的噩梦,在治疗人员的帮助下,“阿什丽决定,如果她将水泼到吸血鬼的身上,它就会熔化掉。她在图中描绘自己将一大桶水倒在吸血鬼的头上,吸血鬼就融化成一堆泥土……阿什丽叫她的母亲给她买了一把水枪,放在她的床边。”从此以后,阿什丽的噩梦就显著减少了。应该说,这种治疗方法正体现了游戏能带给儿童一定自我控制感的本质特点。
 
    虽然在游戏中,由于游戏者的身心极度投入,使得游戏者在表面上看来是被游戏控制,但实质上,一种游戏的规则是人为定下的,它的参与者是我们主动选择的,它的结局也是我们可以争取的。这就是说,我们可以决定和控制游戏!或者说,即使我们将自己置于游戏的控制中,它也是我们心甘情愿的选择,是在我们控制下的被控制感。
 
    (二)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活动需求的支配下,通过游戏寻求一定程度的确定性
 
    世界脱离我们的控制而存在,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导致了绝对的不确定性。但是,就某个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而言,就有了相对的确定性。实际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变换的世界。不确定性使我们无所是从,我们要寻求一种确定性,尽管它只是某种程度上的确定性。我们更在意寻求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在发挥作用,从而使我们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经过寻求而直接达到确定性,或者我们可以总是处在那种确定性之中,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则会因为没有“用武之地”,而使这种确定性变成无聊和乏味的东西。人总是徘徊在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之间的动物。在游戏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变化,发现从不确定性到相对确定性的途径,以及从无聊和乏味的确定性中逃脱出来的途经。
 
    以打陀螺游戏为例:我们知道这个陀螺在打的时候能够旋转,但是,它究竟能否旋转,旋转的力度和持续时间如何,此中既有不确定性又有确定性,或者说,是种不确定中的确定性。旋转性是一种相对的确定性。在旋转过程中,陀螺有可能停止,使旋转的确定性由此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我们的陀螺加工得不好,或者打得手法不对,这个陀螺就会回。到它原先的确定状态——歪倒一边、停止不动。我们给陀螺的力量使得它既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中,又在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之间变动。这使我们人类着迷,使我们儿童着迷。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打陀螺游戏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且至今未衰,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它能使我们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徘徊不已。
 
    具有绝对确定性的游戏没有人玩,甚至也不能将其称为游戏。确定性中必须有不确定性,才能使游戏进行。如果没有教育、表演、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参与,成人一般都不会喜欢玩儿童爱玩的游戏。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成人对自身或外界的控制感不需要从这个游戏获得,游戏的相对不确定性已经被成人的力量(他的生理和心理的力量)破坏掉了而成为绝对确定性。成人不玩儿童的游戏或年长儿童不屑于年幼儿童的游戏,就是因为这种游戏已经丧失了不确定性,没有了对确定性的寻求过程,也就会因为没有刺激而变得乏味!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游戏才能进行下去。可以说,正是因为游戏过程和结果中存在着相对确定性和绝对不确定性,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才能施展开来,使人们在游戏中乐此不疲。
 
    事实和观察都证明,人类对不确定性带有极强的喜爱感和征服欲。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甚至巫师的占卜打卦,都带有这样的表现。不确定性带给我们的是新鲜的刺激和探索的要求,给我们留下寻求相对确定性的余地,这吻合成人本能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也吻合儿童本能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四、结语
 
    儿童游戏的生理一心理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它能直接和补充说明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儿童游戏是由儿童生命发展历程所决定的,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儿童游戏是儿童认识、发展、锻炼自身的天然需要,是满足其不断的身心“刺激一反应”活动需要而产生的自发行为。儿童通过游戏寻求着自我控制感,且通过游戏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求一定程度的确定性。进而言之,儿童游戏是无法禁止的,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儿童的生活环境如何,在儿童天性的引导下,在儿童生理一心理的天然需要下,儿童总会生发出适合于他们的游戏并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