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幼儿自我创设游戏活动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发布日期:2007年08月21日
作者:付小平吴钦     来源:义乌市商城幼儿园
    
 
    教育学家马斯洛认为:“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作用之所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每个孩子都爱做游戏,都有强烈的游戏需求。近年来,广大教师都十分重视游戏的开展,而对幼儿的自我创设游戏却不够重视,其实幼儿的自我创设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自我创设游戏的组织结构较松散,具有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场地和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伙伴及游戏内容,就可以使幼儿获得经验和满足,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就能极大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提高幼儿自我组织能力和幼儿间的交往能力,也使我们充分看到了自我创设游戏中存在的教育契机。
 
    一、当前游戏中存在的两种倾向及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种以为自我创设游戏是完全由幼儿选择内容进行,教师不需要给予任何指导和帮助。在游戏时让幼儿随心所欲,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也放任自流,对游戏活动不闻不问,教师处于旁观者的地位,使游戏成了一种无计划、无目的活动。
 
    另一种则认为不论是什么游戏,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当幼儿表现出不感兴趣或自主创设某些其他活动时,教师立即制止,强迫幼儿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游戏,使幼儿处于一种受约束、被强制的氛围中,丝毫体验不到游戏的乐趣,剥夺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阻碍了幼儿主体化的发展。
 
    这两种倾向产生的不良影响:
 
    第一种,幼儿在游戏中,由于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指导,使幼儿不能明辨是非,缺乏行为约束,幼儿表现为散漫,自由、我行我素,致使正常的教育活动不能良好地开展,幼儿对游戏的感受力减弱,游戏的能力下降,同时,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不良行为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制止和干预,易被其他幼儿所模仿,产生一些连锁反应。
 
    第二种,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建立在以权威教育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主导,幼儿被动地执行,幼儿的权利,兴趣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由于受教师的干扰,支配和压抑过多,幼儿对游戏表现为“呆板”、“听话”、没有主见,对克服障碍畏缩不前、懒散、依赖、处处需要成人的帮助、照顾。有部分幼儿表现为顽皮、对立、抗拒等,同时,在学习上往往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由此可见,教师的过分束缚和放任自流都将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在碍于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的“教导”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自主行动进行活动的后果,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使我们的幼教事业向更高一层阶梯迈进。
 
    二、幼儿自我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
 
    (一)提供各种材料,创设多种活动区
 
    创设多种活动区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创造能力游戏的空间。让幼儿有充分选择活动内容的自由。我根据活动性质把活动区分为两大块—-静音区与闹市区。静音区主要放置一些幼儿能安静操作的物品。如手工、绘画、图书、插塑玩具等;闹市区则相反,主要放置一些幼儿能进行交往活动的物品。如:进行农贸市场、理发店、食品街等活动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同时允许幼儿在两个活动区随意走动。因为幼儿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活动,故在游戏中没有丝毫压力,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活动区域中,在活动中表现出真实的动机、兴趣、情感等,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二)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活动器具
 
    为了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我们提供一些废旧物品,让幼儿自己动手去操作,鼓励幼儿一物多玩,让幼儿有充分动脑、动手的机会,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在主动寻找材料制作替代玩具时凝聚了智慧和力量,满足了自我表现的需要,体现了成功感。我们在室内放置了旧挂历纸、纸盒、纸箱,让幼儿用挂历纸做帽子,裁剪成围裙、设计各种服装,把纸盒纸箱挖洞拼建,布置成小房间;收集各种形状的木条、木块,让幼儿拼搭成飞机、汽车、坦克等。同时,我们还发动家长带各种废品入园,让幼儿充分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如在果奶瓶里装上石子,用胶布封住封口即成摇铃;用松紧带将数个饮料瓶串连,制成拉力器等。这些物品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有时候一根棒子在他们眼里都可以成为一件不朽的高级玩具。所以,教师只要在室内放置一些成品或半成品,幼儿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把这些物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三)隐性指导,适度评价,提高游戏质量
 
    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在提供给幼儿适量的材料,空间和时间时,还要注重隐性指导,可以在游戏前或游戏中,说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当游戏开展顺利时,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免破坏幼儿游戏的兴趣、思维和创造力。当游戏中出现不顺利的问题时,不能包办代替,而要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进行游戏,如在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时,刚开始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几个人协调不好,这个给娃娃喂饭,那个也来喂饭,几个幼儿同时争抢着给娃娃喂饭。这时,教师就帮助说:“我们大家来个分工,你给娃娃做饭,你给娃娃喂饭,她给娃娃做新衣服,好吗?”然后由幼儿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分别去进行。而教师则在幼儿协商分工后就可以悄悄离开了。让幼儿自己去创设游戏。在幼儿自我创设游戏进行中和结束时,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地方,如:想象力方面,游戏时与同伴相处好的地方,在游戏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能遵守游戏规则等点点滴滴给予及时的、适度的、积极的、正面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更高,积极性更好,能让幼儿在游戏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自我调节,促进良性循环,使幼儿自我创设游戏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积累游戏经验,提高幼儿组织交往能力
 
    游戏经验决定幼儿开展自发游戏的成功与否,幼儿的游戏经验,直接影响幼儿能否将游戏进行下去,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幼儿对自己较熟悉的游戏,进行得非常好,能够协调好角色之间的关系,游戏的兴趣很高,玩得非常投入。而对一些较陌生的游戏,如:医院,孩子由于经验不足,不知道医生与护士的具体职责,更不了解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因而游戏开展得不顺利,玩得乱糟糟,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周围的事物,平时还用讲小故事的形式来介绍一些事物的特点,让幼儿从实际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经验,从而促使幼儿自我创设游戏开展得更顺利、内容更丰富,在幼儿自发游戏中,我们还发现有些幼儿会自由组合进行游戏,如“猜拳”游戏,“警察抓小偷”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自发的,活动情节和角色都由幼儿自己组织和协商来完成。这正是幼儿自主意识的萌芽,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以小组、个别的自由形式进行游戏,提高幼儿的组织交往能力,我们主动向幼儿介绍一些民间游戏。如:“背人”、“斗虫”、“木偶人”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组织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要与同伴进行交往,在交往中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争抢玩具和意见冲突,教师就要帮助幼儿在交往中学习处理彼此的关系,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是首要的,同伴间要有礼貌,当遇到幼儿争抢玩具时,就要公正处理,引导幼儿分清对自己玩具和别人玩具的正确态度,学会与他人商量和爱护他人的玩具,让别人乐意供给你玩,当出现意见冲突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讨论解决矛盾的方法,让幼儿感到同伴间是平等的,相互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幼儿间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
 
 
    三、发展幼儿自我创设游戏活动效果测定
 
    为了检测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否有所提高中,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做了详细记录,发现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材料的利用,游戏中的组织交往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具体见下表:
 
表一  幼儿对游戏兴趣的前后比较
阶段
总人数
兴趣好
一般
兴趣不高
实验前
30
15
50%
11
36.7%
4
13.3%
实验后
30
28
93.3%
2
6.7%
0
0
(说明:表中“兴趣好”,指游戏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一般”,指15—30之间;“兴趣不高”,指15分钟以下)
 
表二   幼儿在游戏中对材料利用的前后比较
阶段
总人数
利用好
一般
实验前
30
8
26.7%
14
46.7%
8
26.7%
实验后
30
26
86.7%
3
10%
1
3.3%
(说明:表中“利用好”,指能利用三种以上材料进行游戏;“一般”,指能利用二种材料;“差”,指利用一种或没有利用)
 
表三   幼儿在游戏中组织交往能力的前后比较
阶段
总人数
一般
实验前
30
5
16.7%
18
60%
7
23.3%
实验后
30
26
86.7%
4
13.3%
0
0
(说明:表中“好”,指在游戏中分工明确,组织有序;“一般”,指能进行游戏,但有矛盾冲突;“差”,指不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游戏)
 
表四  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力发展情况的前后比较
阶段
总人数
一般
实验前
30
10
33.3%
15
50%
5
16.7%
实验后
30
29
96.7%
1
3.3%
0
0
(说明:想象力以所掌握的象征性转换技能为例,能以物代物。“好”,指能转换三种以上;“一般”指能转换二种;“差”,指能转换一种或没有)
 
    四、结论
 
    在幼儿自我创设游戏的活动中,通过实验的前后观察测查、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幼儿自我创设游戏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在自由游戏中,幼儿可以自选内容、场地、玩具、伙伴及方式,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能有始有终地完成游戏中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和任务,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
 
    2、幼儿自我创设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自由选择同伴,每个幼儿在游戏中作为一个小团体的成员,必须学会尊重同伴,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交往、互相协作,学会如何解决纠纷和矛盾,体验游戏中的成功与失败。这些都会给幼儿一种最初与是最深切的人际关系体验,为以后的社会协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3、幼儿自我创设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用一种东西代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如:用搓圆橡皮泥代表汤团等。主动在游戏中变换各种角色,利用各种材料,学习各种技能,幼儿思维明显活跃,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主动的学习和动作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之,积极开展幼儿自我创设游戏活动,能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地去观察、思维、探索、创造,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