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社区家庭 > 父母课堂

着力培养“接受”兴趣和“选择”能力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20日
作者:王秉德     来源:家教指南2006年05期
 
    学龄儿童素质培养“的 三五秘笈”,第二个要点是着力培养“接受”兴趣和“选择”能力。我们所以特别强调接受兴趣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因为接受是人们进行学习的基本方式, 而选择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前面我们曾经谈到,发现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学习者“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 获得原理”。因此我们从学龄前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发现兴趣和观察能力。但是,发现学习花费时间太多,不宜作为获取大量教材知识的主要手段,只有接受学习才能使学生将教师呈现的材料作为现成的定论性的知识加以接受和内化。所以接受学习就成了学生以至成年人终生学习的基本方式。
 
    孩子不仅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接受和选择的问题,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接受也都有个选择的问题。
 
    复杂的实践与心理过程
 
    人对各种新事物和新知识的接受,表面看似简单,实际上要经过复杂的实践和心理过程, 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小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源自于最初的好奇心——总想要一一看个究竟;经过初步观察和发现特点的过程,进行初步选择,有的准备接受,有的拒绝和放弃;对其依据自己的标准看重的东西,兴趣会变浓,逐步进入系统的接受过程。接受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从学习内容上说,都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理论材料;从学习内容呈现的方式说,一般是用定义的方式,或通过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意义,即反映事物的符号、概念和命题的意义;从学习过程说,是将新的符号、概念和命题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新旧学习材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信息内化,融为一体而储存下来,以便日后可以再现并运用。
 
    接受学习在孩子学习活动中的应用,较发现学习要晚一些。因为学龄前儿童知识贫乏, 缺少应有的适当观念,所以在那时还不能以它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入学以后,随着知识日益丰富,同化逐渐可能,才渐渐转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学龄前对接受学习的问题可以不予考虑。实践证明,学龄的相关准备,对孩子学龄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这主要是集中在求知欲、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培养上。
 
    在接受的实践中培养“接受兴趣”
 
    规范意义上的接受学习,从入学时才算开始,但是本能的和潜意识的接受活动,却是从出生以来就未曾间断,并且越来越多,逐步走向有意识的自觉状态。小孩子的接受活动,最初主要是接受关爱,后来便有接受新事物、接受知识、接受指导,大一些以后还有接受“盘查”,接受批评,接受惩罚,接受教训,等等。这当中,有的是直接的物质和精神获得,他自然会有兴趣;同时也间或有属于小愉快的被动接受,即批评惩罚之类,这些虽然无兴趣可言,但也不可避免,如果经过启发,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并不一定都是痛苦的事。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为孩子上学后的接受学习做准备,主要应集中在求知欲、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培养上,这几个方面都和接受兴趣以至今后的接受能力密切相关。
 
    ■求知欲是接受兴趣的基本根源。孩子的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家长的责任是把它保护好,激发好。一定不能阻塞孩子内心深处向外延伸的线路,内在线路阻塞,就不可能与外在的影响对接。孩子不爱学习,通常不是严格要求不够,而是由于阻塞了孩子求知欲的线路和接口。那种除了与升大学有关的知识以外, 什么都不让说、不让看、甚至不让想的情况,是当前线路和接口堵塞的主要原因。
 
    ■注意力是接受兴趣的强化条件。最初的兴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集中了注意力又能使兴趣更浓。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关键是找到兴趣点。在孩子最初体验专注的时候,千万不要干扰他。要在他有兴趣的活动中,指导他注意程序、步骤和环节,引导他从过程和结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不管是玩玩具、做游戏、听音乐、讲故事、画画儿、背儿歌和古诗、看风景、看热闹、看电视、看书报、做手工, 都要尽量防止分神的东西进入视野。心理实验证明:3 岁幼儿注意力可维持 3—5 分钟,4 岁孩子 10 分钟,5—6 岁儿童也只有 15 分钟。因此, 要合理制定孩子的作息时间, 帮助孩子树立“到啥时候干啥,干啥就努力干好啥”的观念。
 
    ■记忆力是接受兴趣的巩固因素。孩子在 0—3 岁的记忆萌动期,和 3—7 岁的记忆高速发展期里,记忆速度逐步加快,如果引导得当,会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这也是培养记忆习惯的最好时机。这期间,接受的成果主要靠记忆来体现,要引导孩子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 并享受其中的快乐。
 
    理解力是接受兴趣的新增长点。要耐心引导孩子“听话”,正确领会别人的意图。理解力的增强有利于沟通,有效的沟通能促进更好地接受。
 
    在选择的过程中培养“选择能力”
 
    每个人从小到大, 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大到成人选择职业、选择配偶,小到小孩子挑选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让谁抱、和谁玩、到哪儿玩……选择能力是人们终生都用得着的能力。
 
    一大盘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让几个小朋友随便挑,但每人只能拿一个。第一个小朋友挑了个贵妃梨,问他为什么挑这个?他说:“这种梨我吃过, 特好吃。”第二个小朋友挑了个毛荔枝,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东西我没吃过, 想尝尝。”第三个小朋友挑了个大袖子, 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看顶数这个最大。”……
 
    这就是孩子们的选择。尽管他们还小,懂事不多,但他们各自的选择都有理由,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不好断言他们的选择哪个对,哪个错,但他们的思路截然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价值取向。
 
    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家长引导不利、孩子选择不当造成的问题比比皆是,“网瘾”、过度“追星”和“偶像崇拜”,使孩子精力投放走偏,主要是由于节制不及时和利弊权衡指导的缺失。不良嗜好的养成, 往往是最初的好奇和放纵的结果。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家长对孩子所谓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包办选择, 不管孩子愿不愿意, 硬拉他去参加各种学习班, 这实质是大人对孩子生命时间的武断强行分配,是对重大选择的无理干涉,其中包含着孩子时间和精力上的巨大浪费, 还有精神和心理上的严重伤害。
 
    孩子还小,他们的选择离不开大人的帮助,但那只能是帮助,比如对可供选择的项目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对选择依据和方法的耐心指导,在大量选择过程中的即时点拨等等,绝不可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在学龄前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主要方法是: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让孩子有机会体验不同选择的不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