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20日
作者:赵丽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在近年来的幼儿教育改革中,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提高了对自主游戏的认识。从中我们认识到,促进幼儿的发展,除了教师预设好的游戏活动,幼儿自主的游戏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幼儿自主游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少游戏理念向游戏实践转化的操作技术,使教师在自主游戏理念向自主游戏实践的渗透转换中表现出相当的不适应。在指导自主游戏的进行中总是在放纵型自主游戏和形式化自主游戏这两种极端和偏面的形态中游离。本文拟通过剖析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自主游戏提出一些建议,为提高广大教师自主游戏的指导技能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游戏  观察  指导
 
    福禄贝儿说过:“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游戏在幼儿园普遍受到关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基本活动。但是在许多幼儿园中游戏还缺乏科学的指导,方式程式化。本文通过剖析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师如何指导自主游戏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种以为幼儿自主游戏是完全由幼儿选择内容进行,教师不需要给予任何指导和帮助,在游戏时让幼儿随心所欲,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也放任自流,对游戏活动不闻不问,教师处于旁观者地位使游戏成了一种无计划无目的的活动。由于幼儿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指导使幼儿不能明辨是非,缺乏行为约束,幼儿表现为散漫,自由,我行我素,至使正常的教育活动不能良好的开展。同时,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些不良行为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制止和干预,易被其他幼儿所模仿。
 
    在提倡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今天,教师放任幼儿自主游戏的行为是否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充分尊重幼儿主体性的表现呢?我以为不是。幼儿自主游戏的内容大多与他们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有关,在自主游戏中,他们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去探究生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观察,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教师不能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的自我探究活动而放任不管,须知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导航者、解读者、支持者。
 
    另一种认为不论是游戏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当幼儿表现出不感兴趣或自主创设某些其他活动时,教师立即制止,强迫幼儿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游戏,使幼儿处于一种受约束,被强制的氛围中,丝毫体验不到游戏的乐趣,剥夺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阻碍了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幼儿在游戏中没能充分体现主体性,而教师主导着幼儿的自主游戏。
 
    幼儿不同于成人,20世纪初,蒙台梭利为儿童大声疾呼,要人们重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而时至今日,儿童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成人很少为儿童营造属于孩子的生活空间,在对待儿童的态度上,一方面不信任儿童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力量。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中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游戏规则不严谨,于是紧张的注视幼儿的游戏。另一方面又用尽“教育”的种种手段,试图把儿童尽可能早的纳入成人的生活轨道。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我们总是想通过某个游戏让孩子学到一些什么,得到一些什么,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自主游戏引向事先设计的教育目的。于是,游戏成了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只是满足了教师的愿望,而不是幼儿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并不能体验到轻松和快乐,教师把幼儿的游戏掌握在自己手中,殊不知,幼儿在成人规定的框框里进行的游戏,由于游戏的行为,关系,角色规划等受到限制,尤其是游戏伙伴之间缺乏自然的相互交流而感到紧张,不仅削弱了伙伴之间交流的气氛,也削弱了游戏的气氛,使幼儿自主游戏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折。
 
    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游戏的选择以及游戏的进行与结束都应该有由幼儿自己来决定,教师只需为幼儿的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二)幼儿自主游戏经常被教师中断。
 
    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游戏的主题与过程不是教师硬性安排的,而是幼儿自主选择的,都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然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如: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教师向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你在干什么?”“谁是娃娃家的妈妈?”我认为,当幼儿在自主游戏中面临困难时,教师不能轻率地中断幼儿的游戏。因为幼儿的游戏并不象成人那样打断后可以再接着做,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受其他事物影响而转移,游戏的中断可能导致幼儿后期的游戏不能顺利进行。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不打断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适当的给幼儿启发,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不能因为时间不足而使幼儿意犹未尽。
 
    二、教师指导自主游戏的对策
 
    在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游戏活动,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才能正确指导游戏,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教育作用,针对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在指导时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幼儿自主游戏进行观察了解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儿童就要了解儿童,而观察正是了解儿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教师观察幼儿自主游戏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帮助或指导,以促进游戏的开展。如小班幼儿自我调节活动的能力差,往往长时间地做一种活动,当运输工人的幼儿,就老是重复装运玩具的活动,累得满头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师观察游戏发现这种情况,即时帮助幼儿调配活动,建议他去当“交通警察”坐在岗亭里开红灯绿灯,从而得到了休息。观察的内容包括幼儿是否会确定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各游戏主题的情节内容是否健康;幼儿的知识经验怎样?使用玩具或游戏材料的情况;规则是否明确;幼儿能否友好合作的玩;还存在哪些幼儿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等。
 
    观察的另一目的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自主游戏是幼儿意愿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体力、智力、能力、行为、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均充分而真实的表现出来,这是教师了解幼儿和进行教育的极好机会。如一个总爱充当主要角色的幼儿,他的主意多,也会支配别人做事情,有组织活动的能力,但对人态度很不和气,教师观察到这一点后,一方面继续发扬他的长处,另方面帮助他在游戏中自然地克服缺点,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提醒他:“这个商店的经理真能干,要是说话再和气一些,来你们商店的顾客就更多了。”扮演“经理”的幼儿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为了更象“经理”,他说话的态度有明显的改正。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不干扰幼儿游戏的进行为原则。要尽量保持幼儿做游戏的自然状态,避免教师观察游戏而影响幼儿游戏的真实感。对幼儿的良好表现,教师可及时支持、赞许、鼓励。对不正确的行为,教师也不要立即批评、这样不仅容易为幼儿接受,而且其游戏积极性会更高。
 
    教师应通过观察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加以分析,给儿童提供游戏时间和空间是否合适,材料的摆放有没有问题,儿童的兴趣是什么?认知经验和社会性那些方面有了进步,还存在什么问题等。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决定指导的对象与方式,在什么时候或以什么方式参与幼儿的游戏,那些幼儿需要帮助,需要什么的帮助等等。
 
    观察可以是对游戏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对其对象的观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表格做观察记录,以便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或游戏的目标。
 
   (二)适当的帮助
 
    教师在充分观察分析幼儿的自主游戏后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参与幼儿的游戏,应该对哪些幼儿给予帮助,经过反复实践研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对幼儿的自主游戏进行指导。
 
    此时,教师的指导意义并没有失去,但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作为幼儿游戏伙伴出现。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弱,对成人的依赖性强,他们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当看到教师和他们一起成为游戏的伙伴,会感到格外兴奋,使游戏玩的更加有兴致,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更加真实。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各角色的活动单调,缺乏协调性,幼儿自顾自的活动。这时教师便扮演娃娃家的妈妈,她让爸爸去买菜,姐姐去洗衣,自己则看娃娃、喂饭、哄睡觉,由于教师担任了“娃娃家”游戏的主角,使其他的角色也都明确了各自的责任。但是,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随机指导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
 
    (2)教师通过直接点拨,对幼儿自主游戏进行指导。
 
    这是教师在幼儿游戏情节之外插入的有目的的教育指导幼儿自主游戏并不表示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不管,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计能,也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插入的教育教学,只不过这时的游戏已暂时转变为教学,融入了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意图。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主要角色尚有缺额,于是我便说:“我们娃娃家里缺少个爸爸,谁愿意来当娃娃家的爸爸?”正在一旁玩积塑的徐嘉亮说:“我当娃娃家的爸爸,我正在工厂里上班!”不久这个男孩便以爸爸的身份下班,回到娃娃家去了。
 
    (3)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教师给予特殊的指导。
 
    1、游戏内容不够健康,如“烧香,拜佛”游戏。教师争取商量,建议或转移的方法予以改变,切不可简单的否定,不要打击,挫伤幼儿参加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
 
    2、幼儿在游戏中,为了玩具材料,分配角色而发生争执,影响他人游戏的正常开展,此时教师必须加以介入,通过交替轮换玩具材料或角色,阻止这些过激行为,协调好幼儿间的相互关系。
 
    3、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教师有必要及时进行指导,如在玩沙游戏中,幼儿用手揉眼,沙土乱扔,如在娃娃家妈妈把从菜场买回来的“糖果”(其实是一粒粒的珠子)一个劲的往扮演娃娃幼儿的嘴里塞等等。这些情况下教师的及时介入与指导,能避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4、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求助时教师要给予帮助。如游戏材料不足时,教师及时增添,或针对一些未成型玩具材料可以教小朋友一物多用(半个皮球当锅,碗,船还可以与其他物品结合又当蘑菇,屋顶等)使游戏顺利进行。
 
    5、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游戏时,教师要给予帮助。如幼儿用线穿珠子不能成功,而准备放弃,此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便于为幼儿能穿过的较大的珠子,尽可能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