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幼儿园游戏

浅析玩沙活动与幼儿身心健康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27日
作者:天津市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张亚红     来源:本站原创
 
    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健身环境,尤其是玩沙游戏更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我们也常常被孩子们在沙堆中专心致志地铲、挖、构建或奔跑、追逐、嬉戏时的愉悦、开心所感染。为了使孩子们玩得更开心、更安全,我们便积极探索、制作玩沙的相关材料及指导途径和方法,以便孩子们在玩沙游戏中不仅健身、健心,而且认知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一、实施过程与方法
 
    (一)活动设计
 
单元总目标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适合年龄
游    戏
1.认识沙的性质
2.区别干沙和湿沙
3.知道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喜欢玩沙,并用沙做各种造型
5.养成分工合作以及收拾整理的习惯
活动一:踩沙游戏
1.充分利用沙对幼儿足底的按摩作用,在游戏中增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愉悦的心理感受。
2.在光脚踩沙的过程中,感受沙是松软的、可改变形状的,与其他地面进行对比,说出不同。
3.喜欢参与玩沙活动。
小班
1.在沙上印手印、脚印
2.小脚小手藏起来
3.用力踩沙、蹦跳踩沙、用脚碾沙
4.寻宝游戏
活动二:军事演习
1.提高幼儿的体能、耐力、身体协调能力。
2.加强合作、竞争意识,锻炼幼儿的良好意志品质。
3.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4.知道在沙地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各年龄班
1.沙山探雷
2.伪装沙坑(可以借助辅助材料)
3.沙地隧道(使用工具加固)
4.翻越沙山
5.沙地追逐跑
活动三:漏沙和量沙
1.增加手臂的灵恬性、力量、准确性。
2.感知沙的流动性。
3.感知沙的重量。
4.会从粗沙中筛选细沙。
小班
1.挑选粗沙和细沙
2.装沙运沙
3.不同容器装沙
活动四:沙的特性
 
1.在观察感知过程中,练习挖、捏、拍、压等动作技能,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通过观察能比较出沙与黄土和石头的区别。
3.了解沙颗粒小、易飞扬、可流动、不易粘合等特性。
4.喜欢探索,愿意提出问题。
中班
 
1.沙、石分类
2.沙上建筑游戏
3.埋丫丫
活动五:干沙和湿沙
1.能够通过比较的方法知道湿沙与干沙的不同。
2.愿意探索使干、湿沙互变的方法。
中班
1.干沙、湿沙建筑
2.会粘在一起的沙子
活动六:湿沙建筑
1.能够使用挖、捏、踩、踏、对等方法进行创作活动,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灵活性。
2.感知湿沙粘合性比干沙强,但湿沙变干后,依旧会松散、塌落,努力尝试保存湿沙立体造型的方法。
中班或大班
1.立体沙模画
2.沙上建筑游戏(可使用辅助材料)
3.欣赏立体沙雕
活动七:彩色沙画
1.掌握彩沙的制作方法。
2.能用粘纸和彩沙作画。
3.能用彩沙做色彩的搭配装瓶游戏。
4.能有始有终地进行活动。
5.能与同伴合作,能主动做活动后的整理。
大班
自制彩沙
透明瓶装沙
粘纸彩色沙画
活动八:漏沙和量沙
1.知道筛后的沙不含杂物。
2.能利用各种方法计时,比较大小不同的漏斗流出等量的沙所需时间不同。
3.能够使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知道不同容器中的沙量不同。
大班
制作简易沙漏
液体沙画
干燥彩沙装饰瓶(抽象画)
活动九:沙与土
1.通过观察对比感知沙与土外形以及特性的异同。
2.知道沙、土的不同用途。
大班
对比沙、土中的植物生长
 
    (二)注重沙水区角的材料投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智力的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因此以新鲜有趣的材料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在需要。在区角的材料投放中发现,新颖的材料确实很容易引发幼儿的关注,让他们进入到探索活动之中。例如:立体沙模、窗纱、漏斗、胶粘纸的投放,使幼儿发明了沙的各种新颖玩法。同时,一些常见的材料,幼儿也常常能够赋予它们新的玩法,给他们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幼儿随手偶得的树枝、石子、树叶、纸张成为幼儿沙上建筑的最好辅助材料。总之,合适的材料并非都是教师精心挑选而得,材料的选择只要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能,获得成功、愉悦的心理体验,以自己的方式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幼儿开展自发的观察、讨论、交流、活动,梳理头脑中的信息,产生质疑和争论,引出新实验,使探索不断深化,就达到了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有效地克服了幼儿盲目扬沙、抛沙、用沙攻击他人的不良行为。为幼儿提供的玩沙材料有:水桶、漏斗、不同孔距的筛子、铲子、耙子、喷壶、模具、放大镜、观察盒、沙袋、沙包、小瓶、沙车、小筐、木棍、硬纸板、娃娃家小刀等各种辅助材料。例如:利用放大镜,幼儿不仅了解沙的一般特性,还细致观察到:沙粒是有棱角的,许多沙的表面是亮晶晶的,沙有不同的颜色……使用筛子的过程中,幼儿了解了工具的利用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迁移到其他活动中主动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他们用各种辅助材料自制了沙玩具(沙响桶、沙球、沙漏等)。丰富的材料引发着幼儿的探索活动,同时产生了各种问题:“沙子能化吗?水中黄色的是什么?”幼儿的创造性明显增强,不再满足于老师提供的材料,常常自己寻找合适的材料,满足自己探索的欲望。如:郭森带来彩球,希望埋在沙子中,玩沙漠探宝,马瑞珊带来了种子想尝试沙中的种植效果,陈昭蒙想移植沙坑中的小苗苗,安思烨想试试如果把沙子中掺进胶水效果会怎样……
 
    总之,材料的投放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自觉探索的兴趣,幼儿在探索与摆弄活动中不断产生新的兴趣,为新教育活动的形成做了必要而有效的铺垫,使幼儿产生了主动学习的需要。这样把偶发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正规性科学活动来解决,体现教育方式的相互转化,满足幼儿需要,生成新的教育活动。当然,由于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限制,材料投放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不能过于复杂,应尽量克服无关因素的干扰,否则会出现盲目摆弄现象。
 
    (三)活动形式与方法
    1. 主动探索、随机调整、及时反馈思考
    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在幼儿探索活动中准确把握幼儿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方法,及时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有跟孩子在一起的内在需要,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特点的能力。”在活动中采取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形式,尤其在目标的确定上,尽可能贴近孩子的水平,满足幼儿的需要,在活动中,又做到及时调整。例如:感知沙、土特性这一活动,在活动前,我认为随着大班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已经不仅局限于某一事物、某一特征,可以增加参照物,加强对比、分析,于是在为幼儿准备沙的同时,还准备了大量的黄土,希望为幼儿提供可对比的参照物。可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日常经常接触的沙仍然抱有浓厚的兴趣,对土的关注明显不足。分析原因: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沙是幼儿每天接触的“玩具”,在此次活动中又给他们提出了新的任务,丰富了活动材料和工具,因此,幼儿探索兴趣依然浓厚,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砖瓦水泥铸成的大城市中,土成了稀有之物,孩子们对它还缺乏基本的了解,兴趣点还没有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更何谈二者之间的对比、分析。我高估了幼儿的需要,因此,我灵活地随机调整教育目标,因势利导,不急于求成,关注幼儿小步递进的过程,为幼儿的认知搭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幼儿充分认识沙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幼儿对土的兴趣,逐渐过渡到沙与土的对比观察。就这样,我在活动中细心感知着幼儿的需要,准确地把握着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平稳地、适时地过渡每一环节,使幼儿通过努力达到自己最近发展区。
 
    在整个探索活动中,我逐渐引导孩子们增加了记录环节,使幼儿的探索趋于规范和有序,引发个体的思考过程,培养幼儿对物体客观的描述,使记录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懂得科学产生的过程,帮助幼儿梳理活动思路。尽管幼儿记录方式各异,不够规范和准确,但幼儿记录较真实,加之他们自己形象的语言描述,帮助了幼儿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成为幼儿说明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明,从记录中反映了幼儿的探索过程和收获,得出相关经验,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科学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2.情境游戏化
    沙是最贴近自然、最有趣的游戏材料,把玩沙活动游戏化,赋予活动以有趣的情境,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的经验。记得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在建筑工地的沙堆上玩挖陷阱、捉小偷、金山探宝、解放军操练等游戏,我们常常一个假期都陶醉于那种淋漓尽致的快乐之中,沙本身是没有生命的物质,放在那里也许仅是建筑材料。但是,如果我们把它设计到游戏的情境之中,这就成为最具操作性、可变性、多功能、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如:“彩沙作画”中,它是孩子们手中的画笔和颜料;“立体沙模画”中,沙是孩子们的画纸:“筛沙选石”中,它又是有趣的原料;“沙中寻宝”中,它又为幼儿提供了游戏的情境……因此,沙、土游戏不应再让幼儿简单地堆沙、扬沙、挖沙,而是充分利用沙,设计各种有趣的情境,把沙变为可操作的游戏材料,例如:“挖陷阱”游戏,幼儿用各种手段挖成陷阱,井架设各种伪装不使敌方发现,活动中运用挖、踩、踏、对等多种动作参与活动,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加手臂的力量、准确性,进一步了解和利用沙的特性,与同伴间友好合作交往。同时,对方会细心观察,发现危险,即使落人陷阱,柔软的沙也不会对幼儿造成任何伤害,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又为自己的成功身心愉悦。幼儿把愉快的游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灵活的教育机制依赖于教师对情境敏感、思维敏捷、认知的灵活性、判断的准确性、对学生的感知和行为的变通。一学期中我创编了大量的玩沙游戏,满足幼儿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愿望,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与条件,引导幼儿的发展,每一项活动的设计我都融进了现代教育理念。
 
二、活动效应(结果与分析)
 
    (一)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阳光、空气、水、沙、石、土等,是自然界赋予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在玩沙活动中发展体能和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加强抗病能力并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沙具有松软、可流动的特性,所以在沙中游戏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发生跌伤、骨折等事故。幼儿在沙池中可以自由驰骋、无拘无束,在各种玩沙的游戏中,堆、压、踩、踏、滚、爬的各种玩沙动作,使沙对幼儿的身体发挥着最全面、最便捷的按摩功能,尤其是春夏秋三季,我们组织幼儿进行的赤足沙上游戏,通过对幼儿足部的按摩,促进了幼儿全身脏器的良好发育;幼儿身体大、小肌肉群得到了协调发展;提高了幼儿对环境的耐受能力。活动中幼儿进餐明显好于往常,生病幼儿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幼儿出勤率。同时,由于沙的特性,在沙上行动体能消耗极大,也是幼儿耐力训练的良好途径。在游戏中孩子们还逐渐丰富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合理地利用:有沙的地方易滑倒,不安全;松软的地方行走较累,他们就在军事游戏中为敌人设置这样的障碍;沙子容易粘在潮湿的衣服和皮肤上,在夏季玩沙时,孩子们知道随时用手绢擦汗水;鞋中的沙子会把袜子硌破,孩子们索性赤足玩沙;沙颗粒较小,易飞扬,易迷眼睛,不能扬沙、抛沙、用沙攻击他人……建立了自我保护意识。
 
    沙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材料,因此,我们增加了幼儿与沙的接触力度、玩沙的时间。设计了有趣的沙中体育游戏,以促进幼儿身体各个部分的成长和发育。如:顶沙包(平衡游戏),负重练习、上沙山比赛(耐力训练),躲闪跑练习、沙海翻滚(灵活协调性训练),装沙、运沙、盖“房子”(力量训练),挖沙中隧道(耐力、团结与合作)。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玩沙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实践证明,玩沙使幼儿经历了健康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引导着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造就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积极向上、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有效提高了幼儿心理适应能力,同时玩沙也最能为幼儿提供创造、想像的空间与条件。因为在玩沙活动中,幼儿隋绪愉悦,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境,在活动中幼儿要积极与同伴发生互动,共同参与游戏,学习同伴的游戏方法,争得同伴的帮助、合作与支持,甚至和同伴共同完成各种作品,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孩子之间是同伴,是朋友,我们在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彼此相伴,彼此尊重,在情感上我们又互相依赖,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准确地捕捉着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创编各种游戏。如:沙堡游戏、沙山探雷、翻越沙山、军事演习、伪装沙坑、沙地追逐跑、沙地隧道、彩沙作画、筛沙、沙中寻宝、沙中种植、沙制玩具、湿沙建筑等。
 
三、结论与建议
 
    (一)玩沙活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增进体能,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增强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抗病能力;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引导着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造就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积极向上、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有效提高了幼儿心理适应能力;同时玩沙也最能为幼儿提供创造、想像的空间与条件。
 
    (二)在幼儿园各年龄班开展玩沙活动是可行的。
 
    (三)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反思是思想与行动的对话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变得更有技巧。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
 
    (四)教师必须具有灵活地驾驭教学契机的能力,能够把幼儿发现的现象译制成可操作的材料,教师应具备归纳、整理、引导幼儿思维活动的能力,筛选精华的技巧,并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教育过程,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和空间,使幼儿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幼儿玩沙活动的成功指导与探索,成为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的良好途径。
 
    (五)玩沙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幼儿较大的自由度,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进行选择和决定,因此有助于幼儿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