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视频 > 采编脚本

《爱——中国幼教名师》采访编辑脚本--关瑞梧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12日
    来源:本站原创
关  瑞  梧
 
    [字幕]
    关瑞梧
    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保育系主任,教育系副主任
    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五、六届常务委员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七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全国妇联第三、四届执委
    [画面]美国街景。
    [解说]1949年7月,时任联合国秘书处儿童福利部顾问的关瑞梧与丈夫郑林庄收到了一封信,信是好友从刚刚解放的北平寄来的。
    [采访]
    关瑞梧之子:就说解放军来了,秋毫无犯,而且欣欣向荣,比国民党的时代情况完全不一样,完全换了面貌了。
    [解说]这封信让关瑞梧夫妇百感交集,夜不能寐。
    [采访]
    关瑞梧之子:当时特别兴奋……觉得这样的国家就有奔头了。
    [解说]很快,关瑞梧夫妇就带着孩子踏上了回国的航船。
    [采访]
    关瑞梧之子:1949年的时候就急急忙忙赶回来……就是赶回来参加国庆的。
    [解说]1907年,关瑞梧出生在一个晚清官僚家庭。
    [采访]
    关瑞梧之子:她的父亲是当时满清时代的铁道部的部长,相当于这样一个官。
    关瑞梧妹妹:生活非常优越的可以说是,那个时候琴、棋、书、画,什么都行,我挺佩服。
    [解说]在妹妹的记忆中,这个比她大十几岁的姐姐经常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
    [采访]
    关瑞梧妹妹:我们有一个亲戚,那个时候还是旧社会,有一个就是丫鬟,那个时候叫婢女。后来她知道了以后,就把这个婢女送到一个护士学校学护士,后来这个孩子学成了,而且工作不错,在广东的一个医院里头做护士长。
    [解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去做这种事情,无疑需要过人的胆识和极大的勇气。
    [采访]
    关瑞梧妹妹:她这个人就是说,对于这个男女不平等……终生好像都是为这个奋斗,要争取女孩子一定不要比男孩子差,一直就是这样的。
    [解说]1928年,关瑞梧考上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
    [采访]
    关瑞梧之子:因为在学校里功课比较好,就拿了奖学金,后来到美国念了硕士。
    [解说]1933年,关瑞梧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行政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和犹豫,关瑞梧就回到了祖国,在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工作。
    [采访]
    关瑞梧妹妹:我觉得她是外柔内刚,外边看挺和气的,可是,她心里面有她的原则。
    [解说]后来,关瑞梧被香山慈幼院聘为第一校主任。香山慈幼院是由中国人自筹资金创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由于它本身还具备幼教师资培训的功能,所以就开办了一所幼儿园。
    [采访]
    梁志燊:接收贫苦家庭的孩子,对于那些孩子是免费的。
    [解说]:在香山慈幼院工作的四年,是关瑞梧生平第一次接触幼儿教育工作,从那时起,她就与中国的幼教事业结下了一生一世的缘分。
    梁志燊:这个机构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筹备了很多的人才。
    [画面]政协会议资料。
    [解说]1949年,刚刚回到祖国的关瑞梧当选为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关瑞梧就受命在北京师范大学组建幼教专业,成为这个学科的奠基人。
    [采访]
    梁志燊:关先生做的是保育系的主任,从家政系改成保育系,当时课程设置要有很大的变化,要变成设置很多幼儿教育的课程。
    [解说]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当时特殊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背景,保育系讲授的教材和理论体系完全来自前苏联,这对于一直受欧美教育的关瑞梧来说,面临一个从头学起的问题。
    [采访]
    郑慧英:关先生当时已经很大的年龄了,也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你要看她的笔记,那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字一个字,她的字也很漂亮的,她的笔记比谁都清楚。
    [解说]为了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幼儿教育,关瑞梧利用各种机会向社会介绍宣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采访]
    张韵斐:那个时候来听的人不仅仅是……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系的老师,而且她公开的向社会介绍,每次一上课,外面幼儿园的领导都开汽车来听课,扩大它的影响,扩大学前教育的影响。而且一般人过去都不知道学前教育是怎么回事,这样大家知道的人就多了,学前教育的内容跟课程,来听的人非常的多。
    [解说]在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保育系,关瑞梧不仅仅重视讲授理论,还特别注重实践,她经常亲自带学生到幼儿园去实习。
    [采访]
    柯栅:都是年轻的阿姨,唯独有一个像是奶奶一样的人,穿着一身列宁服,瘦瘦小小的,但是总是微笑地到我们这里来。
    [解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里,柯栅当年就曾经和奶奶辈的关瑞梧一起玩耍过。
    柯栅: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们一块来大沙箱里头玩沙子,那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这个沙子有湿的,也有干的,可以做山,可以做河,可以做桥,可以做很多很多的,想做什么做什么。然后那天我们正在玩的时候呢,这个奶奶也跟我们一块在那儿挖沙子,还教我们,这块应该做个什么,那块应该搭个桥,我们就随着她一块做。
    [解说]当关瑞梧和小朋友们把沙土堆成山以后,她又给了小朋友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采访]
    柯栅:她突然从兜里掏出了一个小琉璃瓷做的漂亮极了的小亭子,搁在山的最上边。我们都欢呼起来了,拍着手叫,我们就很感激地看着这个奶奶。她也跟着我们放声大笑,她满手都是沙子不说,脸下巴上都沾满了沙子,我觉得特别高兴,给我留下了特别极深的印象。
    [解说]在长期的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当中,关瑞梧形成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理念。
    [采访]
    关瑞梧之子:都希望是望子成材,她不是……她不太赞成天才教育,特别不赞成给小孩压力或者什么,就是塞了好多东西教什么的。
    [解说]虽然自己的孩子是独子,但是,关瑞梧从来没有溺爱过他。
    [采访]
    关瑞梧之子:她作为一个教育学家的一个角度对我来说,就是说……让你自己去发展,自己去闯……另外她也特别强调……一再是强调,你应该做一个普通的人。
    [解说]1957以后,伴随着起伏不定的各种政治运动,关瑞梧经常会被当成批判对象,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也能保持一种宽厚可亲的长者之风。
    [采访]
    郑慧英:那个时候的政治学习还要批判她们的,有的时候对她们的资产阶级言行,所谓的,当然现在来看是极左的。我要一站起来说话吧,我就脸红了,结果关先生就说,你看郑慧英脸又红了,胆大一点,锻炼锻炼就好了。
    [解说]  “文革”结束以后,年事已高的关瑞梧,尽管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但是,她还是积极要求工作。
    [采访]
    关瑞梧妹妹:她自己要求带研究生,就说指导他们怎么找文献什么的,可是,师大没有答应她,因为她自己不能走。不能走动,她怎么能带研究生,非常照顾她,可是,她自己心里总是觉得,好像是白拿薪水而不工作。
    [解说]1985年10月,78岁的关瑞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3月26日14时35分,关瑞梧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采访]
    张韵斐:有时候做梦会梦到她,梦到她的亲切的慈祥的样子。
    关瑞梧之子:我认为我母亲还是平凡的人,老实。
    关瑞梧妹妹:常常想起她来,有的时候就想我们小时候她的样子。
    [画面]老北京的街巷,孩子、风筝……出关瑞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