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视频 > 采编脚本

《爱——中国幼教名师》采访编辑脚本--俞锡玑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12日
    来源:本站原创
俞  锡  玑
 
    [字幕]
    俞锡玑(1914~2006)
    浙江省德清县人
    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工作者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硕士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解说]1988年,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传出一个消息,刚刚退休的俞锡玑老师准备捐给学院三万块钱,作为一项基金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采访]
    刘云艳:当时,我一下子震惊了,为什么震惊呢?……因为三万块钱那个时候是一笔很大很大的数字。
    [解说]熟悉俞锡玑的人都知道,俞锡玑并不富裕,这笔“巨款”是她平时省吃简用积攒下来的。
    [采访]
    刘斯迅:就是说,“时尚”两个字都没跟她沾边,她就是只要能穿的暖就可以了。
    [解说]1937年,俞锡玑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1939年,俞锡玑到四川省做农村社会调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和几位同事开办了一所幼儿园。
    [采访]
    伊莎白(英国人):那时候我们幼儿园没有钱买玩具,所以俞锡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个办法就是我们用布,用什么自己做玩具,也是让孩子帮我们做玩具,他们也很高兴做。
    [解说]1946年,俞锡玑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中心进修并获得了心理学硕士学位。1949年,回到国内的俞锡玑担任西南师范学院学前专业教师。要始终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要尊重孩子,是俞锡玑一直倡导的儿童教育观。
    [采访]
    刘云艳:搞幼儿教育的,首先要热爱儿童,那么热爱儿童怎么热爱呢?那就要尊重儿童。那尊重儿童,首先就要了解他们,……那么了解儿童呢,你平时跟孩子交流就看着他的眼睛。  
    [解说]上个世纪60年代,俞锡玑被下放到一所农村幼儿园当老师。有一天,正好碰到了一个孩子拉痢疾,有的老师嫌臭,就显得很不耐烦。
    [采访]
    刘云艳:拉的稀里哗啦的,要换很多次,那么俞老师给我讲,哪个拉肚子有不臭的呀,肯定很臭,但是你还得要笑,你要对着他的眼睛笑,表示爱他,要安抚他。
    [解说]1979年,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俞锡玑也是发起人之一。在俞锡玑的带领下,一项针对幼儿认识自然的教学方法的研究项目启动了。
    [采访]
    邓宓姝:比如说研究具体的课题,设计一堂课怎么上,一个活动怎么搞,她给我们把关。
    [解说]在研究过程中,有些在大人眼里看似很简单的事情,要让孩子们完全明白,却并不那么容易。
    [采访]
    郑锦纹:水的性质对于成人来说,或者是在中、小学来说,一句话,五色的,透明的,无嗅无味,没有固定形状就行了。
    [解说]无嗅无味、没有固定形状,这些概念孩子还容易理解,可是,有的孩子却偏偏认为水是白色的。怎么办?俞锡玑就想到了用牛奶来做比较。
    [采访]
    郑锦纹:牛奶是什么颜色?白色。它是这个颜色吗?不是。那么所有的都不是,排除了所有的颜色,那它就是没有颜色,
    [解说]于是,孩子们明白了水是没有颜色的。那么,如何讲明白它是透明的呢?俞锡玑让郑老师拿了两个杯子来给孩子们做实验。
    [采访]
    郑锦纹:一杯牛奶,一杯清水,让两杯水在一起,放两个勺子进去,你看,放到清水里头看得见,放到牛奶里头看不见。
    [解说]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终于明白了水的特性,应该说,这堂课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一直在旁边听课的俞锡玑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采访]
    郑锦纹:发现了我的衣服的底色和这个水的反应。
    [解说]当晚回家以后,俞锡玑越琢磨越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忽视。
    [采访]
    郑锦纹:都晚上十点了,她一个人从家里头跑到幼儿园来跟我说,你记住,你看看你那衣服的底色对不对,你正式讲的时候,应该穿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她都细到这个程度。
    [解说]俞锡玑还经常运用心理学上的方法,对幼儿进行了智力方面的测试。
    [采访]
    郑锦纹:给你一堆积木,你把它分成几个部分,这个里头就可以看到孩子有的是按颜色分的,有的是按大小分的,有的是按形状分的,就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思维。
    [解说]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测试方式,俞锡玑每一次来到幼儿园,孩子们都兴奋不已。
    [采访]
    郑锦纹:她每一次来,话还没说,笑脸就展开了,一走到门口,还没说话,就是那个笑脸,……孩子们一看,……全体欢呼起来,俞婆婆,俞婆婆,就是四川话,叫起来了。
    [解说]历时五年,这项研究终于取得了一个圆满的结果,项目论文被评选为全国幼教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的年会论文,并获得了重庆市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然而,论文发表的时候,却没有俞锡玑的名字。
    [采访]
    郑锦纹:为什么呢?当时的规定就是只有实际操作者落名字,指导者的没有。
    [解说]俞锡玑对此却十分淡然。
    [采访]
    郑锦纹:我觉得我们这个实验的成功,她……应该说是(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她也不张扬自己。
    [解说]1988年,俞锡玑退休以后来到北京居住,但是,她的心里却始终牵挂着那笔奖学金。
    [采访]
    刘云艳:当时,她实在是没钱,只有两万七。
    祝士媛:她衣服没地放,她都不买一个衣柜,就是为了给学生攒这个钱。
    刘云艳:到了北京以后才慢慢地攒,攒足了,把那个钱又寄过来。
    [解说]俞锡玑回到北京没多久,她的姐姐和妹妹都相继去世。年逾古稀的俞锡玑就用种花养草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采访]
    邓宓姝:她喜欢花草,因为没有跟人她说话,她就跟花说话。所以她跟我讲,她在信上就讲,她买了杜鹃花放在屋里头。
    [解说]俞锡玑在给老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
    [采访]
    邓宓姝(念信):她说,我是一个路都走不好的老太太,还抱着一盆大花,摇摇晃晃,有点可笑,对吧?……到圣诞节的时候,这个花开了十几朵,满屋春色多好啊。
    [解说]鲜花虽然能给老人带来一些欢乐和安慰,但是,俞锡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能和孩子在一起。有一次,俞锡玑听说西南师范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带着孩子到北京出差,就以毋庸置疑的态度,要求对方全家住在自己并不宽敞的家里。
    [采访]
    蔡岳建:当时我们在想,天啊,这个孩子又缠人,……怎么能够把她弄得住?……没想到,下午我们……回到家的时候,她们俩玩的非常非常高兴,……就是打的那个扑克牌。
    [解说]小小的一副扑克牌,在俞锡玑的手里,也变成了教育孩子的工具。
    [采访]
    蔡岳建:你一张我一张,出来以后,然后就算数……孩子有的时候算不出来,俞老师就老装傻,她装着自己算不出来,说你这个是多少啊,然后就引导我的孩子去算,然后我孩子,每一次引导以后就特别高兴,就高兴得还要做,还要来。
    [解说]在朋友们的记忆里,俞锡玑特别喜欢笑,而且还伴有一句非常孩子气的口头语。
    [采访]
    柯马凯:她总是开口说,哎,真好笑,她就说怎么怎么,……她总是觉得真好笑,总是那么充满一种乐观的那么一个态度。
    [解说]过了90岁,该是“冷眼看人忙”的时候了,然而,俞锡玑却还是充满了活力。
    [采访]
    卢乐山:她跟我在电话里常这么说……我活一天我就高兴一天,什么时候走呢,我也会很高兴地走。她说我一点牵挂都没有,她没有结婚,也没有什么牵挂。
    [解说]俞锡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生活真是一个奇迹,我每天可以发现我身体的变化,真好玩!身体现在就好像在跟我玩奇妙的游戏,我不知道明天它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字幕]2006年8月11日,俞锡玑因病抢救无效,于凌晨零时45分在北京病逝,终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