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健康教育 > 体育锻炼

运用分层次教育模式开展体育区活动的尝试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10日
作者:江苏省高淳县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汤永红     来源:本站原创
 
 
    体育活动区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成形式的一种补充。幼儿在活动区内,既可学习规范性动作,又可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活动需要和能力。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活动指导,这样,既在师生间产生互动,又在幼儿之间,在幼儿和体育器械、设备之间产生互动,又使体育活动区活动丰富多样、色彩纷呈。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的运动既能使其感到愉快,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以适应他们日益增长的能力,达到“最近发展区”。
 
    如何运用分层次教育模式,使体育活动区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进行科学的观察评估,了解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为了确定各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我选择中班两个平行班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并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测查,测查分四个项目:体格、心理状态、体能、适应能力。例如,在体能测查中,主要是对幼儿动作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及数据见下表:
 
表1  幼儿动作测查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
1分
0.8分
0.6分
单脚站立
能单脚站立20秒以上
能单脚站立20秒以下15秒以上
能单脚站立低于15秒
立定跳远
80厘米以上
80厘米以下70厘米以上
低于70厘米
左右手交替拍球
15个以上
15个以下10个以上
低于10个
 
表2 幼儿动作测查结果
项目
班级
层次
A类
B类
C类
单脚站立
实验班
24人
54%
10人
23%
10人
23%
对照班
22人
50%
15人
34%
7人
16%
立定跳远
实验班
18人
41%
16人
36%
10人
23%
对照班
16人
36%
16人
36%
12人
28%
左右手交替拍球
实验班
4人
9%
14人
32%
26人
59%
对照班
7人
16%
7人
16%
30人
68%
 
   通过测查,我校全面地了解了每个幼儿在身体机能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水平,从而为实施分层次教育方案提供了依据。
 
二、合理创设活动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活动需要
 
    体育活动区中,活动环境的创设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活动的水平。教师只有善于观察,注意活动材料的选择与布局,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一)巧妙地利用与开发园内环境
 
    在开展体育活动区活动之前,首先应根据本园及本班的具体情况,对本园的活动场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准备开设哪些活动区,应当在什么地方位置,需用多大的空间,各区域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其次,要善于利用和开发现有环境,例如在两树之间拉上一根绳子,挂上高低不同的小瓶,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练习拍、打、跳。室内同样可以开发利用,如利用桌椅开展钻爬、平衡活动,桌椅长度、高度可根据幼儿的需要、能力进行调整。
 
    (二)科学地设置体育活动区区域
 
    开展体育活动区活动需要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区域的划分,在设置区域时我注意到两方面:
 
    1.区域的设置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如,既有活动量较大的区域,也有活动量较小的区域;既要有发展幼儿上肢动作的区域,也要有发展下肢动作的区域;既要有练习基本动作的区域,也要有练习素质动作的区域。
 
    2.区域的设置一旦确定,在短期内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幼儿活动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不断地适应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
 
    (三)适宜地投放和使用材料
 
    在活动区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以此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以及不同兴趣的幼儿的需要。
 
    1.在考虑本区活动特点的基础之上,应尽可能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的活动材料。例如,在投掷区内,应提供适合于掷远和掷准两大类活动的材料,用来掷远的沙包等材料在重量与大小上应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如用沙包投掷不同高度的“靶子”,用各种小球撞前方竖起来的物品,将球向不同高矮、大小的网兜里投等。
 
    此外,各区内应相应地提供多种多样的辅助材料,供幼儿活动时自由选择,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新能力,如可乐瓶、易拉罐、纸棒、皮筋等。幼儿自由搭配,视自己能力活动,比教师给一个固定的模式更为感兴趣。
 
    2.活动材料的投放应考虑到幼儿年龄、能力以及兴趣的差异,要能吸引不同特点的幼儿参与活动,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活动的需要,有助于幼儿体能的不断发展。例如,钻爬的障碍物可以有高有矮,掷准的“靶子”可以有大有小、有近有远,平衡的“小路”有宽有窄、有直有弯等。在一次钻爬区活动中,我的设计如下:三张桌子拼成一条长桌,下面放了阶梯状的垫子,垫子高低方向上有变化,可以增加爬行过程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幼儿参与的兴趣很浓,在钻爬桌子时,身体较矮的幼儿可以采取肘膝着地的动作,而身材较高、较胖的幼儿则必须匍匐爬行才能通过。此项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活性与协调性,符合幼儿好爬爱动的特点,也可使幼儿产生探索与活动的欲望。
 
    3.幼儿亲自参与活动材料的制作或活动环境的创设。
    教师辛苦做的活动材料、布置的环境,幼儿往往不爱惜,对其兴趣持续的时间不长。现在,我们让幼儿参与到活动材料的制作和环境创设中去,如,选择走梅花桩的幼儿,可以自己动手将梅花桩摆成不同的形状和间隔;拎水桶过平衡木,幼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装水,学会平分两桶中的水。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根据自身条件来进行活动的能力。
 
   4.活动材料的摆放与材料本身应尽量蕴涵一定的游戏规则,以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秩序。例如,将平衡区中有关的活动材料相互连接起来,建构成一个环形,则可以使幼儿有秩序地进行循环式的练习。
 
三、科学地组织与指导,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效益
 
    在体育活动区活动中,教师组织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活动前后的组织以及活动常规的建立上。
 
    1.帮助幼儿做好身体的准备与放松,由于幼儿进入活动区活动时,情绪高涨,活动量较大,因此,教师应在幼儿参加活动区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活动区结束之前,教师应带领幼儿进行一些身体放松、整理的活动,以维护他们身体的健康。
 
    2.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便于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和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并且,也有助于幼儿活动质量的提高,如爱惜材料、团结合作等。
 
    由于体育活动区活动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因此,教师的指导工作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给予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教师认真观察每一名幼儿的活动情况,注意他们活动时的安全,如有的幼儿活动量过大,就应提醒他选择活动密度较小的活动,避免让他们的肌肉组织一直处于兴奋或超负荷状态;有的幼儿怕失败,只选择一些简单、轻松的话动,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让他们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
 
    2.加强有目的、有层次的引导和指导。教师在活动区进行指导时,应注意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发现幼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以便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引导和指导。如“玩球区”中,第一层次的探索可以是自由玩,但幼儿并不满足,他们有相互模仿、相互交流的愿望,于是第二层次的探索是玩别人玩过的花样,如拍一下球转一下身体。第三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绳、棒、圈等辅助材料,使幼儿积极使用器械,创造出“赶小猪”“打球”“套球”等各种有趣的新花样,让幼儿在教师层递进、循循善诱的指导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成功乐趣。
 
    运用分层次教育模式,开展体育区活动的尝试,是改革旧的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深入开展的课题。在体育区活动的开展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科学的健康观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定义:“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在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科学的健康观是实施幼儿体育区活动分层次教育的基础理论,幼儿体育区活动实施分层次教育,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而且也是对幼儿健康教育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2.运动锻炼的完整性
    在体育区活动中,通过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让幼儿学习运动技能,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平衡性和力量,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得到全面、协调的锻炼,与此同时,幼儿在掌握和控制身体能力的同时,还能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感到自己的力量,使自己更独立、更自由。
 
    3.  体育活动的创造性
    幼儿体育区内容的全面性必须通过组织分层化、多样化、游戏化的活动才能完成。幼儿是十分喜爱活动的,但要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完整的体育活动并非易事,活动区的创造性使不同层次幼儿提高了参加活动的兴趣,每种动作都有不同层次目标、内容来体现,练习方法分层性、多样性,幼儿能在活动中进行多种动作的自由性探索,不同体质的幼儿都有活动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要求和能力,同时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