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游戏玩具 > 理论研究

“捉迷藏”哪里去了——从社会学视角看民间儿童游戏的衰落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05日
作者:王晓芬     来源:教育导刊
 
 
    一、引言
 
    民间儿童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正面临着衰落的危机。本文以捉迷藏游戏为例,揭示民间儿童游戏的特点、价值、历史演变,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衰落的原因作出阐释。
 
    二、“捉迷藏”及其意义
 
    “捉迷藏”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又被叫做“藏猫儿”、“藏模糊”、“藏迷”、“蒙老瞎”、“藏没(mu)”等。不同孩子学习捉迷藏的方式是相似的,这反映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孩子对此游戏的反应是基本相同的。
 
    捉迷藏游戏在不同地区的玩法各不相同,但大同小异。通常这样来玩:用约定俗成的方法选出一个小孩儿做逮者,另一小孩儿用手绢、布条蒙住他的眼睛,其余的小孩儿则分别躲起来做被逮者;待藏的小孩儿藏好了后,被蒙眼的小孩儿则拿掉蒙眼睛的物品,去寻找藏好的人;被逮住的人代替被蒙的人继续游戏;如果被蒙眼者长时间找不到藏者,藏者自动现身,蒙眼者输,继续做逮者。
 
    捉迷藏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具有民间儿童游戏的典型特点。如:它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生动活泼、轻松;规则简单易懂可变,开展的随机性大;多为集体性游戏,需要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多在开阔的田野空间中进行,儿童自由玩耍和嬉戏;不需要特制的玩具或只需要很少的特定游戏材料,等等。
 
    据心理学家分析,捉迷藏的藏匿起来不让别人发现和经历多方寻找终于发现二者都能引起孩子的快感;它要求参与者耳要尖、眼要明、奔跑要及时,要用某种巧妙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藏者,这是对孩子的综合考验。由此可见,民间游戏在带给孩子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促进其认知、体能、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民间儿童游戏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组成部分,积淀着不同地域、民族的审美情结,折射和反映着当地和整个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因此,玩民间儿童游戏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和传承本地和本民族文化,还能使其受到本地和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面貌的熏陶。
 
    社会学研究认为,家庭、邻里、同伴自然群体为初级社会群体(与次级社会群体相对),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且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初级社会群体完成的。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兰在《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中高度赞扬了捉迷藏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认为在玩捉迷藏游戏时看不到爸爸和妈妈,对孩子来说一种令人激动的经历。此游戏能教给孩子们身份和身体之间关系的某些方面,孩子在游戏中能进一步探索身份和身体的关系,这对儿童自我感、责任感以及自主性和人际关系间的亲密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捉迷藏”的历史演变
 
    民间儿童游戏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民俗学家曾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儿童游戏(如踢毽子、跳绳、抓子儿、捉迷藏、抽陀螺、拍手等)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察(详见《民俗研究》)。本文借用民俗学家的考证以及笔者与同龄人的网上聊天和与相关教师的讨论,追溯捉迷藏游戏的历史演变,进而揭示民间儿童游戏的现状。
 
    民俗学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考证,认为捉迷藏为民间儿童游戏,且早已形成;因其娱乐性,还受到了成人的欢迎。自唐代起,就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没有记载的,可能更早。元人伊世珍在《琅缳记》卷中引用《致虚阁杂俎》记载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玩此游戏的场景。唐代诗人元稹在《杂事》诗中描写了他与崔莺莺晚间捉迷藏的场景。五代时的花蕊夫人在《宫词》中记载了“内人深夜学迷藏,绕遍花丛水岸旁……”。宋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足以反映出捉迷藏在当时很盛行。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和清代褚人获在《坚瓠集 二集》卷三中均记载过儿童玩捉迷藏游戏的情景。
 
    利用网络,我与同龄人(25岁左右)群体进行了交谈,询问了有关捉迷藏等民间儿童游戏的问题,包括:“你玩过捉迷藏吗?玩得多吗?喜欢吗?如果喜欢,喜欢它什么?除了捉迷藏,还玩过哪些游戏?”通过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每个人都玩过和知道怎么玩捉迷藏,也提到对它的美好回忆。如“玩过、经常玩、百玩不厌、现在还想玩”,“感兴趣、有意思、很痴迷”,“不可言传的感觉、喜欢那种刺激感”,“可以到处找人、然后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小伙伴”,“被人找是一种被人关注的感觉,找人是一种寻找幸福的感觉”,“体会到童年的纯真、无邪,不会拉帮骗人和没有利益追求”,“和同伴合作好,配合默契;可以获得小朋友的友谊和成功的感觉”,“还玩过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过家家、打弹子、玩泥、警察捉小偷、抽陀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间儿童游戏占据着20世纪80年代的儿童游戏市场,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据了解,如今,农村地区的儿童还在玩此游戏,但已呈现减少的趋势;城市家庭的父母与孩子偶尔玩这个游戏。为了解民间儿童游戏的现状,我和有关的老师(包括幼儿园老师和学前教育研究者)讨论了这个问题。幼儿园老师们说:“现在孩子玩的少了。”“孩子仍然很喜欢这个游戏,偶尔玩的时候孩子很兴奋;玩累了,仍旧想玩。”“本园的一些游戏(如赛龙舟等)是在民间游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民间游戏就仍在幼儿生活中出现。民间语言游戏多,如山上有个木头人、荷花荷花几月开、开城门、乒板儿、击鼓传花等等。”“智能游戏也有,像鲁班锁、七巧板、拼图等;但体育游戏比较少,公共场所小、特别注意安全。”……有学前教育研究者提到:“民间游戏不是都很合适,有些民间游戏形式很有意思,但内容低俗了一些,需要筛选和改编。”“游戏是我们生活方式的显现,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迁,民间儿童游戏的衰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也许还会有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能使得它以别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另外,有不少过去的游戏在以新的方式玩,现代和传统同时在一个空间里存在。”
 
    可见,捉迷藏等民间儿童游戏历史悠久;但发展至今,众多的民间儿童游戏已出现减少和衰落的趋势。
 
    四、社会学的阐释
 
    民间儿童游戏必然衰落吗?其衰落的原因何在?……笔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其作出解释。社会学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都是彼此有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每一个社会现象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条件,都要受到各种具体条件的制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间游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与其他的社会现象相互依存、彼此联系,其发生、演变与流传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社会学看来,任何社会现象都是由社会行动者(个人或群体)在某种价值观或动机驱使下作出的行动构成的。社会行动(即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和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发生的历史起点,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变化的逻辑起点。人类不断的生存实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生产方式不断新陈代谢,进而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转型),整个社会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随之发生变化;社会的变化、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发生转型……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社会得以不断地取得进步。
 
    社会生活是游戏产生的肥沃土壤和母胎。民间儿童游戏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是以消遣娱乐为主的趣味性活动。我国社会在人类社会实践的作用下,如上所述发展至此:正处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正经历现代化之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条件、社会群体和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层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交往模式和民间儿童游戏所依赖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交往活动和人们审美情趣乃至自然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
 
    基于此,民间儿童游戏开展需要的特定空间、时间、人际间等条件在如今的中国社会是不具备的。如在游戏空间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样式不再是有着独立空间的庭院,现代的公共场所只限定在公园、广场等地,而这些场地也没有儿童游戏所需的设备;在游戏时间方面,人们对幼儿教育日益重视、对教育要求增加,孩子平时上幼儿园,周末上兴趣班,没有时间去自由游戏,再加上家庭玩物(如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的增多,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一个人玩得很有意思;在人际间方面,独生子女增多,家长特别注重安全,独门独户的单元房增多,加上人际关系冷漠、猜疑增多,交往范围缩小,孩子没有或很少机会在自然环境中与同伴接触;再加上现代游戏有专人设计和心理学的指导,部分成人对民间游戏认识的误区(如认为它不体面、没意思、应被现代游戏取代等)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使得民间儿童游戏失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最后只能退出自己占领的“舞台”。
 
    在这里,需要着重提到的是社会学对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如上所述,社会学研究认为,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家庭、邻里、同伴自然群体这些初级社会群体完成的,而民间游戏的特点之一是多数需要儿童同伴群体的合作和配合。社会学家曾推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初级群体的地位和作用将有所下降,次级群体的地位和作用将逐步上升。在我国,这些变化已经得以表现:孩子很小就被送到托儿所、幼儿园,以后又上小学、中学、大学,接受次级群体的教育;城市的各级政府和管理机关都是以次级群体的形式出现;家庭群体的平均规模变小,所担负的社会职能减少;对于居住楼房的居民来说,“邻居”名存实亡……总之,初级群体日渐衰落,初级关系日益松懈。依据社会学的解释,儿童自然同伴群体的减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自然同伴群体的减少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儿童难以组成自然同伴群体,也就难以进行需要合作的游戏。这样,民间儿童游戏就没有了传承者和使用者。从这个角度讲,民间游戏必然走向衰落。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与其他上层建筑一样,一旦形成就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它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它的另一特性——变异性。民俗家研究认为,变异性是民间游戏不断发展的动力,但即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仍然要保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期内,许多内容也必然会被添加到民间儿童游戏之中。如本文所描述的,最初形式的捉迷藏游戏减少了,但是现代电脑游戏中仍存有“藏—找”场景。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民间儿童游戏的衰落是必然的,其退出是渐进的。
 
    五、结语
 
    本文借用社会学的研究简单阐释了民间游戏衰落的原因。面对其衰落,我们应如何应对?应采取何种措施重建儿童游戏群体?如何维护民间游戏的延续?如何挖掘和利用民间游戏?如何在保留民间游戏精华的同时,更新其内容,使之焕发新的光彩?……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