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童发展 > 社会性发展

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发布日期:2007年02月02日
作者:周燕(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系)     来源:教育导刊
 
 
    大众传媒 ( 也称“大众传播媒体”或“大众媒介”) 作为个体社会化的四大承担者之一, 对儿童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 这已成为教育社会学者的共识。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在我国, 随着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 我国儿童的生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使用和享受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 90 年代以后, 我国儿童电视频道及栏目、儿童电台及广播节目、儿童报刊杂志等获得空前发展; 随着传播新技术的普及, 新兴电子媒介也迅速进入了儿童生活。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表明, 我国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介有电视、报纸、广播、卡通、录音带、字书、杂志、电影、电子游戏机、录像带、计算机、网络等 12 种。儿童开始成为电子出版物的消费者和互联网络的用户。目前, 城市儿童平均每天接触 4 种左右的媒介, 每天每种媒介接触时间平均为半个小时左右。媒介接触, 尤其是电视等新兴电子媒介接触, 使大众传媒对儿童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 西方就有不少学者密切关注大众传媒对于儿童心理和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也对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本文仅对学者们关于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加以概述。
 
    一、大众传媒向儿童展示了性别角色定型的内容, 并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美国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一项性别模式研究发现, 在流行的儿童书籍里, 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研究者对声望很高的获奖书籍和发行量在三百万以上的书籍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媒介没有真实地反映现实。如美国妇女占人口 50%以上,但在书籍中, 女性图片只有 23 幅, 男性图片却有261 幅; 占人口 25%以上的妇女参加了工作, 但在获得科尔德奖的书籍中的女性角色, 没有一个是职业妇女。
 
    在商业性的电视节目中也传递着很多性别歧视的信息。Signorielli ( 1993) 、Zillman 等人 ( 1994)的研究发现, 男性在黄金时段电视剧以及儿童节目中出现的次数要大大超过女性, 并且往往占据着主角。女性经常被描绘为年轻、迷人、富有爱心、情绪化, 而且更多是出现在爱情和家庭类的节目中,有时甚至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与此相反, 男性则常常被描绘为强劲而有力的。性别角色定型在针对儿童的娱乐节目中尤其严重。例如, Huston 等人( 1992) 发现, 卡通片中的男性角色往往是无往不胜的, 而女性则通常是孩子般的甜蜜的花朵。
 
    我国学者对儿童所接触的课本、课外阅读材料、电视节目、录像片、流行歌曲、畅销书及广告等媒介的分析发现, 在这些媒介内容里存在着性别角色定型。具体表现为:
 
    第一, 对女性使命的误导。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现实不符, 没有如实反映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多种角色和多方面作用, 将女性描述为“贤妻良母”角色或辅助男性的角色, 并因其对男性的无私奉献得到赞扬。这类媒介表现暗示着女性的使命只是做“贤妻良母”, 女性的才能和潜质使她只会做“贤妻良母”。在对儿童影响较大的广告媒介中, 女性总在洗衣机、洗衣粉、洗碗机等家庭用具的广告中扮演主角。大众媒介无形中夸大了男女两性在职业生活中的差别, 无意中贬低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
 
    第二, 对女性美的误导。仅仅肯定女性的外在美, 而忽略女性的其他方面的重要才能。女性的内在创造力、丰富的个性、潜在的才能等都难以一见, 形成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否定。
 
    第三, 对女性性格的误导。在一些儿童书籍、电子游戏和课本中, 男孩被描述为主动的、调皮的(一种被现代社会肯定的积极特征) 和聪明的, 并且被父母寄予较高期望的。相比之下, 女孩则常常被描述为善良的、安静的和被动的。
 
    已有研究表明, 传媒所展示的这些性别角色定型的内容, 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具有以下影响: ( 1) 影响儿童性格、人格的发展。传统的角色定型要求女孩是安静、服从、努力的, 男孩子则是要生气勃勃、有创造性的。 ( 2) 影响儿童对人生理想的选择。男孩偏向于肯定自己的勇敢、进取和创造性活动的品质, 女孩则偏向于肯定自己的关怀、努力和遵守规则等品质; 男孩倾向于向创造性、主动性等方面发展, 女孩则倾向于向非创造性方面发展。
 
    显然, 这种媒介信息不利于儿童 ( 尤其是女性儿童) 的个性发展。在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角色定型的影响下, 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表现出一种“窄化”的趋势, 即两性儿童的天生潜质、多种才能和丰富个性被导向传统的角色定型。儿童更容易关注自己是否能成为媒介中的典型的男性或女性, 而忽略发展自己的潜质、才能和个性。被类型化了的儿童实质上是失去自我或失去主体性的儿童, 他们常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成为角色定型的牺牲品。
 
    二、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与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发展
 
    “全美电视暴力研究” (1998) 对美国电视节目中暴力内容的数量、性质和背景所做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显示, 美国的电视节目中充斥着暴力。在6: 00~23: 00 这一时间段内所播放的电视节目中有 57%含有暴力镜头, 常见的形式是对受害者的反复攻击行为, 并且通常凶手都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事实上, 大多数的暴力情节都没有对受害者所受到的严重身体伤害有任何描述, 也没有对暴力行为的任何谴责, 并且似乎表明了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在儿童电视节目中有 2/3 的电视暴力镜头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表现的。儿童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内容平均超过 39%, 而大多数的电影暴力镜头出现在卡通片中。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对儿童的社会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Donnerstein 等人 ( 1994) 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了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 如 IQ、家庭经济地位、学习成绩、家庭教养方式之后, 电视暴力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相关仍然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对儿童反社会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在儿童的家庭和同伴关系上所造成的困难不但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一项长期的大范围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那些在婴幼儿时期就大量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男孩在 19 岁的时候更有可能被同伴认为是高攻击性的, 在 30 岁时更有可能因为严重的罪行而被起诉。而网络游戏大部分都是以征服和暴力为主题的。大量研究显示, 暴力游戏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是暴力电视节目的两倍, 游戏会增加儿童的暴力行为, 并使他们对暴力变得麻木。
 
    第二,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增强了儿童对暴力行为的忍受能力, 影响着儿童对现实社会的态度。经常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比其他孩子更为相信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暴力和危险, 而暴力行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取的手段。
 
    第三,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引起儿童恐惧的情绪反应。电视或电影中的暴力行为和侵犯性行为能引起儿童的恐惧反应。年龄越小, 反应越强烈。和其它媒介相比, 电视或电影具有“逼真”的效果, 因此, 引起的恐惧更甚。美国学者施拉姆的为期 3 年的研究 (1961) 表明, 儿童在三种情形下会有恐惧反应: ( 1) 儿童熟悉的并已对之产生感情的主角遭到暴力侵害; ( 2) 能提醒儿童恐怖经历的电视或电影中的情境, 如黑暗和孤独、雷雨的夜晚、神秘的影子等; ( 3) 儿童幼小, 难以区分电视情境和现实情境, 以为电视或电影里的事情是真实的。过多的恐惧反应可能造成儿童适应社会的心理障碍, 甚至可能导致儿童的意外伤害。
 
    三、某些广告误导儿童的消费, 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广告会刺激儿童购买欲, 并能通过儿童来影响父母的购买行为。有调查结果表明: 孩子对家庭消费的平均影响力已超过 25%; 在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方面, 孩子的平均影响力约达60%。
 
    对购买有些产品, 尤其是儿童所需要的服装、食品、玩具、日用品等, 父母会认真考虑孩子的意见。但儿童还不是成熟的、独立的消费者, 他们很难意识到广告真正的促销意图, 很难客观地辨别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考虑家庭财务状况, 他们太容易受广告的影响。电视广告轻易地操纵着儿童的信念和喜好。在传媒的误导下, 他们只想通过消费满足自己的愿望, 提高自己在伙伴中的地位、威信。例如国外有研究发现, 糖果广告有 80%是针对儿童的,父母往往会屈服于孩子的要求而为他们购买这些零食, 而这些小观众也会根据广告而坚信这些食品是健康的。
 
    有研究者发现, 在我国的一些儿童广告中存在以下消极不良的儿童形象: ( 1) 嫉妒。儿童有好东西不知道分给家人和朋友, 只知道独占。如广告中的孩子紧紧抱着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物品, 生怕别人来分享。 (2) 霸道。如广告中孩子扮演小皇帝。(3) 任性。如广告中孩子为了向家长索要食品, 坐在地上耍赖、哭闹、来回踹腿。 (4) 贪吃、贪财。广告总喜欢将儿童表现为贪吃贪喝贪财的形象。(5) 逃避现实。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有的广告利用食品、饮料等引诱孩子们逃避现实: 你吃下这个, 或喝下那个, 你就没有烦恼了。 ( 6) 成人化。有的儿童广告将儿童作成人化描述。
 
    四、大众传媒改变了儿童的生活方式,造成儿童社会卷入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Williams ( 1986) 对加拿大一个小镇上的居民进行了研究。这个小镇的居民以前没有收看过电视节目, 研究者让他们收看两年的电视, 然后和以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儿童在收看电视两年以后表现出了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衰退,而其性别意识以及游戏中语言和身体上的攻击现象则有所上升。过量地观看电视也占用了儿童从事其他一些要求高度注意力和积极思维的活动的时间,比如阅读、游戏以及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交流。
 
    国外研究发现, 3 岁大的儿童就喜欢操纵计算机并能在标准键盘上输入简单的命令。计算机的吸引力转移了儿童对其他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的注意力。大约有 5%的儿童是电脑游戏迷, 与其他儿童相比, 他们看卡通片的时间要大大多于阅读的时间。一项关于网络使用与社会卷入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显示, 使用网络的时间越多, 被试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时间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就越少。同时那些经常上网的被试报告有更强烈的孤独感和压抑感。研究者认为过度上网会损害被试的情绪和社会调适, 造成儿童社会卷入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概言之, 许多研究已经揭示了大众传媒可能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 让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媒介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意识到这些负面影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 大众传媒对儿童不仅仅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也有许多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且大众传媒对儿童产生影响是有条件的, 因人而异的。关于大众传媒影响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机制问题, 笔者将另撰文加以探讨。
 
注释:
〔1〕大众媒介中的“性别角色定型”的英文为“sex-role stereotype”, 旨在批评大众媒介总是对具有丰富个性、多种潜质和才能的女性群体进行简单的或统一的归类。性别角色定型通常是从男性文化中心的角度对女性进行概括, 最为常见的是将女性归为附属于男性的传统角色。主流文化所赞同的进取精神、理性思维和领导才能一般归为男性的特征, 而被动、缺乏理性等消极特征被归为女性所有。
 
参考文献:
〔1〕〔美〕劳拉 .E. 贝克著; 吴颖等译 . 儿童发展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卜卫 . 媒介与儿童教育 . 新世界出版社, 2002
〔3〕刘伯红等 . 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 .青年研究, 1997 (10)
〔4〕刘伯红等 . 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 .妇女研究论丛, 1997 (2)
〔5〕卜卫 . 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 青年研究, 1997 (2)
〔6〕卜卫 . 电视和儿童社会化 . 青年研究, 199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