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社区家庭 > 父母课堂

怎样对待幼儿的行为攻击性—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访谈录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9日
作者:常艳春     来源:家教指南2005年08期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三四岁的孩子对别人很不友好,比如:见到别的孩子有新玩具,他不愿意同别人商量,也不想和人家共同分享,而是想“独占”,于是就动手去抢,像一个“小霸王”似的。还有的小朋友爱打人,不论干什么事总想“占上风”等等。学术上,把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称作“行为攻击性”。那么,小朋友们的这些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家长和老师又应该如何引导他们改正这些不讨人喜欢的行为呢?我们特意采访了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请看她的分析、指点: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客观地说,在一部分幼儿的心目中,还没有形成确切的“道德评判标准”,于是,他们的行为常常很幼稚地带有攻击性,请问究竟什么是幼儿的行为攻击性,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陈帼眉教授答(以下简称答):所谓“行为攻击性”,顾名思义,就是常常对别人采取攻击行为。其表现就是遇到什么享受性的事情总爱抢先;有时也抢别人东西;有时爱打人等。比如吃东西,必须得让他先吃,不能等别人先吃。有个孩子到幼儿园第一天,吃饭时,他坐在后边一点。老师给小朋友们分发饭菜,是按照坐位顺序从前往后,先给坐在第一个位子的,再依次给第二、第三……而他一看,自己还得等一会儿,就一下子站起身,上前抢了起来。并理直气壮地说:“我爸说的,吃饭都得我第一个吃。”老师告诉他:“那是在你家,在幼儿园吃饭就得这样挨着排。”于是,第二天为了想先吃饭,他就早早占了第一个位子。还有的孩子见别人正在玩好玩的东西,也想玩,但他不说“你先玩会儿,再给我玩”,他就想硬抢。还有的孩子特别爱打人,一旦与人家有了纠纷,他不与别人说理,就动手打人。像这样的孩子现在还比较多,比如有个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哭着找妈妈,一位老师把他抱起来,想哄哄他,他居然打了老师一个嘴巴。行为攻击性还有很多方面的表现,比如有这样一些孩子,他自己不痛快,也不让别人痛快——看见别人玩积木很开心,他走过去把积木搭成的房子推倒了,让人家不痛快。这样做,好像是他自己能得到一点安慰似的。这种破坏行为,也属于幼儿行为攻击性的范畴。
 
    问: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行为攻击性,这种攻击性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答:应该肯定,孩子的行为攻击性是后天形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育不当。我们经常见到大人带孩子的一个传统做法:小孩走路摔了一个跟头,碰到门坎,大人就踩踩门坎,说:“门坎不好,让宝宝摔跤了。”要是碰到桌子,就打打桌子,说:“桌子不好,碰到宝宝了。”总是怪别的东西或人不好。小孩免不了摔跤,摔跤了就好哭,大人采用这种打打桌子、踩踩门坎的办法,他就不哭了,因为他的注意力被转移了,心里也平衡了。这种办法表面看很管用,但是这样下去,时间长了就会使孩子的认识形成一个误区:什么都是人家不好,没有他(指孩子)不好的。于是,就从小养成了责怪别人、攻击别人的习惯。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换一种办法解决的。比如,有的父母就很会教育,处理得很有技巧。孩子摔跤了,他们就当没看见;这时,孩子到处看看,觉得爸爸妈妈什么事没有,他就会自己主动爬起来。时间一长,他自己也就锻炼出来了,不觉得有什么。有的孩子摔跤起来时,妈妈说:“拍拍土!”就完事。这样,孩子也就渐渐习以为常了。但我们的老办法,就是总怪别人,所以到了幼儿园,孩子有了纠纷总怪罪别人,攻击性就这样形成了。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家庭里大多是一个孩子,比较娇惯,小孩摔跤,大人心疼,正是“摔在孩子身上,疼在妈妈心头”的感受,这是人之常情。其实,小孩摔跤没有那么疼,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痛刺激,小孩感觉到的疼痛比成人要少得多,轻得多。孩子越小,对痛刺激的敏感程度越低。换句话说,成人觉得挺疼的,小孩没那么疼。因此,大人不必太在意。
    二是榜样不好。现在有些影视片,打来打去的挺多,孩子觉得打挺好玩的,实际就成了不好的榜样。再者就是家庭里的耳濡目染:有这样的连环画,要求小孩不许打人,可是他却挨爸爸打;然后,他去爷爷面前告状,爷爷又打了爸爸。于是,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大人都打人,怎么能让小孩不打人呢?因此,在家里也存在榜样问题。另外,同伴之间不好的行为,小孩也会学。在幼儿园有这种现象,有的孩子打人,要是老师不注意的话,别的孩子也会跟着去打。
    三是环境因素。家庭对独生子女关爱过度,缺乏要求,以致孩子养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里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个人的,容不得别人分享;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什么;所以到了幼儿园,他就会跟人家抢东西,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还有一种毛病,可能也是受大人的影响所致,就是总看着别人的东西好,总爱攀比,人家有的,他也得有,结果给孩子造成了不良行为。本来小孩看着别人家的东西,感到新鲜、觉得好,这是孩子的年龄特点。比如,有很多两岁左右的小孩,在家里不好好吃饭,一到邻居家他却吃得很香;其实邻居家的饭还没有自己家的好,只是换个地方,他就好好吃了,他就是喜欢新鲜感。久而久之,总看别人的东西好,总想要,就变成攻击性了。
    当然,面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明智的家长应该及时给以引导、教育。比如,有的小孩看见什么都想买,你不给他买,他就在地上打滚。爸爸妈妈觉得脸面不好看,孩子在那儿打滚,旁人就会问,“那是谁家的孩子?”家长害怕丢人现眼,结果就买了。可是,这一买就坏了,有其一必有其二,买这一次,下次还得买,不买他还打滚。因为他学会了一种好手段——“我打滚,就能得到”,他就总是在那里大哭大闹。也有的家长不上当,在这种情况下,就对孩子说:“你这样,我们就走了!”有的家长真走了,其实,家长走得稍远一点,孩子就害怕了,他就会爬起来跟上……再比如,曾经有个孩子,动不动就打人,还说“我爸打我妈”。后来老师耐心教育他,慢慢地改变他,他一举起手来,就提醒他。经过老师长时间的教育,他知道不能打人,就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改。天天自己对自己说“ 我不打人”,结果就真的不打人了。
 
    问:您刚才举的例子,给我的启发是:不论孩子的攻击性有多强,只要老师、家长及时引导、教育,他就能很快改掉。那么,应该如何引导、教育呢?
    答:讲道理,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惩戒。要解决行为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就是让孩子懂得什么对、什么不对。比如前面说的,他摔跤就是门坎不好,桌子不好,或者就是小姐姐不好,妈妈不好,别人都得认错,于是孩子就形成了都是别人不好的认识。其实,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不都是人家不好,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对孩子讲道理,很有必要。现在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打骂,或者用简单、粗暴的办法,讲道理很不够。要给孩子讲道理,要使他服从道理——“你不许打人,这是规矩,你要是打人,我们就不让你和别人一起玩。”幼儿园小孩子很怕孤立,大家一起玩的时候,罚他一个人站在旁边,也算是一种惩罚。但是不能长时间罚站,否则就是一种体罚了。又比如大家都出去玩了,可以让他一个人呆在屋里。当然不能无缘无故地剥夺孩子的游戏权,只能是偶尔采取这种办法,目的是为了让他知道不能打人,不能攻击,不能抢别人的东西,要讲道理,要守规则,要有集体意识。
    要让孩子有情感体验。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要让他有情感体验。可以说,光讲道理,在情感上不能触动他,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比如,孩子打了别人,人家疼,就要让他体验到疼的滋味。当然不能打他,让他通过挨打来体验疼。但是,可以让他通过回忆摔倒的疼痛来体验别人的不舒服。再如玩玩具,要告诉他:别人在玩的时候,你如果想玩,应当和人家商量:“咱们轮流玩吧,你玩一会儿给我,我玩一会儿再给你。”教给他一些办法,同时,还让他体验到,“人家总是在玩,你在这时看着多难受啊!如果你总在玩,人家也同样有多难受啊!”
    有了一些情感体验,然后再解决行为习惯问题。如果孩子懂得不应该这样做,感情上也体验到不能这样做,但是已经养成了习惯,一下改不了,那就应逐步地去解决。比如,孩子生了病以后,行为上特别容易出毛病。孩子生了病,大人往往将就他,生了病他就不爱吃了,精神头儿也不好了,平常要求他的事情,这个时候都不要求了,这样,孩子就慢慢养成一种不良习惯。小孩生病的时候,怎样正确对待?生病是要照顾一些,但也不能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要给他讲道理,讲道理要与实际行动一致。对小孩子来说,我们需要不断讲道理,慢慢他就会服从道理。要帮助小孩从小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习惯。
    由这个问题又引出来一个新问题,就是好多人都讲现在的孩子任性,就是说,他要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如果你不满足他,他就使出各种办法。比如说,你不满足我,我就哭,大哭大闹,在地上打滚,这是小孩常用的办法。幼儿园有的老师把这种行为叫做“ 哭疾”,也就是说,哭都成病了。
    那么,怎么来解决孩子的任性问题呢?在幼儿园比较好办,因为孩子过的是集体生活,集体生活是不允许任性的,大家都这样做,你也必须这样做。小孩有个随大流的心理。比如说孩子不爱吃胡萝卜,因为家人都不吃,他也不爱吃。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就说这个胡萝卜怎么好,你看那么多小朋友都吃了,他也就吃了,慢慢地他也就习惯吃了。应当说,小孩的任性大多是在家里养成的。我们要向家长及早宣传,有很多孩子已经形成的毛病真是比较难改。刚刚有孩子的父母自己不要去种苦果,现在很多家长是在吃自己种的苦果。那个果子是苦的,但那是你自己种出来的。孩子小时候你要是不那样做,你今天就不会受那个苦。如果你的孩子已经10岁了,甚至更大了,到了上初中、高中的年龄,再想改,很难。所以,最好不要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