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心理健康

精神成长: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引——兼论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融合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25日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晓明     来源:本站原创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对健康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从神灵主义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本质,是由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而人的健康也应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因此,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成立的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将健康的外延扩展到了心理和社会健康上,由对自然生命的关注转向对精神生命的关注,实现了健康概念的第一次转向;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在其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提出“健康还包含着道德标准符合其所处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道德水平发展到较高阶段”,进一步将社会健康的焦点转向道德健康,使健康的内涵由对精神生命的关注指向对精神成长的提升,标志着健康概念的第二次转向。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到道德健康,健康概念的发展预示着我们对人类健康的关注应当以精神生命为核心,而关注精神成长则成为人类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视界。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协调发展是个体精神成长的内核,健康概念的这一发展趋向,也为以促进心理健康为己任的心理教育带来了新的启示,即心理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健康的提升和维护上,同样不能忽视与道德健康的互动与结合,反映在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就是要强调心理教育目标应体现人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取向与社会取向的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离不开精神世界的提升,心理健康的发展难以脱离道德健康的引领,心理教育目标的定位应当是人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融合。
 
一、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精神成长的核心内涵
 
    生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生命成长不只是自然生命自然成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促进精神生命的成长,而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则是精神成长的核心内涵。因此,心理教育要实现挖掘生命自身力量、实现生命意义追寻的理想,就无法在心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回避道德健康的命题。心理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性、弘扬人性的教育,它更关注被教育者本身“人性”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个体的生命成长;更注重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的满足,以达到心理机能的提升与改变。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心理教育乃是直接指向个体精神成长的教育,是按照生命的内在需要和成长规律丰富生命内涵、充实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心理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应停留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帮助的层面上,应当直达人的生命成长,在生命成长中帮助个体寻找自我成长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人是主动的、理性的、成长并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因此,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定位,应当建立在对生命内涵的完整把握上,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层理解上。因为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超越客观对象物,心理教育对人的把握“以其事实存在为基点,但人是灵物,他对事实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期望”,[1] 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应当是价值存在,因此,人需要提升、导引和陶冶。心理教育的目标需要关注人“应当怎样”的超越性问题,但这种关注不是基于现实与功利的目的,不是外在于人之外的标准,它不同于被异化的教育现实。心理教育的目标应当把对人的关注放到首位,应当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上:“人有着对人性完美的执着追求,有着超越自身与既定特征的能力,有着诸多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可能性。”[2] 也可以说,应当将人的内在需要的提升、人的精神成长作为心理教育追求的目标,用道德健康引领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个体社会化:道德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引领
 
    社会适应是指“社会或文化倾向的转变,即人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3]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社会适应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意味着“个体在社会因素与主体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规范,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由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过程。”[4]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心理教育的目标,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文化对人类心理建构的影响,是一个外在价值内化的过程。社会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的汇集,既有物质载体,可以超越个体精神而存在,又有观念特征,可以同人的内在精神方面进行交流,因此,对于提升人的心理机能和心理建构具有独特的作用。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为人类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以及持久的信念,规定着社会中的个体的价值观念,它作为一种稳定因素对人的行为起着指导和控制作用,同时通过导引个体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心理机能。而个体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交往中社会价值观念内化的结果,因此,道德健康作为一种价值引导,必然通过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教育是一个帮助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将个体内在心理机能中的知、情、意与真、美、善融为一体,才能使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通过心理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生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心理教育无法脱离外在价值的引入,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也是个体在内在需要的驱使下通过社会适应促进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心理教育外在价值实现的过程。我们认为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教育外在价值实现的契机。
 
    另外,我们把心理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过程也是一种价值活动。心理教育是一种价值活动的观点,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心理教育中“教育”内涵的彰显,因为“教育是一种价值”,按照沃德的看法:教育是一个价值,并且是一个很具人性的价值。但是,教育不仅是一个已然的存在,即本身就是目的;而且也是一个内在的、将然的存在,是一种价值的成长,是对原始状态的一种相对的脱离,也相对地,是人性完美而内在的发展。[5] 从教育学的研究视域来看,教育本身作为一种价值引导的活动,“不言而喻,我们的教育应该使被教育者沿着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变化。”[6] 因此,价值引导又是心理教育的核心特征,不仅需要价值参与,还应当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心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必然与整体教育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大系统,这就要求心理教育不能偏离学校教育的总目标,不应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发生导向性扭曲。
 
    所以,虽然心理教育是以提升和改变心理机能、促进心理健康为核心的教育,但心理机能的发展也是个体人性弘扬与生命成长的过程,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心理健康也离不开精神世界的提升,所以,心理机能的发展难以脱离与道德健康的关系,应当将道德健康同样看作是心理机能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达到良好的道德健康就离不开必要的价值引导。心理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活动,需要价值引导来保证心理教育的方向,需要价值内化以促进心理机能的提高与完善,需要通过价值观的干预以发展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的能力,因此道德健康的引领贯穿于心理健康的实现过程中,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是难以分离的。
 
参考文献
[1]耿志涛. 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的一种哲学反思.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96-97.
[2]黄辛隐. 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哲学解读. 教育评论. 2003, 2,27.
[3]陈会昌. 德育忧思录. 华文出版社. 1999,257.
[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05-206,203.
[5]李荣安. 从道德角度看价值、文化、和教育. 道德教育论丛(第2卷).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25.
[6]杜彩芹等.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与价值导向. 教育与职业. 2003,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