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儿基会在中国 > 儿基会新闻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政府联合发布了儿童教育和卫生服务筹资研究的最终报告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17日
    来源:本站原创
 

    北京,2006年11月22日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今天发布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中国若要在降低儿童和孕产妇死亡方面取得持续的进步并确保高质量教育的普及,就需要加大预算投入,并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类教育之间发展差距很大”,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该委员会是国务院下设的一个协调机构)副主任万燕女士说,“投入不足仍然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表伍德琛博士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他呼吁“调整公共支出、加强公共财政管理,以使社会部门获得更多的财政资金,特别是那些最落后的地区,他们在社会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最大,而拥有的资源却最少”。
 
    这份报告是一项有关“中国预算制度和儿童教育卫生服务筹资”的研究项目的成果。报告指出,尽管在过去的十五年中,政府在提供儿童服务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使其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儿童服务筹资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限制着进步的拓展:

    ● 按照国际标准,政府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支出份额相对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政府支出总量较低。
    ● 政府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支出更加倾向于高层机构(高等教育和县级及以上的医院),而基本的服务主要由乡村两级提供。
    ● 教育、卫生和其他社会服务方面高度的财政分权以及地区间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的差异和不充足的均等化政府间转移支付,使得卫生和教育在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支出分配不平衡。
    ● 社会服务总支出中,政府支出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个人支出份额上升,较高的服务收费加重了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以及城市流动人口的负担。

    为克服这些不足,该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首先,报告呼吁提高社会部门政府支出占GDP和政府总支出的比例。报告肯定了政府将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由2004年的2.8%提高到4%的目标,并建议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能由2004年的0.8%提高到2%。报告指出,上述目标与国际水平更为接近,在中国政府收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困难。

    其次,报告建议增加社会部门内儿童服务的支出份额,包括学前教育(仅占2004年政府教育支出的1.3%)和义务教育(51.5%),以及妇幼保健服务(仅占2004年医疗卫生机构支出的3.1%)。

    第三,为了克服儿童服务提供方面巨大的地区差距,报告呼吁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报告指出,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实现城乡间和地区间的平衡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应进一步提高并充分考虑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税收情况。

    第四,提高支出效果和效率,增强县级政府预算管理的能力,因为县级政府承担了中国社会部门绝大部分的支出责任。

    第五,政府在教育和卫生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加,将使其能够消除或大大减轻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费用负担,而这一负担比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负担要重很多。报告肯定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并建议将这一政策扩展到城市,尤其要涵盖城市的流动儿童,而且建议增加对极端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从而抵消送孩子上学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此外,报告还呼吁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其能提供更多的医疗资金,同时强调要扩大城市医保的覆盖面,以及为不能负担医保的极端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的重要性。

    第六,报告提出要完善中国的预算体系。除了改革政府间财政转移的机制和标准外,增强转移支付的均衡化作用,从而加强贫困地区的财政实力也非常重要。报告强调要加强政策、规划和预算拨划之间的联系,要建立一个中期财政框架(从而能在中期范围内对优先支出的领域进行规划),并加强支出绩效评估。

    最后,报告敦促政府发布更多更详细的预算细分数据,尤其是在儿童服务筹资方面,从而促进预算政策的分析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