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农村幼教 > 幼教研究

立足本土,回归自然,探究幼儿教育活动的多元化

发布日期:2007年01月11日
作者: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中心幼儿园韩梦凤     来源:本站原创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他特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活”,那就是让幼儿回归自然。幼儿亲自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嘴尝一尝,用脑想一想,这样求来的知识才是知识,这样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探究中,我们以“创环境激兴趣,优活动促发展”为思路;以生活性、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能力培养为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立足本土,回归自然,探究幼儿教育活动的多元化”实践活动。
 
    ☆  创环境激兴趣,优活动促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依据这一理念我们探索了让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在生活经验的范围内提供适合幼儿学习的材料,及时发现可能引起新经验的知识点。如活动室布置的色彩、桌、椅、柜的摆放,活动区、角的创设,生活物质的配套等都尽量接近于幼儿心理需要。幼儿园教职工的穿戴、举止言行都要使幼儿感到亲切、温暖,充满人情味。在与幼儿互动中,“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幼儿进入幼儿园有回到“家”的感觉,教师像妈妈又像大姐姐,容易亲近,并有安全感。在组织形式上我们把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及时抓住机会对幼儿实施教育,并及时调整两者量的变化。此做法大幅度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幼儿教育活动由园内走向社区,走进大自然。幼儿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等随之发生了很大变革,因此,立足本土,回归自然,探索幼儿教育活动的多元化成为本课题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探究中,我们首先把户外活动场地进行了调整,划分为现代成品玩具活动区和传统的自然玩具活动区。在西院的水泥地上铺设了橡胶地垫,安置了塑钢综合性户外大型玩具和钢制攀爬架、塑料钻爬虫等。在南院修建了假山、小河、石桥、大面积草坪、小土坡、沙池、小白石子区,自制树杆跷木、秋千、树桩和从渔民那里拉来的旧渔船、石磨等。还投放了大量的木棍、梯子、草坫、玉米杆、玉米芯、纸箱、蓬布等自然、废旧材料和铁环、沙袋、跳绳等民间活动材料。我们的实验由大、中、小三个年级各出1个班,分为3个实验组,在两个活动区运用同样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幼儿自由选一样活动。长时间观察发现,孩子们在现代的户外玩具区,玩法单一,无改造意识,自然产生群体性社会活动少,玩兴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坚持游戏活动规则较好。在南院自然的传统玩具区,幼儿活动表现方式丰富多彩,改造意识强,容易产生自然群体性社会游戏活动和发生激烈争论及延深性活动。如我们把渔民不用的旧船,拉回幼儿园,孩子们按照自己构思来改造它,有时把它改造为舰船,有时又成了客船,有时用树枝当旗杆、挂上国旗成了远洋船、海上巡逻艇,他们给船编上号,画上“眼睛”,装上“方向盘”、“仪表”等。不同的活动小组都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船的归属。这只在海水里不知浸泡了多少年的木船,今天成为孩子们开展创新活动的资源。孩子们用手触摸它,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它、凭自己的想象改造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用泥土塑造它、用泡沫塑料雕刻它,他们加入自己的想象,建构了新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是创新。
    孩子们把“船”的话题带回了家,他们听到了爷爷讲关于“小木帆船”的故事,听了爸爸讲大轮船的故事等。孩子们把听来、看到的东西经过自己“加工”(游戏),造出了纸盒船、塑料泡沫船、纸船、带篷的大纸壳船等。他们把自己的船放进幼儿园的水池里“试航”,孩子们不满足水池里的水,向老师提出了要到海里“试航”。当老师把孩子们带到沙滩时,孩子们兴奋极了,在浅海湾里他们感受着、探索着自己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船,看到了在海水里所呈现的一切:小纸船漂走了,一会被海浪吞没了,纸盒船比较坚强,但最后也淹塌了,塑料泡沫船最好,它不但没有淹塌,而且还能“运沙”呢……。
    又如,幼儿在玩玉米秸时,一会儿用“它”当枪,一会儿又用“它”当马骑,一会儿又用它建围墙,一会儿又用“它”插“机器人”,一会儿又改为“眼镜”……。从石缝挖来的黄泥,到了孩子手里,可以变成枪炮、糖球、水饺、大楼、汽车、小动物等。孩子们把纸箱排成一行当“火车”,在玩“火车”游戏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司机、售票员、乘客等,随即铁环就成了方向盘……。在以上活动中,“纸船”、“泥炮”、“火车”、“方向盘”等都是孩子们创造的“成果”。
二是立足本土,回归自然。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学习大环境,它添补了一些幼儿园内部教学条件不足(特别是经济条件差的村办幼儿园)。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认识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拥有了自己的主导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刺激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丰富的自然物质给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材料和机会。
    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可变性,幼儿喜欢操作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家长又能进行指导;教师对自然环境及相关知识掌握又比较好,在课程方案设计中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物质达到对幼儿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目标。
    英国著名教育家欧文早在1816年就提出,“把儿童带出去,让他们熟悉花园、果园、田野和树木,熟悉家畜和一般自然史。训练幼儿合乎理性的思考和行动,使他们获得一生中都有用的实质性知识。”
    我国知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的积体,且为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在课程组织上,一方面须照顾到其社会意义,另一方面还须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由此,他认为课程有四个来源:“①儿童自然的诸般活动;②儿童与自然接触而生的活动;③儿童与人事接触而生的活动;④人类聪明所产生的经验而合于儿童的需要者。”儿童拥有丰富的潜力,积极创造的本能,能从自然界吸取“养料”,增长经验适应环境,使幼儿由直观体验上升到认知,从而发现挖掘幼儿潜在才能,刺激幼儿的创新思维,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
    孩子们上学路过的小河,在教师们的构思下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主题。孩子们站在水中,感受河水的流动,用石块激起水花,用树枝量出水的深度。他们把采来的花、叶、草等不同材料放在水里观察它们漂流的速度和沉浮的现象。他们在嬉笑着、争论着……激起他们思维高潮的还是怎样搭桥过河:搬来土块,放到河水里,土块塌了,不行;拖来树枝,横在河水里,树枝被水冲走了,不行;有的小朋友提议,把树枝加上草捆起来放在河水里。经过七手八脚的忙活后,放到河水里的草捆没有被河水冲走,大家高兴极了。但是,当第一个勇敢的小朋友踏上第二只脚时,“桥”塌了,大家再思考。第二天散步时,大家还想着搭“桥”的事,向老师提议再去给小河搭“桥”。他们捡着路边的石块砖块来到小河边,有的小朋友还把幼儿园的小拖车给拉上了,一路上边走边争论,边捡拾搭桥的材料。这次可有经验了,有的是来自自己的实践,有的是来自父母的指导,有的是从画册上看来的。他们成功了,孩子们认为用砖石搭的桥最牢固。回到幼儿园,他们用纸笔为河设计桥,有不少小朋友设计的桥又高又大,他们向其他小朋友和老师讲,这是为开发区设计的跨海大桥。有的小朋友还在争论不休,河水是从哪里流来的,又流到哪里去了。孩子们认为“从大海里流来的”,“从自来水厂流来的”,“从天上流来的”,“从地里冒出来的”,“从水库里流出来的”,“流进了大海”,“流进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流进地底下了”,“流进水库里了”……。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身的体验和观察到的现象,通过思维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成了“真理”,成了“创新成果”。同时,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享受了大自然给予的智慧、快乐和成长的“营养”。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但身体的各种机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且还学会了怎样与人合作,体验到团结的力量和助人的乐趣。
大自然中的泥土、沙石、果园、科技蔬菜大棚,社区中的海洋研究所、超市、在路上跑的汽车等都成为我们幼儿园创新教育的主题。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自然社会中的千变万化,都在孩子们积极与其互动的过程中成为其追求创新的目标。
    三是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率性发展的研究。随着原有经验的提高,幼儿对现有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他们会在成人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想象、意愿和活动需要,主动地改变原来的环境,创设新的环境,在新环境中又会产生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行为,透视孩子们内心活动的需求,研究孩子的发展,培养孩子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不断创设新的教育环境,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孩子们从受教育的起点,就能接受一种全新的教育。在这方面,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1.让幼儿参与、决策和建构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参与、决定和建构他人和自己相关的活动环境。
    学习不再是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的、孤零零的、自我的认知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合作的、交往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儿童与成人、与同伴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使儿童获得预先设定的结果,让儿童等待成人给予他们。儿童所学到的都是从自我和社会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儿童应该是与同伴共同建构的积极的主体,他们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
 
    环境创设:木工房
    我们在幼儿园里,创设了一个专门的木工房,在教室里,也有一个小木工区。孩子们很喜欢进行木工活动。很多孩子从小就看到过他们周边生活的成人用木料制作各种各样的木具,有的家长还用木料给他们的孩子做过玩具,如陀螺、拉车、滑车,等等。当孩子们发现在活动时缺少玩具,他们会经常想到自己用木料去做。比如,他们曾经为幼儿园里的那条船做过一个很大的船舵;他们还做过手枪、大炮、箱子、红绿灯,等等。有时,孩子们还会在运用图画表现他们的设想以后,再对木料进行加工,把这些想法做出来。比如,他们用笔绘制了船和加工火腿肠的机器,再用木头一一地把它们做了出来。
    孩子们做木工时,大多是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的。有时,孩子们之间会发生意见分歧,甚至产生激烈的争论,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但是不久,为了做出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又会通过协商和让步,最后达成合作协议。
 
    活动聚焦点一:我拉,你就推;我推,你就拉
    木工制作需要一些小木条。
    玉鹏:“雪原,我们来锯吧。”
    雪原:“没有人帮我们按住木板,我们怎么锯啊?”
    玉鹏:“不用按。我用脚踩住。”说完,他老练地用脚踩住木板,把锯子架在了木板上。雪原也扶住锯子,他们开始锯起木头来。
    玉鹏:“不对,不对!你怎么能这样锯呀?”
    雪原:“为什么不对?”
    玉鹏:“你要一会拉,一会推的呀。”
    雪原:“我是一会拉,一会儿推的呀。”
    玉鹏:“你不会锯。谁来跟我一起锯?”
    玉鹏呼喊了好几声,没有人答应。其他的孩子都正在很投入地用榔头敲打着他们自己做的东西。
    玉鹏:“好吧,还是由我们俩一起锯吧。”
    雪原:“怎么锯?”
    “我拉的时候,你不能拉;我推的时候,你才拉。”
    “我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拉呀?”
    “你是知道的。我拉的时候就拉了。”
    “我不知道。”
    “好吧。那我每次拉的时候,就说一声‘拉’,你就知道了。”
    “好吧。”
    于是,玉鹏和雪原又开始了他们的锯木条的活动。可是,每当玉鹏说“拉”的时候,雪原也同时拉,他们还是无法一起完成这项活动。这时,玉鹏显得有些发火了。
    玉鹏:“你怎么乱拉?”
    雪原:“你说‘拉’的时候,我就拉了。”
    玉鹏:“我说‘拉’的时候,是我拉,不是你拉。我说‘拉’的时候,你应该推。”
    雪原:“我拉不拉?”
    玉鹏:“要拉。你要等到我拉完了再拉。”他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先拉。你拉的时候喊一声‘拉’,你拉完了我再拉。”
    雪原似乎明白了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够与别人一起锯木头。起先,他只管先拉一下,然后就等着玉鹏拉,这样,锯小木条的活动似乎还能够进行下去了。后来,雪原觉得自己在拉完以后,在玉鹏拉锯时,他似乎也能做点什么。于是他尝试着在玉鹏拉时,他也推一下锯子。他可能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但是他的动作告诉别人,他却常常不知道拉到什么时候该推,推到什么时候该拉。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孩子开始能够合作地锯小木条了。
 
    活动聚焦点二:帮人锯木板
    张丰和管亚坤正在锯木板。张丰用脚踩住木板,不让木板动,但是,他又要踩,又要锯,似乎很吃力。这时,徐永超走了过来,对张丰说:“我来帮你们按住,你们锯吧”。于是他蹲了下来,用手按住了木板。但是,张丰还是不放心,他仍然将脚踩在木板上。大家都以为,这样锯木板,大家都可以省力一点。但是,张丰和管亚坤都发现,他们在锯木板时,木板在不停地晃动,使他们无法稳稳地把握锯木板的动作。
    这时,张丰还是用自己的一只脚踩住了木板,而徐永超也用他的一只脚帮助他们踩住了木板。这样似乎好多了,木板不动了。
    徐永超从一个“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他一边看着张丰和管亚坤推推拉拉的,一边开始“发号施令”起来了:“推呀!拉呀!”
    这时,管亚坤说话了:“你踩住就踩住。你每次都说他的,又不说我的。你说拉的时候又不是我拉。”
    这时,张丰也感受到徐永超的喊叫影响了他们的活动,但是,他又觉得有人在他们的边上能发出声音来是件特别好玩的事。于是,他就对徐永超说:“你不要喊‘推’和‘拉’,你喊‘一’、‘二’,‘一’、‘二’吧。”然后,他又向管亚坤说:“我们不管他,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锯。”
    于是,徐永超喊起了“一、二”,“一、二”的口号。
 
    活动聚焦点三:锯树根
    杨吉和杨可帅想把树根锯断,他们发现,树根的形状不规则,在小凳上摆不平,在锯树根时,树根不停地摇动,根本就无法锯。
    杨吉想了个办法,他从旁边找来了一个轮胎,将它垫在树根上,这样,树根不容易摇动了,他的办法让杨可帅感到满意。
    但是,树根很粗,而且木质很坚硬,比锯小木条难多了。尽管他们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仍然无法锯断这个树根。他们不得不请来两个孩子,帮忙他们按住树根,使他们能腾出手脚,全力地推拉锯子。两个孩子使劲地帮助他们按住树根,虽然比刚才好得多,但是,四个人都觉得特别的累,锯树根的进展并不大。
    又来了两个孩子,杨可帅就好比见到了救兵,他大声地囔道:“我坚持不住了,快帮我一把!”
六个孩子“各司其职”,时而“转换角色”,最终锯断了树根。
    在实践中使我们逐步懂得这些活动对儿童发展和学习的价值,知道了如何去干预和教育他们。实践告诉我们,对于幼儿而言,尽管他们的合作、交往、协商等社会性行为的获得有时可以通过传递的方式,但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则是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自己去实践,去感悟,去建构,去形成。
 
    环境创设:石磨
    我们从村边土沟里捡回了一台村民不用的旧石磨,安置在了幼儿园里。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常是2-3人一起推磨玩的。
    如果是两个人,他们就推着磨,转着圈玩。有时,他们转得很快,有时转得慢。有的时候,其中的一个人故意不用力,这时,另一个人就会感到很吃力;有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孩子可能不推,反而倒着拉,这时,另一个孩子就会感到更吃力,在这种情况下,那个感到很累的孩子一开始还不一定意识到另一个孩子在搞鬼,但是,慢慢地,他就会明白过来。有一段时间,孩子特别喜欢这样的“恶作剧”,经常是磨没有被推动,它反被成为了他们相互之间“较劲”的工具。
    如果是3个人玩,往往是2个人推磨,1个人添磨。添磨的人动作要快。一定要等到前一个孩子刚刚过去,第二个孩子还没来时,赶紧上去添东西,然后又要很快地让开,否则会被后面来的孩子撞倒。
今天,李洋、陈方南和管宇3人又去玩推磨的游戏。他们商量好由李洋和陈方南先推磨,由管宇添磨,以后再换人。
 
    活动聚焦:
    李洋和陈方南经常玩推磨的游戏,今天,他们把磨推得特别的快。
    突然,李洋对陈方南说:“你追不上我的。”
    陈方南:“追得上。”
    李洋:“你追不上的。”
    于是,磨越推越快。陈方南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追上李洋。陈方南想了一想,对李洋说:“是你追不上我。”
    李洋听后马上说:“我没有追你。我在你前面,我又没有追你,是你在追我。”
    陈方南说,“是我在前面,你在后面。你看,明明是你在追我。”
    就这样,两个人在“谁在谁的前面”这个问题上争执得非常激烈。他们停止了推磨,李洋调转头向陈方南说,“你看,是你在我的后面。”陈方南也调转头说,“你看,是你在我的后面。”
    这时,管宇用勺子敲打着磨子说话了:“有的时候李洋在我的前面,有的时候陈方南在我的前面。”管宇要求李洋和陈方南继续推磨。当李洋刚刚经过他所在的地方后,他说,“你看,李洋在我前面,陈方南在我后面。”等到陈方南经过他所在的地方后,他又说,“你看,陈方南在我前面,李洋在我后面。”说完,他突然笑了起来,接着说,“谁经过了我这儿,谁就在前面,他就从后面变成了前面。”
    李洋和陈方南似乎都接受了管宇的“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的说法。但是,李洋仍然坚持陈方南永远也追不上他的道理。他说,“我既在前面又在后面,所以你追不上我。”
    在孩提时期,这类的结论似乎十分幼稚和荒唐,但是,谁又能否认,有过这类思考和发现的孩子,在他们成人以后,就可能会有更了不起的创造和发明。
    2.儿童有其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声音应该被认真地倾听和对待
    儿童拥有“一百种语言”,天生就富有大量的表达方式和潜能。不要以所谓的“正确”和“错误”去衡量他们。儿童是积极的,有能力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仅应被倾听,而且也应被仔细地揣摩,在合适的时候,应给以质疑和挑战。
 
    环境创设:带孩子走出幼儿园,参观菜农的蔬菜大棚
    关于“菜死了”这一话题,是带孩子们去参观蔬菜大棚而引起的。
    孩子们一进入蔬菜大棚,就被里边各种各样的蔬菜吸引了。他们兴奋地说着各种蔬菜的名字,不时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有时还凑上前去用鼻子嗅嗅。
    几个孩子在辣椒边上争论着:
    “快看!辣椒叶子上有好多小洞洞。”
    “辣椒生病了。”
    “不对。这些小洞洞是虫子咬的。”
    “你看,我捉到了一只虫子。这些小洞洞肯定就是它咬的。”
    在另一边,几个孩子正在争论番茄树有多高。
    “我想,我爸爸会有这么高。”
    “不会有这样高的。”
    “我爸爸就有这么高!”
    “不可能!不相信叫你爸爸来比试一下。”
    这时,一个孩子说,“快来,快来!死了,死了!”
    大家不知道什么死了,都好奇地围了过去。
    ……
    “你们看,这株西红柿死了。”
    “不是死了,是蔫了。”
    “蔫了就是死了。”
    “这株西红柿还没有死。你看,这里还是活的。”
    “哪里还是活的?”
    “这里。我爸爸说,里边干了才是死了。这里是湿的,就是没有死。”
    “一定是死了,要不放到这里干什么?”
    “我知道了。这一株西红柿的叶子已经死了,因为它的叶子已经蔫了;但是它的茎还没有死,因为这里边还没有干。”
    “这么说,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
    “它是有点死了。”
    孩子们对蔬菜是在什么时候死的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蔫了就是死了;有的说,黄了就是死了;有的说,没有在地里就是死了;有的说,干了才是死了;还有的说,腐烂了才是死了。他们去问管理蔬菜大棚的老爷爷,老爷爷也被难倒了,他们又去问老师,老师说我们回去查查资料吧!
    “你看,这里有一个掉到地上的西红柿。我想它也死了。”
    “它还是活的。它里边有水。”
    “它没在树上就是死了。”
    “是活的。烂了才是死了。”
    “这个西红柿还可以吃的,没有烂。”
    “如果你吃它,你就是在吃活的东西。”
    ……
    交流和讨论对于儿童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儿童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不仅影响了他人,也受他人的影响:“这一株西红柿的叶子已经死了,因为它的叶子已经蔫了;但是它的茎还没有死,因为这里边还没有干。”“这么说,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它是有点死了。”这一类的问题讨论使儿童产生认知冲突,帮助他们重新思考甚至修正原先的“朴素理论”。在参观蔬菜大棚的过程中,儿童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共同建构知识。
    幼儿园周围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我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带领孩子们外出进行实地参观,这样既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丰富孩子们的经验,也可以使活动更为有趣。研究中每次外出实地参观归来,孩子们都有很多的感受,他们常会通过许多种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用图画描绘、通过手工制作、通过表演游戏表达、通过结构材料建构,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它们对孩子们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这些表现和表达方式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吗?有没有年龄、性别的差异?这些方式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随着活动的深入,这些问题深深地困挠着我们。我们除了查阅资料,思考、研究这些问题外,还经常在下班后或双休日聚在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管老师发现,同样是绘画表达,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有时这些绘画是“写实”的,孩子们把他们所看到的画下来,具有记录的性质;有时这些绘画充满了孩子们的想象与创造。大家都一致称赞管老师的研究精神,愿意像她那样深入、细致地观察孩子,研究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因为这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所不可缺少的途径。
    有的教师发现,在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过程中,绘画类表达活动和手工类的表达活动有着很大的差异。绘画活动常常更多表现和表达的是孩子自己的想法,有些可以是很奇妙、很天真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并不在乎能不能做到,是不是现实。但是手工类活动却不一样,它们更实在一些,能看得见、摸得着,因此更需要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在不断变换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孩子们画了具有多种功能的船,但是,用纸或泥做船时却与画的船大不一样;孩子们在画中设计了音乐蔬菜大棚,但是,在搭建蔬菜大棚时所做的却也与设计的大不相同。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的讨论常常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讨论的依据是我们收集的儿童作品。我们认为,不同的表现和表达方式对儿童发展都是有作用的,但具体的作用可能会有所差异。比如,绘画更多地是儿童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手工则更多的是儿童把想法付诸实施。这样,我们认识到了两种表现和表达的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加以把握。
    3.让儿童学习多角度、多视点地思考问题
    社会文化剧烈变化的生存环境,往往就是各种思想交汇之处,就是各种矛盾集中之处,在这里,可以让人有更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遇。在社会的变革中,让生活、思维相对单纯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孩子们有机会多角度、多视点地思考问题。
 
    环境创设:充分利用园内外环境
    园外:在一次的外出活动中,孩子们被徐戈庄村头现代化造船厂宏大的场景迷住了,回来后,他们也开始自己学着“造船”。
    开始时,孩子们是在结构游戏活动中造船的。他们用积木搭船,用各种纸箱子做船……。
第二天,孩子们各人还都正在忙着造船。陈亚杰对周边的几个孩子说:“我爸爸说的,我们造的是假船,不是真船。真船应该是能够在水里开的。我想造一条真的船。它能够在水里开,不会沉到水里去。”这时,孩子们都对造一条能下水的船感起了兴趣,并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几天以后,不少的孩子都做了自己的船。陈亚杰用“蒙牛”牛奶的包装纸做了一条又大又漂亮的船,孩子们都非常羡慕他,说他造了一条“航空母舰”。张梦娜用一块泡沫做了一条船,船很小,但很精致,可是孩子们却都取笑他,说她做的是一条小渔船。其它孩子,有的也用纸做船,有的则用木头做船,还有的用泥做船。
    园内:他们把自己做的船拿到了幼儿园的水池里去“试航”。当看到自己做的船在水里开了起来时,他们都显得非常高兴,但是,不一会儿,他们开始对幼儿园的小水池感到不满意了,有人说,船厂里造的船都是在海里开的,他的说法引发了不少孩子都提出要到海边去“试航”的要求。
于是,我开始计划带孩子们到海边去“试航”,当然,首选之处是到离我们最近的、亚洲最大的沙滩——金沙滩。
    园外:来到了金沙滩,海边的风浪太大了,无法“试航”。孩子们没有放弃,设法找到一个风平浪静的“小港湾”。
    “试航”开始了。
    陈亚杰非常得意,四处炫耀他的“航空母舰”,一会儿说:“你看,我的航空母舰开得多快啊”,一会儿又说:“我的船是不会翻的”。
    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把船拿到了沙滩上,在船上装了一些沙,又拿到水里去开。他高兴地囔道:“快看!我的船还能运东西。”大双也跑了过来,一起往他的船里装沙。
    陈亚杰乐此不疲地把沙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突然,他发现了自己的船里进水了,船开始往水里沉了。“一定是船里装的沙太多了”,他自言自语地说。于是,他把船上的沙拿走了一些。船又开了起来。“我的船怎么又进水了?”陈亚杰把船从水里拿了出来,将水和沙都倒掉,将船重新放到水面上。“我的船又能开了”,他高兴地说。可是,他的船没开多久,又进水了。陈亚杰再次将水倒掉,船又能开动了。反复了几次以后,陈亚杰的船彻底不能开了。他拿着他的那条被水泡得湿湿的、软软的“航空母舰”,仔细研究了半天,最后说:“进水了,船变软了,不能开了。”他想了想,又说:“下次一定要用不会软的纸做船。”
    有人说,生活在大海边的孩子们,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大课堂”,真会让人觉得羡慕和感叹。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把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能够懂得什么才是孩子有意义的学习,这才是真正值得让人觉得羡慕和感叹的。
 
    ☆  研究中的体会
    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具有合格的探究型的幼儿教师。
    10年前,我们幼儿园的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是简单和粗浅的。他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因为自己太忙,无法看孩子,希望幼儿园能管一管,照看照看孩子;或者是想让孩子多认些字、多做些算术题。他们不理解幼儿园的许多做法,特别是对幼儿园让孩子做游戏很不理解,认为那不是“正经事”。他们也不会配合幼儿园搞各种活动,甚至认为这是在“耽误我们的时间”,是在“给我们添乱”。
    这些年来,家长们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变化,不管是在单位里上班的正式职员、工人,还是在田里种地的农民、在海里打鱼的渔民,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有了变化,这样,幼儿园和家长们的联系也就多了起来。起初,家长们认为,家园配合就是家长帮助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比如,帮幼儿园维修教室等),或是提供一些物质支持(比如,送幼儿园一些东西)。后来,他们开始走进了幼儿园,直接参与到一些教育活动之中。但是,这种参与,更多的是在“家长开放日”、“六一儿童节”等时候,更多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和角色出现的,即使是参与了孩子们的活动,也往往只局限于简单的“亲子游戏”之类的活动。
    近年来,家长们开始逐渐真正地融入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来了。他们在接送孩子时,开始自觉地花时间向教师了解当天的活动内容、孩子在园的活动情况,开始花时间倾听孩子讲述他们在幼儿园的各种作品和他们的所见所闻,开始会陪孩子在幼儿园玩一会再回家;有时,他们还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过程之中,或充当“园外辅导员”,或在家与孩子一起搜集材料,记录孩子的活动过程,或向教师提出活动应该怎么搞的建议。
    家长的这种变化,除了与黄岛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社区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家长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认为,幼儿园的教育如若离开了家长,就已经失败了一大半,这也就是我们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发生变化而感到欣慰的原因,也是我们将进一步发动家长与幼儿园建立更为密切关系的动机。
    当今,幼儿园的教师们都深深感受到当教师的压力: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不容易,当一名好的幼儿园教师则更难。
    当好一名幼儿园教师,难就难在社会的变迁太快,要求太高。在变化的社会中,教师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要不断地顺应社会的变化,迎合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求。
    当好一名幼儿园教师,难也难在孩子的变化太大,要求各异。当今的孩子,生活的环境复杂,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教师不可能用同一标准或模式去对不同的孩子实施同样的教育,而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
    当好一名幼儿园教师,难还难在教师自身的改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幼儿园教师有做不完的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那样做,难就难在没有标准,难就难在一切以时间、条件为转移,难就难在教师要去研究,要去反思,要去不断地改进。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