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心理健康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对(3-5岁)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26日
作者:郭小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学院重庆400055)     来源:本站原创
 
[摘要]  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很多研究与实践证明幼儿的成长对人生发展影响非常巨大。本文通过调查与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措出了幼儿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并分析了幼儿期个阶段成长的影响条件,提出了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心理环境;幼儿;交往;自信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4年对人类的健康下了一个历史性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一定义告诉我们,现代健康的概念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健康的心理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何谓儿童心理健康,大部分学者认为:具有健康心理的儿童有正常的智力,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和社会关系,具有与大多数儿童相同的心理活动等。现代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为幼儿将来各种良好心理品质奠定基础,所以对幼儿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除了外部环境的设置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还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一软环境。因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热爱尊重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主要取决于教育者的素质,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充满爱意的师生情谊。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无论是老师的一声亲切的呼唤,还是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幼儿感到亲切和愉悦。特别是新入托(园)的幼儿,他们往往会因“自理能力差,对亲人的依恋心理、未适应集体生活规则等等原因,而产生不安全感。这时老师应多给幼儿一些爱护和关心、鼓励的话语,会使幼儿把对家长的依恋迁移到老师身上,摆脱了焦虑的心理,很快地适应了托儿所或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平时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幼儿,评价幼儿的行为时要客观。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开朗大方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友好合作,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除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由于现在的幼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很难建立同伴关系,并受到家长的过分照料和保护,很容易形成“唯我独尊”、或胆怯、孤僻等不良心理品质,如何通过托儿所的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呢?
    1、以身作则,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要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老师必须首先具备以儿童为本的概念和意识,要以身作则,尊重每个幼儿。这样幼儿才能学会尊重他人,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友好、宽松和谐。例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不要认为托儿所的孩子年纪小就包办一切,而应尽量尊重幼儿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被尊重的乐趣,慢慢的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2、组织合作活动,让幼儿感受合作的乐趣
    托儿所孩子的年龄特点是以独自活动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各种合作活动,帮助幼儿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互助的乐趣,使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逐步有效地得到培养,并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去适应集体活动的良好心理品质。
    3、 帮助幼儿掌握交往技能,学会友好交往
    幼儿在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往往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教师和家长应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如:轮流、互换、谦让等。但又要注意对幼儿在交往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则应给予批评,并引导他们寻找合作失败的原,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交往技能。
在家里,除了夫妻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外,父母与他人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个性发展八个阶段的划分,他把幼儿阶段分成的三段,第一阶段(0—1岁)的主要影响者是母亲;第二阶段(1-3岁)期间主要影响者使父亲;第三阶段(4-5岁)的主要影响来自家庭。
    在第一阶段,婴儿的无助感最强烈,最需要依赖成人。母亲对婴儿的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有助于他对母亲和通过母亲对整个世界产生信赖感。当母亲离开视野时不会担心和哭闹,因为他相信母亲在必要时肯定会出现。这种源于信赖的安全感有利于他形成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品质。
    第二阶段在1——3岁期间,主要影响者是父亲。这一阶段家长开始按社会的要求对他进行训练,自律的培养成为关键。家长以鼓励为主的诱导有助于他学习自我控制和最初的意志约束。如果管教不得法或要求过高则会史儿童自己丧失信心,体验到害羞,产生自我怀疑。自律可以使儿童表现自我抑制和进行自由选择时不可动摇的决心,有助于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在4—5岁期间,主要影响来自家庭。这一阶段儿童的好奇心极强,对什么事都想探索和尝试,但由于鉴别力差,的指导正有利于使他建立自信,把握探索的方向,但如果对他的自我创造和想象等采取挖苦、嘲笑、辱骂等消极干扰,就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产生罪恶感。自信心的建立可以使儿童产生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有助于积极进取的品质。因而也经常做错事。家庭成员积极诱导和耐心
 
    二、让幼儿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中建立自信
    挫折,对人有激励和消极两重性,如果能发挥挫折的激励作用,那么挫折教育是锻炼和培养坚强意志和性格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一种良好手段。
    (一)利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抗挫折教育。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龄越小的孩子,思维的直观性和动作的模仿性越明显。特别是入托(园)年龄观性和动作具有模仿性,年的孩子,他们通常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这一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幼儿身边的事例随机进行教育,树立榜样。如:在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后自己爬起不哭不闹继续游戏,这时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教师还可以通过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形象给幼儿树立榜样,如《勇敢的小熊》、《小兔真能干》等。这些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与幼儿日常碰到的困难相似,使幼儿易于接受。
    (二)让幼儿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
    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1]托儿所的小朋友也不例外,他们也面临“如何适应托儿所或幼儿园集体生活规则、自理能力的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等困难。其实让幼儿经历一些小小的挫折,对幼儿将对来坚强意志的形成是极为有益的。我们必须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进行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由于每个幼儿的气质特征、生活环境、社会经验不一样,对挫折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例如:小朋友们正在学习玩操作玩具,大部分小朋友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技能,玩得兴趣盎然。某小朋友平时能力较差,所以一下子还没掌握操作技能。由于尝试不到成功的乐趣,她很快就兴趣大减而改玩别的玩具。后来经过老师耐心的鼓励和帮助,某小朋友也专心地继续学习操作,终于掌握了操作技能。所以老师和家长平时应尽量为这类孩子提供一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能和能力强孩子一样体验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让他们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还有老师和家长要经常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的事情,让幼儿学会说:“我能行”、“我会做得好”等充满自信的话,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又如:某小朋友平时各方面能力都不错,但有好几次当老师请他出来示范体育动作时,却产生退缩行为,无论老师多次鼓励也无济于事。所以在活动中常处于被动状态。他的这种表现主要是他在类似的活动中曾有过失败的经历,存在着害怕和再次出丑的心理因素。这是幼儿怕受挫折的萌芽表现。后来老师通过与家长共同配合,使某小朋友终于克服了“输不起”的心理障碍,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所以老师和家长平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幼儿,并针对幼儿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力,为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卡耐基著,雷吟译.人心的弱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梁执群.社交心理学[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  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版.
[5]  张大军.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郭小建(1982-),男,重庆市万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学院实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