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幼教资讯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中小学今天开学学校教您如何当好新生家长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20日
    来源:河南商报2006-08-28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28日讯  河南商报报道: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学生如何走好这3个转折点,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怎样平稳度过升学的“交接期”,许多学校选择了第一课上给家长。本报邀请了郑州市长期从事教育的老师,逐个给你讲解,学生和家长该怎样来处理这些问题。
    [入小学] 引导孩子由游戏转到学习
    幼儿园生活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主业就是学文化了。文化路二小一年级的教研组组长、小学高级教师李红霞建议,家长要常带孩子去买文具,取代以往购买的玩具,让孩子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26日,文化路二小“家长学校”第一课开讲,主题就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幼儿园每节课20分钟,小学每节课40分钟。每年开学,总免不了有孩子哭闹着要回家。”李红霞说,规矩多了,孩子开始感觉到压力,不适应是正常的。
    李红霞老师介绍,进入小学,每节课都有各自的教学任务,纪律要求会增多。上幼儿园时,孩子上课时间要求喝、随意走动、去上厕所,这些个人愿望很容易得到满足。但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他们要学会在课间10分钟安排好这些生活,要从握笔姿势、举手规矩、听铃声上下课等方面一点点学起。
    “学校布置,新生入学前3天不用讲课,先要把孩子留到课堂里,做好过渡。”二七区外国语小学高级教师周菊兰说,老师先领着孩子做游戏,把劳动、安全、上课等各种规矩编成儿歌教给学生,让孩子们拍着手、摇头晃脑地学中玩、玩中乐,让他们产生一种“原来跟幼儿园一样”的错觉,逐渐喜欢上去学校。
    离开幼儿园熟悉的老师、朋友,孩子难免产生孤独感。
    在学校,老师会通过品德生活课,让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尽快结识新的朋友。
    到了家里,父母也应该主动询问,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沟通。要教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小升初] 教孩子自主安排学习
    昨天上午,郑州四十二中校长王有德为初一全体新生及家长近千人,做了“家校互动,推进素质教育报告会”。
    升入初中,课程一下增加政治、地理、历史、生物4门。作业量增加,自习课增多、考试压力加大、老师教学方式变化,新生学习上的压力猛增。
    王有德校长说,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可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加。学生应该学会自学,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调整学习方法。
    小学时的孩子相对比较听话,对家长命令式的教育大多听从。升入初中,孩子逐渐发育成熟,个性相对独立。对待父母、老师的教育,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些甚至可能出现逆反心理。
    这个阶段,孩子在走向成熟,但并不是真的成熟,是非观念并不完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所以,这个阶段,家长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多加关注,要让孩子坚决远离不良文化的影响。
    [初升高] 注重能力训练
    对升入高中的很多新生来说,最陌生的恐怕就是住校了。郑州一中外语组组长郑文振说,一些家长担心孩子适应不了住校生活,常到校看孩子、送东西,甚至还定期把脏衣服带回家洗,这其实大可不必。
    “洗衣服、安排作息时间、处理与同学的关系等,这都是新生要学习的。”郑文振说,学生必须调整以往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老师的心态,学会独立,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学校政体处还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大赛”,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上了高中,学习内容多了、难了,怎样才能不掉队呢?
    郑文振的建议是:要注重能力训练。比如英语,初中只要单词过关、基础知识扎实,就可拿高分,但这在高中是远远不够的。高中要求学生有过硬的听力、阅读、作文能力,因此学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多读书、多听。而数、理、化等科目也要求学生多做题,学会举一反三,开阔思维。
    进入高中后,不少学生会感觉有“落差”——自己不再是老师关注的焦点,有很多同学的成绩比自己好。郑文振说,这时候千万不能有自卑心理,学习就好比赛跑,对手越强,自己跑得越快,应该把竞争当成动力,更加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