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发展策略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18日
作者: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幼儿园张芝梅、王红     来源:中国首届幼儿园园长大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实施引发了幼儿园工作的深刻改革,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当教师想要把这些先进的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时,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又就此产生,如理念和操作之间的完全割裂,新的教学理念并不能自动带来教育实践和教育行为的改变,新的理解并不等同于新的行为模式。因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早已根深蒂固,如习惯于按照自己教案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习惯于当知识的传授者等。那么,先进的教育理论怎样才能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让教师能真正从先进理念中受益?我园开始反思:什么才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最佳途径?怎样帮助他们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反思的结果让我们决定就从“反思”入手,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转变教育观念,为反思打好理论基础
    我园多次组织教师参加教育专家的讲座,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纲要》中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请教育专家对实际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对最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帮助教师重新理解幼儿,如“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对幼儿来说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有益的”等。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学前教育理论书籍,学习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为教师进一步的反思打好理论的基础。
 
    二、改革备课形式,为反思积累丰富的原始记录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园调整了教师的备课形式,从以计划为主的备课转向了以反思为主的备课形式,更加强调教师的观察、倾听与记录。幼儿稚嫩的话语、笨拙的举动都是教师的第一手资料,教师不必整天为了备课而备课,而要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孩子、研究孩子,开始重新思考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无所适从,才不会由着个人的情感进行教育教学。
 
    三、学会发现问题,是教师进行反思的最佳切入点
    教师必需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对教育教学现状和教育理论的敏锐力,具备随机调整教育行为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解决问题、调整自我。培养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主要分两步走:先给教师们一些示范性问题,如幼儿在洗手时,为什么总是不认真,让教师对照本班实际,思考是否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为什么我没发现?鼓励教师进行反思,逐步帮助她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让教师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大家一起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两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开始积极的思考,并且努力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四、开展对话式教研,为教师的反思提供平台
    在教研活动开始前,我们要求教师首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捕捉自己认为值得反思、值得研究的真实教育事件,并将其记录下来。这些“事件”可以是发生在幼儿身上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是教师所面临的尚未有效解决的教育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对某个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的直接记录;可以是即时记录的“事件”,也可以是事后记载的“事件”;可以是一个单独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系列相似或相关的“事件”。记录时可借助于纸笔,也可以借助照片、录像或者儿童的作品等。教研活动中,教师先对“事件”进行解读和反思,然后向合作同伴“公开”, 大家展开讨论,在讨论和交流中集结他人的智慧一起进行反思和研究。有时,我们利用摄像机拍下教师的日常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适宜性行为的分析,将教师的实践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自己行动的影像,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和分析本次活动的体会与不足,进行自我否定批判性的评价,引起其他教师的关注和争议,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有时我们也在教研活动中让教师谈谈工作中的困惑,或者分享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教师在工作中创设平等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在我们的对话式教研活动中,提倡培养教师以及管理人员之间保持坦诚、质疑和释疑的态度,即不怕提问,不耻下问,营造一种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畅所欲言的、听者无怨的同事关系。
 
    五、创造机会,引导教师不断强化反思的过程
    (一)注重利用各级各类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讨活动异常活跃,这就给教师创造了有利于强化反思过程的各种机会。近几年来我们组织教师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各类重大课题研讨活动,借助省、市教科所组织各种研讨活动的机会,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观摩、参与、交流论文等,从而强化了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
    (二)激励引导教师及时总结提炼反思的成果。这样的一些反思往往是教师思维火花的闪烁,只有引导教师及时加以捕捉,并加以深化,才可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向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一定要勤于动笔、动脑(人脑和电脑),“强迫”自己多提出几个“为什么”,要及时形成书面材料(纸面的或者是电子的),通过交流促进提高。
    (三)要让自主、主动的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营造氛围或创造机会,说到底仍然是外在因素起作用,如何真正让反思实践成为教师自主、主动的一种研究意识和能力,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归根到底要使教师尝到反思实践的甜头,如我们帮助教师把所书写好的教育笔记推出来,进行交流或帮他们投稿等,很多教师的文章在各教育杂志上发表,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园里也对他们取得成绩给予嘉奖和表扬。通过激励制度,我园教师更积极、自信地参与反思活动中来。教师也通过一次次的反思,渐渐的明白,课改并不一定要绞尽脑汁地去想一些新花招,落实新《纲要》就在实实在在的点滴的生活中,就从更新教育理念、反思教育行为入手。
 
    经过一段时间反思活动,教师的教学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室里没有了对幼儿思维的压制,多了与孩子的对话和交流;没有了呵斥孩子们的声音,多了对幼儿的理解和鼓励。反思让我们更辨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今天和昨天;反思是对过去的一种思考,从中可以汲取教训,也可以总结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以后的认识,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正如我们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反思,就有提升。虽然我们的反思刚起步,我们的实践步伐还不够老练,但我们的反思研究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我们的教师已经开始在反思中进步和成长。反思虽然由一件件小事引发,但我们期望通过一次次的反思所带来的脑力激荡,使得我们的教学理念更接近《纲要》所提倡的境界,进而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