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社区家庭 > 父母课堂

试论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07日
作者:林运清(湖南女子职业大学)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3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养育方式也随之改变,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城市几乎为100%,农村也在70%以上。独特的家庭环境,客观上给独生子女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张因素,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 %。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6岁的儿童心理的调查表明:88 %的儿童有不良行为,11%的儿童情绪抑郁、自卑,8.5%的儿童忧虑、紧张。
    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社会化程度,还可能导致其成人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障碍。因此,独生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已成为家庭教育关注的焦点;为其创设健康、积极、民主的家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庭环境除了家庭成员结构、生活水准、居住条件、父母职业等因素以外,还应包括家庭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家庭中实物的摆设,家庭成员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理,人际关系是否民主平等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和情感交流的状态等,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
 
一、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家庭生活氛围
    爱心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用爱来营造。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儿童最需要的心理营养素就是“爱”。“爱”的范畴很广,包括父母之间的相爱,对孩子的疼爱,对朋友的友爱,对老人的敬爱,对邻居的关爱等。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作为父母,需努力给孩子营造这种爱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事通情达理,使家庭氛围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还要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而不是把孩子看作是个缩小了的成人: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了解。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要采取有效的“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模式,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与引导下,勇于探索追求,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孩子形成活泼好奇、开朗大方、诚实谦逊的品格。
    而家庭成员不和睦、家庭经济管理混乱、家庭成员的不良爱好、家长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实际丧失或有丧失的危险等,则都容易造成紧张的家庭氛围。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双方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常常是烦躁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老人缺少孝敬甚至虐待。这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容易情绪紧张,他们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自己忠实于父亲还是忠实于母亲而烦恼和疑惑。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氛围,家中犹如精神监狱,使孩子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容易使孩子形成胆怯、自私、孤僻、嫉妒、懒散、玩世不恭、不讲礼貌等不良品性。这样家庭的孩子,其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淡、偏执、不合作甚至把家中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紧张消极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现代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民主型家庭。这类家庭中的父母能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能与孩子相互沟通,交流各自的看法,能给孩子以鼓励和诱导,对其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以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类家庭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培养儿童直爽、亲切、与人合作、关心他人的性格。
第二类:专制型家庭。这类家庭常常强调辈分,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稍有不从就加以惩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古训。事实上,长期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生活的孩子,自身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行事要看父母的脸色,缺乏自尊和自信,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甚至会形成攻击性行为,以寻求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第三类:溺爱型家庭。这类家庭中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过分娇宠,有求必应,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的过分包办代替,孩子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易形成任性、自私、放肆、易发脾气、为所欲为、好夸口的行为品性。
    第四类:放任型家庭。这类家庭中的父母认同“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采取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漠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要。这种放任型家庭中生活的儿童常会因为得不到关心、得不到关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养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等心理,产生大起大落、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不同类型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父母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待人接物的指导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而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掌握科学的教学态度和方式,创造正常、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家庭结构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表现为单亲家庭不断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正在动摇,再婚率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与重构。有人曾对1095名儿童的家庭结构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生活在不完整家庭(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不在的家庭)的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者占13.8%;而完整家庭中有问题的孩子只占0.2%。这充分说明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父母的离异、家庭的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被破坏,家庭给予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消失,伴随而来的却是失去父母的痛苦,孩子成了父母的争夺对象、出气筒,父母倾诉的对象或仲裁者,而有时又成了父母遗弃的物品。这些都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灵创伤,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破裂的家庭缺乏温暖和关怀,给儿童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致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于是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性格等方面出现动荡,易于向不良的方向发展,甚至形成变态心理和怪僻性格。
    4.父母自身的素质
    父母的自身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的思想作风、待人接物、赏罚褒贬等方面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痕,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熟和健康发展。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关系。一般说来,若父母的文化素质高,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培养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同时在孩子的学习上也能给予较好的指导。相反,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管教水平也相对低,他们中一部分人受到“金钱万能”论的影响,在外不择手段地赚钱,在家用钱刺激孩子学习。更有甚者,不仅自己不学习,而且不关心子女的学习,甚至只顾自己的娱乐而影响孩子的学习。
    就心理素质而言,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言辞说教。因为儿童是生活在一种与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洽、感应和参与的状态之中,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状态中找到原因。
    5.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来讲,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激励着儿童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但是,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如果家长盲目攀比,过分拔高对子女的期望,不但起不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使其丧失自信心,形成消极心理。
    二、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方法
    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家庭和谐的关键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父母双方。因此,有责任感的家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子女成材,有必要认真研究家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知识,积极采取措施,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
    1.作风民主、和蔼可亲
    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的深刻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门;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切忌急躁、粗暴,尽可能热心肠、冷处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儿童对于家庭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在他们对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形象的适应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因而父母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双天真无暇的眼睛在瞅着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
    3.乐观向上、兴趣高雅
    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对教育的影响。目前,有些家长对家庭陈设、衣着服饰、吃喝娱乐等十分注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却漠然处之,这是万万不可的,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应低估这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
    4.重视对孩子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为子女营造安逸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万事如意,免受一切挫折,这似乎成为许多父母,尤其是家境比较富裕的父母的共同追求。但是这种厚爱,致使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任性、脆弱、依赖的弱点,这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娇惯是分不开的。一个人的一生中免不了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如果让孩子从小就能不断地经历一些小逆境,长大了,即使身遇逆境也会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因此,父母要重视对幼儿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恰当地进行挫折教育,从小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及合群、协作的素质。
    5.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
    鲁迅先生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人了以后,他就做不了人。”孩子虽小,但他们是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四肢健全的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以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去与孩子交往;了解孩子内心的发展及需求,对孩子及其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及行为技能;不仅向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供行动上和精神上的强大支持,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得快乐而又充实。作为父母来讲,要做到这些,可能要付出很多,但是父母给子孩子的,正是孩子最需要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在孩子教育上多花时间和精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仅要符合儿童的个性特点,还应是长远目标与阶目标相结合,既可望又可及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分阶段提出,目标有远景性和近景性。近景性目标是现实的、具体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有的孩子想长人了当科学家,这是远景性目标。那么,从现在起就必须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孩子”,这是近景性目标。为实现近景性目标,就要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要求可以由低到高。低要求实现后给予鼓励,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强化,树立信心,再提出高要求,然后逐步升级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样逐渐提高要求,并且将父母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孩子从父母的美好愿望中汲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和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