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学术交流

何幼华园长在中国首届幼儿园园长大会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03日
    来源:本站原创
加强管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   何幼华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挑战:社会转型促使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社会的改革开放、社会管理模式从计划管理到市场管理引起社会各行各业变革,这种变革是深入的、是发展的,无可抵挡,每个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去适应这种变革。涉及到学前教育的,有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实施;有政府宏观管理手段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有幼儿园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建立与办学方向的把握等,再具体的有幼儿园分配制度改革、幼儿园人事制度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等,都需要加强管理的变革,而且,由于幼儿园规模小,影响弱,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军。
    学前教育性质、地位决定了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关注。幼儿园的两大任务决定了学前教育具有福利性和教育性,现在企事业不再承担社会职能,这个职能该谁承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较关注经济发展、形象工程,法律法规的制订与执行相应滞后,而社会企业与公民个人的意识与经济实力尚未发展到愿意投入学前教育做公益事业,学前教育事业要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民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与此相反,改革给市民带来实惠,由于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文化层次的提高、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重视教育的传统,使家长关注学前教育,家长对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需求已经由传统的看看孩子到启迪孩子智慧,打好人生的基础。(特别在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有些家长已把儿童的教育扭曲于为参与社会竞争打基础。)家长对幼儿园教师水平、保教质量、办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这种要求表现为对幼儿园的选择,幼儿园必须改革去迎接这种挑战。
    机遇: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社会发展的概念。强调政府的宏观管理,强调政府更应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做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强调教育的公平、均衡等。学前教育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开始受到关注,上海的学前教育发展第一次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系时,也把学前教育放入其中一并规划。
    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上海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作为社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提出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而0-6岁的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第一个环节。
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教育经费增加,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投入带来了可能。随着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将是下阶段教育发展的关注点。上海在前些年推进中小学达标工程、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初中建设工程和高校布局调整后,开始有可能投入资金用于学前教育。在今年召开的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投入3亿元用于幼儿园建设,作为市的扶持、奖励。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上海学前教育管理工作情况介绍:
    一、整合力量,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弱势,无论是领导的关注度,还是管理力量的投入。要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我们必须整合各方力量,改变学前教育只是负责学前教育管理者的行为,游离于教育体系以外的做法。我们主要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和学前教育内部三个层面,逐步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国家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与中小学管理有较大不同的是“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这一方面说明学前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学前教育管理的艰巨性。
    1、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要落实政府管理的职能。
    强化地方政府管理职能。
    落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沟通
    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责任都有较为清楚的表述。这一表述最早在八十年代国务院办公厅在理顺幼教管理体制时已经提出。本市在八十年代中期解决幼儿入园高峰时,通过“谁家孩子谁家抱”落实了区县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责任,通过解决入园高峰时建立的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市托幼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相关部门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职责。同时,在区县层面也建立了区或县托幼工作办公室和区或县托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郊区还落实乡镇政府在乡镇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将其发展与乡镇干部的工作考核紧密挂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幼教行政干部抓住事业发展高峰,领导较为关注的机遇,积极宣传国家的文件要求,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同时,又借联席会议决议的实施,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各自职责,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我们在工作深深地体会到托幼联席会议对事业发展的影响,一直坚持到现在。协调部门工作、准备联席会议对我们来说要付出大量的工作,要有前期的调研,要有研讨的主题,要有前期的沟通,如《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为的是解决新一轮本市入园高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前后五年以大量的前期调研为基础撰写三次专报、简报,前后三年反复听取各方意见(教委内部的、区县分管局长的、政府各部门的),前后三次在十多个部门会签文件(从《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到《在本市开展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决定》,最后到《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甚至四次在分管市长面前汇报工作。我们将国务院文件的精神、将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将本市“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因素融入到三年行动计划中,使学前教育发展成为这些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借力推进事业发展。这些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工作,最终使本市学前教育今后三年的目标、相关政策措施、保障机制落实了,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蓝图已经绘就,我们相信,通过今后阶段的努力实施,本市学前教育发展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2、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管理行为。
    学前教育不应只是分管干部的工作,应融入到教育行政各部门的工作中。我们乘机构精简,重新明确处室职能时,逐步使相关处室明白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考虑工作时,不能也不应遗忘。由于相关处室有一个熟悉学前教育工作的过程,有时需要我们协助他们一起工作,甚至前期工作都是我们承担,但最后必须是他们出面发文或落实,这样逐步使学前教育有关管理事项落实到有关处室。例:幼儿园园长职级制
    这次《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前期我们就以书面形式明确各职能处室应就其管理职能提出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政策举措。会后,分管主任就明确要求我们将贯彻《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目标要求和各自管理职进行任务分解,明确相关处室责任。我们逐项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的时间后,又征求了相关处室的意见,以求务虚和认同,分管主任再专门召开十多个处室和部门分管领导协调会,落实相应事项。
    3、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要靠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合力推进。
    学前教育要为别人所重视,前提是把学前教育的工作搞好,不要让人认为是“小儿科”。而要在不为人所重视的情况下,要搞好工作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常常“以我们的表现争取领导的发现”来激励自己,同时发挥学前教育行政、教研、科研、评估等管理网络的作用,与华师大等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合作,与市托幼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协力,并充分发挥托幼杂志、学前教育信息网媒体的作用,共商本市事业发展,合力推进事业发展,使学前教育管理力量扩大了许多倍。如学前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行政牵头,教研室为主,科研、评估、华师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参与;国家哲学社会“十五”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的研究,就是行政牵头,科研为主,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教研、评估、华师大、协会、信息部等共同参与;二年一次学前教育年会,以教委和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以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为主,行政、教研、科研、《上海托幼》杂志编辑部、协会、信息部等共同参与;而园所等级评估由评估院为主,大家共同参与。学前教育的管理、教研、课改、科研、评估等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门广泛的认同,一方面使大家看到工作的价值,激励大家奋进,另一方面为争取政策创造了条件。
    二、区域推进,建立学前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要事先设计好了再推进,象上述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那样机会是很难得的(我们抓住的是又一轮入园高峰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机遇),而更多的是通过点上的突破,推广到区,通过区域之间发展的竞争,推广到全市。我们前任领导说,这叫“挑动群众斗群众”,实际就是要激发起大家想干好工作,不服输的心理。我们市级层面的管理工作是从有利事业发展的角度,“煽风点火”(要有风可煽,就要学习,要对地区事业发展有思路和想法),一旦某区域有发展意向,就一起研究推进策略;一旦有政策突破,就现场研讨、经验交流,幼教干部戏说“只要有条缝,我们就要走成一条路”。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我们推进了0-6岁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等。
    三、规范引导,建立幼儿园园长队伍成长机制
    要办好一所幼儿园首先要有一位好园长,园长要全身心投入工作,责任性强,没有私心;要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民主意识好,并使教工看到自己努力的价值;要有好的办园思路,争取到各方的支持,使教工感到有奔头。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常听到美国公办学校没有活力,布什政府那钱购买服务,办民办学校,使学校活力增强。这也成为部分领导要求将公办改制的原因之一。是否公办就没有活力,如何使公办园激发活力,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否则无法解救自己的命运。在具体的做法上,一是推进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在公、民办园竞争中激发活力;二是提高园长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竞争中求发展,推进托幼园所办学体制改革
    1、有序推进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在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幼儿园小,改革探索对社会的影响小,幼儿园总被推在改革的风口浪尖。是被动地被改革的浪潮卷着走,还是因势利导地顺着走,对每个幼教干部和园长都是挑战,搞得不好就是“保守”的帽子和“走人”的趋势。幼教行政人员既要服从领导的旨意,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思考对事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要把这种分析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领导和幼儿园园长。要经常深入到第一线及时掌握改革的动态,尽量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在深化办园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调查分析了民办园在用人机制上、分配制度上的灵活性;园所内部管理机制的转变所带来的效益;办园监督机制的变化所产生的服务意识,对幼儿园发展的有利因素。同时也分析其不足,如幼教的公益性无法保证;办学迎合家长需要,办学理念、教育内容、方法都有与教育改革要求相违背的地方;教师的利益与专业发展难以保证;儿童的权益难以维护等等。我们要慎重进行,不能搞一窝蜂。并通过幼儿园办园体制的研究,提出本市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的方向,推行现代学校法人制度,使幼儿园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机构,依法自主办园;建立一批公益性幼儿园,以低收费保证每个儿童享受学前教育的权利;发展民办园,满足市民多样化选择;培育社会团体组织办非盈利性学前教育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考虑,资金投入方式的变化、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与质量监督(如校名的公布、办学等级公布)、中介组织(指导、设置、评估、课程管理等专业机构)的发展、学前教育办学方向、教育目标的引导与管理等等。
    同时,我们又要积极借鉴民办园的长处,引进社会力量办学的服务意识,对现有公办幼儿园机制进行改革。这些年,我们积极推进幼儿园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现代学校法人制度,积极推进幼儿园目标责任制、园长考核制,园长职级制,积极推进幼儿园等级评审验收工作等,发挥政府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激发公办幼儿园的活力。同时,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管理一定要从局限于教育部门办园中走出来,把全部园所的管理纳入政府管理视野。
    2、有步骤地提高园长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开展对园长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使他们适应不断发展的改革要求。本市从80年代初就开始抓园长的培训,以后逐步规范化,园长的培训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有上岗前的培训,中期的进修培训,后期的研训一体的培训。在“九五”期间,专业培训与学历培训结合。“十五”期间的培训与教育改革结合,进行专题培训与参与性讨论结合的方式,利用暑期,每年一个专题,专题紧贴教改实际,市里集中培训2天,回区县组织参与式讨论,再自学写论文或学习体会上缴,采用记学分方式。这些年培训的专题有:依法办园、以德立园;上海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幼儿园课改实践的研究;现代学校发展理念与创意设计;教师“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解读等。
    (二)开展管理主流问题分析,加强对托幼园所管理工作的引导
    1、通过幼儿园等级验收和示范园评审引导,强化幼儿园办学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加强对幼儿园办学方向的领导,提高园长的目标责任意识。
    2、在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的同时,强调幼儿园课程管理、教学分析与管理,加强对幼儿园的教养质量管理,提高园长领导教育的能力。
    3、搭设幼儿园管理交流平台,包括成立学前教育管理专业小组、示范园园长沙龙、学前教育年会管理专场等,学习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和教育、教研、科研等新理论、新经验,交流园所专题研究成果,探讨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等,促进园所管理创新,提高园长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探索总结,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管理能力
    上海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对上海学前教育来说是发展的重要契机,接下去是看我们如何交出让人民、让政府满意的答卷。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合理布局学前教育资源,普遍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合理配置保教人员,整体提升保教质量,基本满足市民多样化学前教育需求。具体目标为:98%以上常住人口的适龄儿童能接受学前3年的教育,自出生至3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接受每年4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幼儿园保教人员在学历和专业发展能上一个层次, 85%的专任教师将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程度,80%幼儿园办学质量高,家长满意,有良好社会信誉度,幼儿发展健康活泼,具有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等基本素质。
    主要措施为:明确工作工作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调整布局,多途径实施园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改革办学体制和机制,发展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普及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顺利实施等。
    文件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些相关政策,如落实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要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新建小区配套园舍要同步设计、同步建造、同步交付使用,教育部门在建设整个过程有参与权;到农村任教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资助津贴,签订五年以上合同给奖励金;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幼儿园办学体制,合理确定公办园和民办园的比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入园需求;对开展公益性、普及性的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政府给予经费支持;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加强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实施情况的督导等。
    这三年的任务很重,我们要调动起区县、包括乡镇政府的积极性,要及时发现推广先进经验,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相关处室对学前教育的支持,要考虑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培训,要思考先进教育理念、教育行为面上的推进,幼儿园办学质量提高,幼儿健康发展,市民满意度提高,还要宣传学前教育成果等等,这是我们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和挑战,但我们将抓住这个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机,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