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位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 教师发展 > 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质

发布日期:2006年12月01日
作者:刘云艳     来源:本站原创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的刺激转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①。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目前已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幼儿期是个体心理素质萌发与培养的关键时期,有关幼儿心理素质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对于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系统研究比较薄弱。本文仅就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质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
  一、 基础性
  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心理品质,它的形成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相一致。个体心理发展的有其自身的顺序,经历了由无意向有意、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顺序,这个顺序本身的不可逾越性决定了处于心理发展早期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所谓基础性是对人类早期出现的扎根于人类本性中生存需要的反应。生存需要是对个体与环境的之间的平衡状态反应,这种平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适应,这是大自然之基本法则。适应包括自然环境的适应、社会文化的适应,人际适应。对于成长的幼儿来讲,最具基础性的心理品质应该反应人类早期的生存需要,如安全需要与归属需要以及由此获得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安全感是建立在对周围人和事的信任感的基础上,有安全感的个体表现出身心放松,没有或者较少有恐惧感、紧张情绪与防备心理。安全感的获得一方面表现为个体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过程中对环境的积极适应,另一方面表现为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教师和家长与幼儿之间围绕周围事物所构成的积极的相互关系。安全感的获得有助于幼儿形成对于环境的信任感,他们更容易在情感上接受与认同社会文化与社会传递,在生活环境中表现出更多自由性与自律性,他们更积极挑战新环境,表现出更多好奇心与求知欲;安全感的获得有助于个体的消极情绪,如攻击性行为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接纳与宣泄,从而建立起积极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建立正是个体适应性的表现。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的心理品质有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愉悦感等,向认知领域的扩展就构成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向社会性领域扩展就构成自我意识、交往能力等心理品质。
  归属感反应人类生而具有的寻求安全保护,获得关爱与依从的心理需要,这是个体社会适应性的表现。这种需要的获得是建立在最初的依恋关系的基础上。依恋关系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性。早年建立起依恋关系的婴儿有助于培养对自己,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环境的积极探索能力,有助于促进社会性品质的发展。当然依恋感的建立一方面有赖于照顾者对于婴儿需要的敏感捕捉,另一方面有赖于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积极情感互动与表达。建立在归属感基础上的心理品质主要有情感表达能力与控制力,向认知领域的扩展就形成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向个性领域的扩展就构成自尊心、自制力、同情与移情等。
  由此可见,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是建立在个体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具有萌芽性与成长性。我们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幼儿生存的基础需要出发,从现在与将来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出发,构建教育目标与内容。
  二、衍生性
  衍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心理素质的构成看,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潜能和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心理品质。心理潜能具有生物性,与遗传物质有关,它提供心理发展的能量与基础。但是这种心理潜能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与诱发,可以说是外界环境为这种心理潜能的外化提供外在条件,如果这种潜能在现实环境中不能够显示出来,就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萎缩和泯灭,如果这种心理潜能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适宜的外界环境的刺激,就逐步衍生为个体特有的心理品质。同样的,衍生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心理潜能,更离不开主体积极的活动,通过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内化是心理素质形成的表现。如观察力的形成直接与感觉神经的发育有密切关系,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中枢的发育有关,情绪自控与表达能力与情绪中枢的发育有关,性格的发展与气质本身发展有关等等。在心理潜能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心理品质本身也逐步扩散,形成人类的心理品质。
  从横向关系看,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表现在认知、个性、社会性三个领域②,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打下最初的基础。三个领域的目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有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幼儿,必然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成功机会多的幼儿,独立性、自信心强,在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所获得的信息就更多,求知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会更强。从纵向关系看,各阶段之间的目标之间体现了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的纵向连续与递进关系。如“独立性”的心理品质主要从生活活动独立向学习与交往的活动的独立性逐步推进与衍生。“好奇心”由情景好奇向认知好奇衍生,“自信心”由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衍生到勇于面对困难的敢为性等。
  三、活动性
  心理素质的形成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心理潜能的外化,二是衍生性心理品质的内化。促进内化与外化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外界环境的适宜性,二是主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主动选择与加工,这种选择与加工体现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通过活动,心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挖掘,行为得到强化,逐步内化为心理素质,所以活动是幼儿心理素质形成的桥梁与中介。
  在实际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情景感知、角色体验、游戏参与、行为训练、习以成性等活动环节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在情景感知这一环节中,教师力图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情景,创设虚拟的情景,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与情感共鸣,从而诱发幼儿的兴趣与观察体验,引导幼儿从多个侧面,利用多种感官,达到以境生情,以情促知的目的。在角色体验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扮演真实的角色和虚拟的角色,逐渐学习移情与换位,力求进入情知交融的境界。游戏参与和行为训练是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的生活,也是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参与游戏带给幼儿快乐,也促进幼儿达到新知。行为训练是针对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也可能是根据幼儿可能存在的问题行为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行为,采取模仿与强化等进行预防与矫正。习以成性是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养成教育,从小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比任何其他学习对幼儿都更具有成长的价值与旺盛的生命力。通过这几个环节,使心理潜能得外化而衍生为具体的行为,同时,这些行为本身由于得到经常性的强化而衍生为具体的心理品质,而行为主体的加工活动使得这些心理品质内化为为心理素质。
  四、发展性
  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性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挖掘幼儿的心理潜能,优化幼儿的心理品质,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帮助个体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我们知道,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行为活动中。根据发展性与适应性的标准,我们将行为看成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两端是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而大部分儿童的行为是处于两者之间,每个儿童不同程度存在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的产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直接的原因是成长中的偶发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处于某种冲突或者危机中,导致心理不平衡,个体产生紧张乃至焦虑,这种不平衡一方面是成长动力,也可能成为成长的阻力。如果早年建立了某种适当的防卫机制,个体面对这种冲突或者不平衡,这种防卫机制启动,通过自动调节,引导个体有效面对冲突,从而获得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养成某种习惯。由于多次面对类似情景,个体的这种行为本身条件化与习惯化,就逐步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品质。而心理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帮助个体建立一种防卫机制,这种防卫机制的建立有助于调动个体自身的潜力,帮助个体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心理防卫机制建立不当,或者缺乏,当面对冲突情景,个体的自动调节不能启动,不良的心理状态或者行为产生,如果这种行为本身得到及时疏导(心理素质教育),个体的不良的心理状态或者行为将得到改善。相反,如果个体长期无法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或长期压抑,或不良心理状态与行为习惯化,就导致极端异常的行为或者心理疾病,尽管可能经过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回复到正常状态,但是比较由不平衡状态到正常状态的过程而言难度大,时间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挖掘潜能,从幼年时期开始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帮助幼儿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
  五、共育性
  幼儿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以自身为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对于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环境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影响很大。我们在开展幼儿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家长教育讲座、家长开放日、心理咨询等形式。其次,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关于幼儿心理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教育观念尤其是隐性的教育观念的误区,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培养教师的对于自己隐性教育观念的觉察、分析和重构。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如座谈、调查、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针对幼儿的问题行为开展个别性的矫正。
  总之,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性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基础性、衍生性、活动性、发展性、共育性等特征,其目的挖掘幼儿心理潜能,优化幼儿的心理素质,为幼儿现在以将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最初的成长基础和动力性准备。(该文载于早期教育,2005年4期)
  注释:
  ①张大均等:《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②刘云艳等:《脑科学、心理科学与幼儿心理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7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邮编:400715)